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昨日的世界

2023-10-23 16:12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茨威格欧洲世界

1.内容简介

《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了一战前欧洲秩序井然、从容淡定的生活,他的中学、大学岁月,在世界各地的游学经历和艺术创作生涯,与欧洲文化名人的真挚情谊,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和一战中人们失去理智的战争行为,以及战后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倒退与混乱、法西斯的崛起和一个时代的结束。

2.推荐理由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巨大转变的见证人,每个人都迫不得已成了见证人。——汉娜·鄂兰

★在阅读《昨日的世界》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如此多被遮蔽的事实震惊和触动。茨威格书中有许多对自己生活片段的描述,有一些我们也用在了电影中。——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

3.经典书摘

1942年2月,里约的狂欢节一如既往地热烈。人群中,一位久经沧桑的异国男子,正尝试着忘记过去,接受眼前这久违的无忧无虑,像一个正常年代的普通人那样,跟随陌生的笑脸而欢笑。这对他并不容易。就在短短几个月前,一部回忆录刚写完,那是他作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挥之不去的过去。在远离故土千山万水的地方,那个曾经属于自己而现今已被粉碎的太平盛世又光芒四射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一切在他的大脑里回放,于是他记下它的一步步沦丧,记下世道人心的彻底改变。没有任何资料或笔记可以参考,多年来记下的日记不知散落何方。完成这项工作后,他觉得疲惫极了。前往狂欢节的前一周,在写给亲人的信中,他告诉他们,自己和妻子现在会和小狗玩很久,比理智的人在正常的年代和小狗玩的时间要长很多。他还告诉他们,自己准备去参加狂欢节,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开心,因为明明知道在其他地方,有房屋被炸毁,有人在死去。但如果不去参加这个盛大的节日,长久没有任何娱乐的他和妻子又仿佛活得太不像个人样,太过消沉了。就在一年前出版的《巴西——未来的国度》这本书里,他还专门提到这个全球闻名的节日,倘若自己不去亲身体验一番,怎么还算个作家呢?在南半球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顿下来近半年时间了,他仍不能想象要在此度过晚年。可是,这是一片多么可爱的土地啊,他内心无比感激这些友善的巴西人。置身于淳朴简单的心灵间,徜徉于温柔旖旎的热带光影里,疲惫的灵魂暂且休憩。

三个月前,茨威格在客居的小山城彼得罗保利斯度过六十岁生日。妻子绿蒂精心准备了一件了不起的礼物:一套旧的法文版巴尔扎克全集。它和原房主留下的两本蒙田作品,以及一套歌德全集,成了茨威格目前拥有的所有精神食粮。流亡使他放弃了自己的所有收藏,只带着两个行李箱踏上前往南美的轮船。他心情矛盾。一方面,希望有朝一日还能重返欧洲,完成未竟书稿“巴尔扎克”,他甚至还将书稿留在了英国巴斯的旧宅中。但另一方面,他已暗暗预感到故土难回,在精神故乡欧洲,他热爱的一切均成云烟。被彻底放逐到自己的祖国和母语之外,他已被连根拔起。

在宁静的彼得罗保利斯,茨威格通过一台小小的收音机了解这个世界的命运。他每天收听广播,时刻关注最新战况。但是,每一场战役、每一次轰炸、每一回进攻或撤退,对于他,都是新的惊惶、失望和痛楚。同样流亡到彼得罗保利斯的朋友这样形容他:斯蒂芬就像一只蜜蜂,从每个花朵中吸吮苦涩。他总是想,如果有一天,纳粹的铁蹄踏上南美大地,他和绿蒂该逃向何方?他们已经太累了。

就在狂欢节的精彩高潮即将到来的那个清晨,茨威格夫妇和友人一道在里约共进早餐。餐桌上的一份报纸吸引了他的注意,“新加坡沦陷”“英军大溃败”“德军已向苏伊士运河挺进”。茨威格久久地看着这份报纸。报纸上,和这些战报赫然并列的,是狂欢节的喜庆照片。在这一刻,人类生活的荒谬和残忍令他感到难以忍受。当日,他和妻子提前返回了彼得罗保利斯。欧洲、亚洲和非洲,倘若一一沦陷,这场战争将是无限的噩梦。这证实了他的预感,回归的道路已被封死,令人心怀希望的未来遥不可及。而今,他不再像一战时那样还能对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的《耶利米》在1917年复活节的德国出版时仍然销售一空。他当时还能前往日内瓦与罗曼·罗兰以及其他交战国的友人会面,他们仍能梦想通过努力创造一个更人道的世界。但是,“世界在这个时代倒退了一千年的道德”。如今,茨威格和他的朋友们感到,面对这个世界,他们无能为力。

