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艺术特色与改编经验研究

2023-10-24 05:59:16
戏剧之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浏阳河钢琴曲乐曲

曲 怡

(山西大同大学 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王建中先生在继承《浏阳河》原有曲风的基础上,赋予了其更加浓郁的新鲜风格,作品一经问世便得到社会音乐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喜爱。改编版钢琴曲《浏阳河》展示了音乐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以及对不同音乐元素高超娴熟的驾驭能力。时至今日钢琴曲《浏阳河》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著名钢琴比赛、国家钢琴等级考试中作为必选曲目。王建中先生创造钢琴曲《浏阳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钢琴演奏者、音乐爱好者,通过欣赏品鉴能够深入挖掘歌曲表现的艺术特色,跨越时空与作曲家进行心灵沟通,对如何精准把握音乐元素,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演奏乐器,在追求艺术共同属性、追求艺术相联互通,最大限度激发音乐元素活力方面具有导向作用。

一、钢琴作品《浏阳河》改编创作的背景

湖南民歌《浏阳河》的原词曲作者是唐璧光先生。唐先生于上世纪50 年代初,发自于对新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崇敬,以民间曲牌小调《孟姜女》为基调创作完成了歌曲《浏阳河》。歌词直抒胸臆,质朴醇厚,感情至真,简洁热烈的曲调表达了劳苦大众的真挚情怀。在歌曲设计上采取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的对唱形式,活泼生动、形象直观展示了民族文化的朴素情感,民族音乐的深厚真挚。歌声首句便以呼出“浏阳河,走过了几道湾……”开始,以波浪起伏的声音姿态展示了河流的蜿蜒曲折,然后以浏阳河水汹涌滚动注入湘江为接续,构成了一幅优美悠长的美好意境,将歌曲引入人文文化、地理文化、与火热的现实生活水乳交融的意境之中,在歌曲结尾处用“歌唱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表达出了歌词之外深厚的精神寄托。

综合来看,《浏阳河》这首歌曲结构设计跨度大、曲风轻灵简朴明快,在听觉上营造出了立体渐进的动态画感,强调歌曲表述人文情怀、人民情感、演唱者内心真情的充分结合。因此,整部歌曲处处洋溢着人民获得解放后,在社会主义大生产环境下生机蓬勃积极向上的社会形态。王建中先生改编的钢琴曲《浏阳河》则是在继承原曲作者创作精神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西洋钢琴乐器与民族演奏乐曲的共同音乐元素,积极致力钢琴特殊的艺术形式融入民族音乐的开创性研究。钢琴曲所改编的《浏阳河》因此成为充满民族文化特色以及西洋音乐艺术特色的结合典范,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追崇喜爱,表现音乐内涵的艺术效果,展示音乐艺术效果的异曲同工,时至今日仍被广泛传唱,表现出了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感染力。也正因为钢琴曲《浏阳河》所具有的曲调简明,朗朗上口,广泛流传的特征,使钢琴冲破那个时代的界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此奠定了王建忠在我国音乐界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的崇高地位。

二、钢琴曲改编版《浏阳河》艺术赏析

(一)钢琴曲《浏阳河》的创作起源

上世纪五十年代早期版本的《浏阳河》,因其独特的民族民间特色被广泛接受和传唱,成为中国民歌经典之作。而王先生创作的钢琴曲《浏阳河》改编版之所以受到音乐同行、广大受众的赞誉,是因为改编前期就对歌曲的思想内容、文化底蕴、音乐形式、表达内涵做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钢琴曲《浏阳河》的创作背景中不难发现,乐曲通篇表达着浓厚的思想感情,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钢琴曲《浏阳河》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钢琴曲隐约表露出了某些压抑的情感,因此创作改编坚持以传承传统和声风格为主基调,将“宫音”为主体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深化,目的是紧扣音乐核心表达音乐思想。歌曲的高潮、过渡、起伏、转承,则采取较为平缓的跳转流动的连接方式,最终形成与整体风格调式相统一。因此,歌曲表达的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深邃及与钢琴演奏技巧的密切联系,从而使钢琴曲《浏阳河》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艺术特色更加鲜明。从艺术赏析角度讲改编版钢琴曲《浏阳河》取得的成就在于,以连音音符的形式表达了浏阳河水的流淌,结合空五度弦音配合“成”音转化的五声六连音,通过既有联动又有跳跃的巧妙结构处理烘托了歌曲的主旋律,整部作品深沉但又不失激越,轻灵而又显得气势磅礴,高声部、低声部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歌曲的主旋律,丰富了歌曲的层次感,呈现出了交响音乐般的高昂效果。王先生也通过自己高超的改编技巧,借助演奏者的娴熟技艺,用心真情演奏,使我钢琴曲《浏阳河》的民族特色、精妙的领悟情感得以与听者形成强烈的共鸣。

