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2023-10-24 06:14:55黄俊飞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17期
关键词:集体生活道德修养宪法

黄俊飞(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遵循《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凸显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深化学生的认知,为他们成长为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夯实道德与法治知识基础。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学生要具备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呈现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深度了解国家的发展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建设美好祖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展示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第一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等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国家建设在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意识到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在教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复兴号动车组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思考这一伟大成就背后的建设力量,引导学生意识到个人成长与集体发展的关系,形成家国天下的责任感。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便于学生更直观了解多元化的学科知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情境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深度感悟的有效方式。道德修养包括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旨在使他们健全认知、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材七年级上册“师长情谊”这一单元旨在教导学生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亲友关系,使学生形成尊敬长辈的道德修养。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选择“学校”或“家庭”为情境主题,演绎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表现尊老爱幼、亦师亦友等内容,使学生在情境演绎中深入理解道德修养的内涵,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演绎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对情境表演的看法,针对学生对师生关系、亲友关系理解存在的偏差给予及时教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设计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问题教学既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也能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问题探究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学科知识,形成正确认知。法治观念可以使学生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让学生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问题:宪法是什么?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体现了什么?通过图片展示、课件播放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问题,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为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探究型问题。

(1)为什么说我们有尊严的生活要由宪法予以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要由宪法作出规定?

(2)宪法与普通法律有哪些不同?

(3)宪法与人民有怎样的关系?

(4)你知道有哪些法律是依照宪法制定的吗?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关于宪法的哪些知识呢?

通过以上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分析的过程中深度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提高自身对法律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制订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

健全人格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具备乐观开朗的心理素质,能热爱生活,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友爱互助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我’和‘我们’”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从课前和课中两方面设计任务。

课前任务:(1)了解集体的内涵。(2)探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3)思考你经历过的集体生活。(4)集体生活对于我们有什么特殊意义?

课中任务:(1)用合适的关键词描述你对集体生活的感受。(2)集体生活中,你是否有接受他人帮助的经历,说一说你的感受。(3)你是否在集体生活中帮助过他人,说一说你的经历。(4)探究班集体获得的荣誉与你有怎样的关系?如果集体受到批评,你有怎样的感受?

课前任务和课中任务的设计,能让学生在任务指引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也可以与同学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结合实践学习任务的设计,学生也能运用观察、实践的方式了解到更多的内容,这些都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健全他们的人格。

五、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动手操作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责任意识是指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具有奉献精神,能够形成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为此,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运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国庆节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德育小团队”“班级小管家”“班级小教师”等小团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加入,积极融入集体生活,帮助教师一起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也能够形成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观念。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做一名志愿者参与保护环境工作,为城市环境美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教师要先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设计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制订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此才能有效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集体生活道德修养宪法
宪法伴我们成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宪法伴我们成长》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4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人大建设(2018年4期)2018-06-26 08:38:16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17:03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48
部门集体氛围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