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赵瑜老师的作品总是有这样的魔力,让人一旦捧起,就欲罢不能,必须一口气读完的。合上书,能勾起思绪万千,却各自游刃绵绵。
赵瑜老师意外邂逅巴金先生写给读者的七封回信,萌生了寻找这位与巴金通信的黛莉的愿望,继而踏上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路途。这条路似乎是不必要的,古玩交际中偶得的书信,却能掀起一番历史,谁能想见?毕竟,尤其在上个世纪,笔者回复读者信件的事情屡见不鲜的事情。这条路也是艰难的,且不说信件本身的真假,单是看信封上邮戳时间1936年,经历了70余年的战火厄难与历史辗转,要通过7封书信形成事件闭环,追寻并还原真相,实是知不可为而为之。
赵瑜老师为什么还坚持要寻找下去?
枯枝难蔽茵芽,“认真的作家是阻力所难不倒的”。赵瑜用了近三年的时间买信、解信,终是在历史行进的车轮间抢救回这段历史,呈现出别样真实的历史。
通过《寻找巴金的黛莉》,恍惚间,竟觉得这是第一次知道巴金。
巴金在给黛莉的第二封信中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人,所以我的文章也是的。我在生活里追求着光明、爱、人间的幸福,我在文章所追求的,也是这个。但我的行为却常常不能和思想一致,这是社会环境使我如此的。所以我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也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巴金深谙自己的人生处境、精神处境,信仰却是无比坚定。比如对于无政府主义的倡导,对于西方文学的推崇,对于“一颗纯白的心”的追求。他的创作就是他情感宣泄和理想期盼的归集。他的作品关注当下,也时刻警醒当代年轻人关注自己的生存与追求,流泻着真性情,因而具有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也是因为他真挚、美善的情性,他对青年人的教导温润平和。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革命需要选择,需要牺牲,而革命本身是叛逆的、悲壮的、矛盾的,甚至是无结果的,所以他会因“十二岁就读了我的《砂丁》,那太早了……我不该拿那些惨痛的图书来伤害你的孩子的心灵”而不安,会反复劝说黛莉要上学要求知要好好生活,“我觉得你应该升学,我给另外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写信,也说过这样的话。社会太黑暗,人情太复杂了。你只是一只羽毛未丰的鸟,你还不能够在自由的天空里飞翔,因为在哪里有无数的老鹰在等着啄你……你得听我的劝告,等候着将来。你不要老是想到牺牲,你也得有些享受。一个十七岁的女子,也应该过些快乐的日子”,“所以在这时候你还有机会求学,就应该不放过机会。你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孩子。而中国还充满着三四十岁的壮年人”,等等。不华丽,不伪饰,感情饱满而真挚。所以他的作品以及书信的字字句句都在少女黛莉的心里种下真挚的芽苗。
十七八岁的黛莉是20世纪30年代新青年的代表,在新旧思潮自由迸发的年代,她受到了新的启蒙,对生活对人生充满苦闷与纠结,对革命和自由充满向往。她是勇毅的,能够决然放弃自己官小姐的衣食无忧,投身追求民主平等的革命中去;能够冲破封建束缚,即便是要面对乱世中独自抚养孩子长大的现实,她也绝不做二房太太,更没有栖息回太原坡子街20号的家。她一直在寻找人生的出口,她想象的出口是理想、是自由、是鲜花雨露,但追寻的尽头只剩生存。难以想见,一名父亲为日伪政府效力的高级官员的少女,一位20多岁的单身母亲,是如何度过那几十年革命又革命的日子。
充满喟叹的人生何止黛莉。书中,跟黛莉同处于一个时代的人有很多。阎系兵工厂总工程师赵逢东,“或是赵黛莉”的赵文英,巴金的大哥尧枚,白玉山,孑然劳苦的赵瑾,等等。书中,跟作者处于同一时代也知晓黛莉的人有很多。古董商赵从平,王树森、李彬……不同的人,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人生际遇全然不同。是宿命?是选择?让人频频感慨。
同样地,董边的经历也让我们心有戚戚。董边与黛莉一样,是年龄相仿的山西姑娘,也因为革命理想流落临汾,但是她加入了八路军女兵隊,随后去了延安,一路扶摇。赵瑜老师也在书中写道,“同是抗战离家人,同为省城读书女,同有牺牲报国心,三岔口上偶分离,人生境遇竟然如此不同”。相比之下,黛莉的一生却是颠沛流离,尝遍了新旧时代的善与恶。投身革命的巾帼故事改写为艰难漂泊的人生经历。如此来看,我们持信寻找到的黛莉是幸运,还是不幸?