(二)钢琴曲《浏阳河》艺术鉴赏

音乐,是音乐家思想表达的载体,不同音乐家创作的声乐思想均有鲜明个性烙印,并通过作品给予呈现。所以说音乐家创作作品,其艺术特点、艺术风格与所处时代政治生活环境,艺术人文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经典民歌《浏阳河》强调以音符为重点音乐元素,要求演奏者必须技艺纯熟,感情真挚。因此,歌曲伊始即引入“浏阳河,走过了几道弯……”,然后通过委婉流转的演奏手法顺利完成歌曲的承接,逐渐演进进入歌曲的高潮,最后通过和声形成结尾,给人以丰富联想。毫无疑问,以钢琴的特色艺术形式展现浏阳河水的蜿蜒曲折、连绵不绝,以多连音形式演奏形式反复出现展示着浏阳河的雄伟壮阔、生生不息,最终将浏阳河水推向了新的层次,给人以磅礴不息、澎湃不止的壮阔景象。钢琴曲《浏阳河》在曲调处理上,以连音开始转入变奏叠入进而自然进入主体部分。音乐家调整了歌曲的整体旋律和支体部位,将传统歌曲的结构转变为更适于发挥钢琴特点的三段式,实现了承上启下、前呼后应,歌曲结构更加完整,立体效果更加雄浑。歌曲扩充部分作者通过采取重复发动、带状旋律的方式,借助几个空音符五度和弦,加上左手波浪式多连音弹奏,使浏阳河水湍流急下但并不显得仓促,让听众在流连忘返充满想象的音乐想象中、从河水流动由低到高的效果展示中,表现出对故乡热土的思念,对家乡美好的祝福和对祖国美好的祝愿。综合来看,钢琴曲《浏阳河》改编乐曲部分以及主体部分相对简洁,而高调式的钢琴演奏则将思想情感推向了高潮,使乐曲处理更加明快,结构更加完善,最终为滔滔滚动的浏阳河奔流不息,凸显浏阳河水的气势雄伟与壮丽景象,创造了非同凡响的艺术听觉效果。

三、钢琴曲作品《浏阳河》的艺术特色

(一)速度特色

钢琴曲作品《浏阳河》在整体进度把握上,以C调五声为主要曲式,结合中速行进以及不同节拍将整个作品演奏完整划一。该民歌为达到词曲结构上的一致性,通篇选择以整形四句体作为歌曲创作演绎的主要结构,辅以舒缓的演奏速度,展示浏阳河独特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深刻领悟,准确表达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伟大领袖的热爱之情。因此,钢琴曲改编的《浏阳河》全面准确保持主题思想与原曲的一致性,在尊重继承原曲调风格的基础上,经过添加调整变速节奏,发挥钢琴这种西洋乐器优雅的和声效果达到与民族音乐完美结合,表达湖南人民的勤劳质朴,再现田间辛勤劳作的红火场面。通篇来看,钢琴曲《浏阳河》的曲调演奏速度张弛有度,快慢相宜,演奏速度一直秉承中、高、低的演奏顺序,最终通过合理的节奏控制,在观众心目中勾勒出一幅祖国壮丽山河与浏阳河美丽景象的绚丽多彩画卷。

(二)结构特征

王先生在改编版钢琴曲《浏阳河》中一共做了近九十个音乐小节的处理,将包括引子、前奏、乐曲、主题、节奏、变化、过渡以及和声、尾声等部分均进行了巧妙处理,为充分借鉴了民歌在结构方面的优秀特点,创作钢琴曲浏阳河做了坚实铺垫。以此为基础对歌曲旋律进行改编,使得钢琴曲演奏与歌曲演奏在加强节奏进度、表现快乐喜悦的同时,将浏阳河完美的景象给予更加深度、更加鲜活、更加引人入胜的表现,实现了钢琴曲《浏阳河》曲式风格与原曲展示的民族特色相一致。在《浏阳河》首次用钢琴演奏主题时,则基本遵循原调表达方式,以平稳主题旋律借助琵琶音增加主题效果,使音乐支体富有了鲜活的流动性。在后续的演奏中,则通过发挥钢琴左右手声部交替形成旋律的方式,让乐曲的旋律进度更加多彩,层次更加分明,推进节奏更加展示出钢琴的立体化合成音乐旋律。借助民族声乐使得浏阳河乐器的演奏旋律与民族传统演奏方法相比,在丰富内容、提升效果方面突出独具匠心,钢琴曲演奏《浏阳河》中的钢琴分解和弦音以音阶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在钢琴特有的音色分布,突出乐曲的中心思想,乐曲的引子部分演奏旋律的处理上,则发挥钢琴更加适宜的八度内加四度的合音优势,通过装饰音的强弱层次递进使旋律更加分明。与此同时,钢琴曲《浏阳河》在分解和弦伴奏和声的处理方面也达到了一个完美新高度,对表现浏阳河的壮丽景色,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旋律特点

