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生强(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青海省作为我国的养殖业大省,其肉羊养殖是全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之一。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羊肉逐渐成为大众美食,在一定程度上对青海省肉羊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青海省总面积为72.2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其天然草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截至2015年,草地面积为4210.0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的草场面积达4081.46万公顷(此数据来自青海省人民政府2015年发布的地理和自然状况),给草食动物(牛羊)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021年年底,羊只的存栏量达到了1385.95万只,羊肉产量为12.32万吨(此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饲养羊只的种类较多,包括藏绵羊、山羊、绒山羊等,为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1.优势。
(1)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是面积较大的天然草场,夏季丰美的牧草为放牧的肉羊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满足了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也节约了广大养殖户的饲料养殖成本。然后是较大的土地面积,为肉羊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羊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使患病后的治疗成本大幅度下降,还能够保证羊肉产品的品质。最后是肥沃的土壤,增强了土壤的承载和消纳能力,产生的羊粪等可以作为肥料使当地的土壤肥沃,饲料资源丰富,为肉羊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饲料基础。
(2)肉羊品种优势。由于青海地区肉羊养殖数量较多,其品种覆盖面较广,引进的肉羊品种包括夏洛莱、萨福克、波德代、无角陶赛特等,此外还有一些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肉用杂交品种。因此,对于后续发展肉羊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品种资源。
(3)政策及市场优势。青海地区作为西部大省,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给予了一定的倾斜和重点产业的扶持,尤其是在畜牧业的发展上,明确提出了全省的主导优势产业为养羊业,故为青海省肉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由于青海地区草地资源丰富,为生产优质羊肉提供了坚实基础,当地羊肉以“绿色食品”的形象立足于消费市场,且价格也较为适中,消费者吃得放心,故其产品在消费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该地区肉羊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
2.存在的问题。虽然青海地区作为我国肉羊产业的大省,其养羊业规模、羊肉产量等在国内均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养殖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1)饲养管理水平落后。由于本地区草地资源丰富,故青海省肉羊养殖模式一直为放牧。但是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以及轮牧、禁牧等政策的颁布,导致广大养殖户的饲养方式必须由放牧转化为舍饲或者半舍饲,而广大养殖户还未适应,加上专业知识的缺乏,一直沿袭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导致舍饲的羊只尚未摆脱“夏长-秋肥-冬瘦-春死”的状况,危害了羊只的健康,阻碍了肉羊产业的发展。即使一些养殖户能够慢慢适应新的饲养方式,但是也存在饲养管理制度不健全、消毒制度不严格、羔羊的成活率较低、母羊繁殖力低下等问题,从而损害养殖户的效益,打击其养殖的积极性,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2)种用羊的引入和管理无计划。我国羊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虽然国内学者培育出了一些新品种,但是一些养殖场的种羊依旧来自国外。在引入种羊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对此缺乏统筹安排和相应指导,养殖场人员盲目地对种羊进行繁殖和推广,最终未形成良好的良种繁育体系,未真正发挥优质肉羊的遗传优势。
(3)羊群结构不合理。良好的羊群结构是扩大羊群规模、提高繁殖力和成活率的基础。若羊群中适龄母羊所占比例偏低,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羊只的饲养时间,减缓周转速度,降低羊群的出栏率,从而产生较高的养殖成本。由于青海地区所饲养的肉羊主要是藏系绵羊,此品种在遗传上就存在生长速度较慢、屠宰后的胴体重偏低、产肉性能较差等缺点,再加上羊群结构的不合理,一定会导致养殖户的效益低下,养殖规模止步不前。
(4)产业化进程缓慢。虽然青海地区是我国的肉羊养殖大省,但是缺乏一些规模企业或者龙头企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化格局,即“养殖户+养殖基地+规模化公司”格局。在肉羊生产中仍以农牧区小规模舍饲育肥为主,不仅成本较高,且优质肉羊和优质羔羊肉的占比较低,而老龄羊和病残羊的比例较大,若不改进就会导致青海地区肉羊产业地位下降。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青海地区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一些养殖场户,共计50家,这些养殖户所饲养的肉羊品种多为藏系绵羊以及其他品种的肉羊。