邀茨威格同去里约参加狂欢节的好友费德后来回忆着那个清晨,他认为,假如那天报纸上刊登的不是新加坡沦陷,而是日本空军遭全歼,茨威格的反应并不会有所不同。茨威格曾经说过:“假如有人因为柏林遭轰炸而欢呼,我无法和他们一道欢呼。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在这场战争中,唯独战争本身没有对立面。没有哪个国家拒绝战争。”德国作家弗兰茨·韦尔福尔在纪念茨威格的悼文中,引用了犹太经典中的一个古老传说。当以色列的子孙们眼见法老的军队在红海全军覆没,便在岸上集体兴高采烈地大声唱起胜利的赞歌。在这片狂热的喧嚣之上,响起一个威严的声音:“我的造物,丧命众多。你们,和他们一样,只是我的创造物,你们却要欢呼雀跃来庆祝胜利吗?”这个声音,在茨威格心中,想必没有沉寂。

罗曼·罗兰曾称茨威格为“获取了弗洛伊德那把危险钥匙的诗人”,是卓越的“心灵捕手”。他收藏伟大艺术家经典作品手稿的嗜好,尤其反映出其对人类心灵活动的高度关注。同样,这种能力和敏感也体现在他对政治环境和战争局势的观察和判断上。对于时代的悲剧和人类的隐秘本能,他具有慧眼。早在一战期间,从欧洲大街小巷的群情激愤中,在前所未有的集体歇斯底里中,他就看到弗洛伊德所发现的人类内心深处反文明的野蛮本能,从而对席卷整个世界的狂热充满警觉。“这个世界如此荒诞,但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义务去附和它。”

作为孜孜不倦的旅行家,他的足迹布满半个地球。通过印度、南美和北非之行,茨威格很早便认识到欧洲不是世界的中心。于是,一种对于全人类命运的关心,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和平的信仰,使得他一生远离任何蛊惑人心的力量,而和欧洲所有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结成同盟。他从来都自视为欧洲人,自视为世界公民。他将自己对欧洲共同体的信仰归功于故乡,在20世纪初的维也纳,各民族的人们将吸收到的高雅文化向内转化为修养和情趣,专注于精神生活。“人们并不像今天這样将宽容视作软弱,而将它尊为道德的力量。”1932年,在一次题为“关于欧洲的道德毒害”的演讲中,他强调:“新的教育必须从改变了的历史观出发,其根本核心在于,必须更加强调欧洲各民族的相同点,而非其矛盾。孩子们被教导热爱家乡,这诚然无可厚非。而我们希望的是,除此之外,还要教育他们热爱欧洲——我们大家共同的家乡,乃至整个世界和全人类。祖国这个概念,不是怀着仇恨的表达,而是运用在与其他国家的联合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相对宁静的时间,茨威格有意识地四处宣扬他的信念,他的听众从来不限于某个狭小的国家或地区,他的演讲语言从来不限于自己的母语。那时的他依旧对这个世界有信心。他没有想到,短短几年之后,欧洲和整个世界都还要再经历更残酷的迫害与杀戮,突破已有的所有的生存经验。“在此之前,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还从未露出如此狰狞的面目。”

“旅行,持续不断地旅行,从一个星空下到另一个星空,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并不等于摆脱了欧洲,摆脱了对欧洲的担忧。”刚到巴西不久的茨威格已经历过一次精神崩溃,他已无力再次出发。从狂欢的里约提前返回彼得罗保利斯的他,已暗自作好了最终的抉择。他的精神似乎不再受到压迫,内心也恢复了平静,为最后的时刻作准备。那天和他通过电话的友人们事后才懂得了他语气当中的意味深长。在这最后一个夜晚,他和妻子再次将前日同去里约参加狂欢节的朋友邀至家中,共度了最后的四个小时。茨威格把从老朋友那里借的书归还给他,并和他下了最后一盘棋。

(来源: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6月版)