钢琴曲浏阳河相对于传统的民族乐器演奏,更加强调采用五声音调方式,主要有一个大二度与小三度及其他音阶相结合,使旋律和在原乐曲的基础上增加了音阶元素。乐曲的主体旋律在保留原有乐曲的小组进行演奏时,保留着原乐曲的旋律特征,为形成钢琴、民歌、民族乐器共同演奏,达到立体和声的艺术效果进行了创新性尝试。钢琴曲改编的《浏阳河》重点强调音调提升,结合钢琴本身音节丰富多变、音域幅度大的特点增强了民歌的立体旋律表达效果,乐曲的文化底蕴与湖南人民的豪放得到充分释放。

(四)创作特性

钢琴曲《浏阳河》的创作,在演奏方式上借助装饰音和声的特殊技法,淋漓尽致地展现浏阳河壮丽景象。装饰音采用结合小音符和旋律特殊符号来使用,主要起到对主旋律装饰与点缀的作用,表现出民族艺术特色底蕴,突出对伟大领袖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演奏《浏阳河》主题和结尾部分,重点采用叠音的行进方式,将浏阳河河水雄伟的景致予以展示,使曲子的流动性与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在浏阳河尾部处理过程中,则采用倚音方式立体突出主题与情感。为实现钢琴演奏与民族乐的充分融合,歌曲演奏采取了大量的琵琶音演奏方式,使钢琴连动特性方式在琵琶音的映衬下相得益彰,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五)音色特点

演奏民歌《浏阳河》,一是演绎者必须遵循“民歌润腔特点”进行,将“润腔”贯穿到声乐全过程,在继承传统民族音乐的同时,体现时代特色。钢琴曲改编声乐《浏阳河》则采用装饰音的方式,通过对民族乐器音色进行模仿,将演绎者带入民族特色的场景中使《浏阳河》处处展现民族韵味,达到钢琴演奏的民族润腔与民族文化特色有机统一,音色特点更加突出,音乐意境更加鲜明。二是演绎者必须遵循“民歌立体化音色特点”进行,钢琴曲《浏阳河》演奏强调民族音乐与西方钢琴音乐的和声效果,既要体现各自音色,又要共同服务音乐主题。因此,在追求民歌立体化音色方面,要进行民族“润腔”特色与西洋音乐相互印证,以钢琴演奏为主体借助和弦演奏获得浑厚立体音色效果,将湖南劳动人民的田间辛勤劳动的场景展示出来;在合声部分相互叠加,表达出人们对于毛主席的热爱之情;在整体结构前后呼应,表达出歌曲蕴含的完美思想和声乐表达意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王建忠先生在其所处的特殊历史年代的人文环境条件下创作改编的钢琴曲《浏阳河》,以其独特的开创性思维拓展了西洋演奏乐与中国民族声乐相融合的艺术领域。使钢琴曲《浏阳河》无论音色处理,曲调应用、结构设计,还是演奏技法上均达到与原创异曲同工的高超艺术水准,特别是在速度特色、结构特征、旋律特点、创作特性、音色特点等方面的探索尝试,对推动中国钢琴音乐事业创作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浏阳河钢琴曲乐曲
钢琴作品《浏阳河》的演奏版本研究
始乱
读者(2023年1期)2023-03-06 15:58:19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轻音乐(2021年1期)2021-01-20 02:43:44
夜的钢琴曲(六)
琴童(2018年10期)2018-12-26 12:31:56
浏阳河的气质与灵魂
金桥(2018年10期)2018-10-09 07:27:40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23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琴童(2016年4期)2016-05-14 10:58:54
悲伤的乐曲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
浏阳河卖身皇台酒业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