2.调查方式。通过实地调查,即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
3.成本计算。所涉及的养殖过程产生的成本包括饲料成本(精饲料和粗饲料,精饲料包括玉米、豆粕、杂粕等;粗饲料包括农副产品、青贮、杂草以及秸秆等)、人工成本(所雇佣工作人员、养殖户自身投入时间)、设施设备成本(羊舍建造成本及折旧成本、各种消毒设备等)、药物成本(治疗药物和预防药物)等。在实地调查分析过程中,只考虑了直接成本和效益,未对羊粪、环境、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效益进行考虑。
4.结果分析。对于母羊、种公羊、羔羊、育肥羊等不同生产目的和不同阶段的羊来说,其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不同。综合考虑上述各种成本,最终发现对青海地区的肉羊养殖来说,每只羊每年的纯收入为1000元左右。虽然可以满足养殖户的效益需求,但是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养殖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青海省必须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充分发展以肉羊养殖业为重要组成的畜牧业,既能促进养殖户增收致富,又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1.提高养殖户的专业素养。养殖户作为肉羊养殖的直接受益人和参与者,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养殖的效益,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提升其素养。首先,可以由当地的政府部门和畜牧相关部门邀请专家给当地的养殖户开展培训活动,并组织定期考核从而提升养殖户的专业知识储备,做好养殖过程中的相关工作;然后,可以通过报纸、抖音、快手等多媒体技术将相关养殖知识给养殖户进行普及,让养殖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知识。最后,由政府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实地调查和帮助,通过在养殖场操作、讲解等来提升养殖户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后遇到相同问题时能够迅速采取对应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由于在养殖过程中受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羊只的大量死亡,养殖户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宏观的调控,同时采取一些扶持政策和措施,保证养殖户具有较高的积极性。首先,可以减少养殖中产生的一些费用,如税费、用地费用、贷款利息等,并适当降低水电费,从成本方面给予肉羊养殖业支持。然后,调整好养殖业中各种关系,一方面是饲料公司和养殖户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平竞争的方法为广大养殖户提供营养全面、适口性良好、价格便宜的饲料,既能保证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满足羊只的生产需要,又要保证饲料价廉物美;另一方面调整养殖户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做好“按质论价”工作,保证养殖户提供的优质羊肉能够有较好的价格,避免一刀切而损害养殖户的效益。最后,要有良好的监督管理制度,要对广大养殖户进行相关监督,在饲喂过程中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其在羊肉中累积而危害消费者健康;同时,也要对屠宰场、消费市场进行监督,在屠宰场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避免病带菌的病羊流入市场,还要随时抽查市场,避免将腐败变质的羊肉出售给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3.建立健全繁育体系。要根据青海整个地区实际情况建立良种杂交体系,将引入的优质肉羊品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和本地肉羊进行杂交,以达到遗传改良的目的,充分利用杂交优势,避免完全依赖国外进口品种。通过建立健全繁育体系,既能逐渐摆脱依赖外来品种的不利地位,又能自主培育出适合我国本土的优良肉羊品种,提升我国肉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建立适合的产业布局。青海省虽为我国的肉羊养殖大省,但是其龙头企业数量、羊肉屠宰加工企业较少,仍存在较多的小工厂式屠宰场,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构建适合的产业布局,多以“养殖户+协会+公司”的形式来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和一条龙的肉羊养殖模式,由公司统一从养殖户回收育肥后的肉羊并进行屠宰加工、分割上市,设立专门的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此外,养殖户所需的饲料均有公司进行统一发放,养殖户只进行饲喂和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提高羊群的周转速度,增加羊只的存栏量,从而增加青海地区肉羊的市场地位。
青海地区作为我国肉羊养殖大省,其发展肉羊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且目前的养殖效益有待提高。因此,广大养殖户必须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完善现有繁育体系、建立适合的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改善,而国家和相关农业畜牧部门则需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来扶持青海地区肉羊产业的发展,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政府和养殖户的密切合作进一步促进青海地区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