4.精彩书评

昨日的世界,今日的伤感

思考的猫

“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地生活过”,当茨威格在这本影响过一代人的《昨日的世界》中以一个看似乐观而奋进的句子结尾时,我却无法产生一丝振奋之感,我想茨威格写下这样的句子时也多少有些强打精神。因为,最后一章叫“和平的垂死挣扎”;因为,在昨日的世界安定地生活过后,他已经无力面对现实残酷世界的刺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总会区分所谓的“新欧洲”和“旧欧洲”,而茨威格面临的分界点则是一战和二战那段动荡的年代。一战前,欧洲人已经在安宁与富足中怡然自得地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突然,面对一场几乎将整个欧洲卷入的战争、再到规模更大的另一场世界大战,他们心理的那种落差甚至绝望是可以想象的。正如时人所述:“今天,欧洲的灯熄灭了,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次亮起。”在我看来,直到二战前,茨威格的生活方式都可以说是知识分子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衣食无忧,有一定的名誉,有自己的社交圈,可以悠然地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从他回忆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活的文字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那种满足、那种享受和站在残酷现实世界向昔日回望的那种伤感。茨威格的这本书提到了同时代的一个人物——施尼兹勒,看过美国学者彼得·盖伊那本《施尼兹勒的世纪》的读者应该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彼得那本书正是以施尼兹勒的信件笔记为导引,讲述了中产阶级形成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茨威格缅怀的那段太平的维多利亚世纪,这两本书的讲述都使得那段岁月显得光彩夺目。那段时期在茨威格眼中就是一个“太平世界”,用他的话来说便是,“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茨威格生活的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他如鱼得水,惬意而愉快。在成长中他也体验着彼得在《施尼兹勒的世纪》中讲述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更加活跃,两性之间的交往更加随意,随着生活的富足与安定大家更注重生活的品位,艺术品的价格不断推高,如音乐、文学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随着中产阶级的形成,一批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著名知识分子也在那段时期产生。

茨威格很享受那段岁月,在书中他特别用大量笔墨叙述了他与同时代的知名知识分子的交往,这些人物在今天看来大都是鼎鼎有名,他与其中的罗曼·罗兰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还叙述了自己在欧洲的游历生活,讲述各地的一派太平景象。有时候,你甚至怀疑他的叙述是否有些夸张,是否陷入了中产阶级常有的小小自恋中。但是,如果你读了他在本书后面对一战后的欧洲的描述就可以理解他有时候情感上的過度沉醉了。对于长期生活在稳定状态中的人来说,对社会的“突变”的感知往往是迟钝的。事实上,所谓的“突变”往往并不突然,而是当事者对突变临界点之前的变化没有察觉。所以,即使如茨威格这样的智者也承认当时没有想到形势会恶化到将整个欧洲拖入战火的境地。一战时期,茨威格仍然充满着知识分子的乐观和良知,在那样狂躁的气氛中,他仍然和一批同道发出反战的声音,与当时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喧嚣作斗争。尽管,他们的声音显得那样渺小,尽管他们的作用依然有限;但是,他毕竟没有绝望,他仍然在为欧洲而在另一个战场竭力奋斗,“为思想上的团结而奋斗”。甚至,一战后,茨威格的生活迎来了一个小高峰,他在欧洲的一场劫难后“又回到了世界上”。那时的他渐渐恢复对生活的信心,起初也没有注意到一个叫希特勒的人正在奥地利的附近崛起。终于,灾难还是来临,“和平的垂死挣扎”抵挡不住狂人战争的步伐,欧洲陷入了更长的黑夜,茨威格在这样的人间黑暗中显然不能安宁。虽然,他避开了临近的迫害,虽然他远赴他乡,本来可以继续写作,但是流亡者的身份特别是欧洲的战火和惨绝人寰的悲剧让他再也无法平静地生活。所以,他在二战激战正酣的时刻缅怀那个逝去了的欧洲,那个他心中最美好的时代。本书副标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在茨威格的眼中,那个正在战火纷飞、种族灭绝的欧洲已经不是他眼中的欧洲。整本书的基调在我看来是伤感的,在序言中,作者即表达着作为“脱离了所有的根源”的流亡者的悲凉心情。茨威格一生写下了不少杰出的传记,而这本书几乎可以看作是他的自传。那时的他即将六十岁,仿佛已经有所预感,要为自己的一生作一个回顾,他甚至在序言中写道,“这些回忆至少反映了我的生命进入冥府前的一生”。完成本书两年后,他在巴西自杀,使得这本书真的成为了他一生的自传。

究竟怎样的一种心绪会让人走上绝路?那时的茨威格生活上并不艰难,也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或许他本可以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继续著书立说,或者如在一战时那样理性地呼唤理性,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对欧洲的前途怀着绝望的心境,欧洲大地正在发生的惨剧,自身流亡的生活都无时无刻不击打着他的心灵。在书中,他表达着一种焦灼心境,一种渴望昔日再来的企盼。在这本书中,他的笔触是真诚的,他毫无掩盖地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快乐的、哀伤的、激动的、沮丧的,直到让他走上绝路的绝望的。终于,在讲述完昨日世界的故事后,他也告别了今日的世界,留下的是时代与个人命运交相辉映的哀婉篇章,让人伤感,又让人沉思。

(来源:“豆瓣读书网”)

5.关于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6.关于译者

史行果,德语文学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译有茨威格短篇小说及里尔克作品若干。

猜你喜欢
茨威格欧洲世界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