“赵梅生(黛莉)老人腰背端直,面容方正,戴一副方框眼镜,保持着一种非凡的气度。她毫不迟疑,并且有些欢快地回忆道……”这就是赵瑜老师寻找到的黛莉,她的仪容仪态应是最好的回答和证明。生存不仅仅在于个人的生活,更涵盖着个人精神的生存。巴金成为支撑她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黛莉受巴金的影响,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信念,向往并奔赴自由,轰轰烈烈;她不受外界议论影响不受固有思想的摧压,她坚持读书看报,“喜欢独自一人穿戴整齐去逛一逛百货商场”的生活姿态,她坚定地要过好独立自主的人生;风雨袭来,她也能记得巴金先生对她说的,“望你好好地活下去”,不屈从地在时代里挣扎,艰难地趟了过来。没有人生追求和坚定信念的人,如何能做到?且,若不是赵瑜老师对于黛莉的追寻,我们怎能想象到这般静水深流的人生,如何发掘“她的身上涵盖了更真切的历史”?
巴金、黛莉,他们与赵瑜不经意的邂逅,终于形成了完美的历史闭环。巴金真挚的情性关照,黛莉坚守的人生真实,赵瑜毫无遮掩的纪实书写,直趋人心———真实的历史最撼人心。
历史闭环中,我们看到了20世纪的社会动荡,救国图存,山河变迁,见到“毛茸茸的具体历史生活”,我们更无法想象到一个少女命运与近代史竟然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和冲突。一切似乎是情理之中却又在预料之外。陡然让人思考着:历史如此之丰厚,它还攒动着、喘息着无数小人物沉甸甸的悲欢离合,他们的身上或许有着更加鲜活真实的历史印迹。
然而,历史记载往往大开大合,无法全然记录。即便是被赞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也仅笔及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而已。文艺作品是时代催生出来的,因此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实录功能,我们透过作家反映现实的作品可以看到、揣测到平凡人的生活资料。就如巴金小说《秋》里淑贞跳井的井,因为巴金后来告诉大家,这口井是依着他老家院子里的井写出来的,现实中早已被填埋了;他还照着自己家和家人的样子,为我们塑造出一部近现代经典作品《家》,可是他在心里、在作品中已经把这个家彻底否定和推翻掉了。真与假、实与虚,于读者而言,实在是难以辨别。《寻找巴金的黛莉》中,作者将实录与史实互证,书中不提考证,却每个字句都源自考证。大到时代背景、人物处境,小到书信中提及的作品出版时间、信纸材质和来源,无处不显露着赵瑜的“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巴金给黛莉的第一封信中写道,“爱一切需要爱的人,恨一切人为的、不合人性的传统”。作者对这句话甚至都有细致的研判,他找到巴金先生在1935年《写作生活的回顾》一文中的相同而详细的表述:“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人性发展的人为的制度,一切摧毁爱的势力,它们都是我最大的敌人。”这样灵动的梳理剖析,将证据链细针密镂,更增加了纪实性。
少女黛莉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呼吸到了新的空气,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同时也备受鼓舞,带着勇气离家而去。80多年后的我们,又是通过文学作品,找到了跨越世纪的老年黛莉,听她告诉大家过去的故事。书信证据、史实证据、正侧面人物证据,形成了一条俨然丰满而又跌宕真实的故事链条。若非赵瑜老师的执着追寻与纪实书写,这番真实说与谁,又有谁能听得到?
《诗经》经孔子整理得以部分流传。历史上的人、事、物,若非有心人采撷于历史,都是难以保留的。可见,真实的历史也是饱含艰辛的。赵氏家族在宁武的九进院,累几世之功所建,现在已是面貌全非。我们从小就学历史、听历史,知道近代的战争、革命种种,也经常通过文学著作、影视作品看到许多近现代故事,但是这本书中述说的故事却是难以想象的。作者抽丝剥茧、柳暗花明的写作手法,张弛有度的节奏,使得黛莉的命运走向牵动着我一页接一页地追赶着情节,同时心里还在期待着、想象着结局,结果却是无一猜中。看完书才恍然明白,残酷、冷静、热烈、疾苦、毁灭、圆满……都是实实在在的人生。赵瑜老师“侦案”能力让人钦佩,历史本来的面目最是动人心魄。
历史记载是分等级的,也逐渐多地受到干擾。我们倡导文责自负,史责自负,却很少能将真正的文学、真正的历史摊开来平等对待。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著作《复活》,英国人删去了“骇人听闻的地方”,法国人删去反对兵役的地方,德国人删掉反对德皇的地方……文责、史责要如何负?我们研析并折服于千百年前文人不计安危的批判精神,以及他们对于现实主义道路从容坦荡的坚守,却忘记思考他们的创作以及情性品格为什么能延续千年并在千百年后独领风骚。
历史是真实的,而人是健忘的。所以抢救、还原真实的人生、历史尤其重要。以前我看不懂读不懂鲁迅,现在却开始理解他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意义。他是为新文学开辟出一条路———敢于讲真话的路。其实,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应有的承传。文学语言可以化作炽热的使命感、时代感,真实全面的历史也同样具有磅礴的现实正能量。
巴金先生《病中集———一篇序文》中写道,“要了解今天的人,就不能忘记昨天的事,我们都是从昨天走过来的”。历史也需要自由。
很多“毛茸茸”的历史慷慨地埋在脚下,静静地藏在身边。
责任编辑:宁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