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发展的历史成就、矛盾挑战与路径选择

2023-10-23 02:29蓝庆新
学术交流 2023年7期
关键词:能源绿色发展

韩 晶,蓝庆新

(1.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环境压力也如影随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绿色发展为统领。系统梳理总结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历史成就,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征程上绿色发展面临的矛盾挑战,准确提出中国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将进一步激发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一、绿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的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最突出的不平衡之一”,就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平衡。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通过超高速的经济增长奇迹实现了富起来。但是经济的超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良好生态本身就是无价之宝,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美丽中国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健全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流通、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在内的完整绿色经济体系,实现产出、效益、品质同向三高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勾画出一条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相伴的繁荣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为共同富裕筑牢基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环境规制使得外部性内在化,强化环境保护的正向激励,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加快共同富裕的进程。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的绿色发展,可以吸纳更多中低收入群体参与绿色价值链,畅通了绿色生态资源价值转换通道,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美丽环境”转化为“共富经济”。绿色发展还将有效改变由于赶超策略、片面GDP绩效考核等导致的中国在技术选择方面呈现“资本偏向”的逆资源禀赋趋势[3],转而形成绿色技术创新与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协同并进的创新特征,最终实现劳动收入份额的不断提高,促进共同富裕。

绿色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携手共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雄厚发展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支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向而行,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缺一不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极力凸显物质财富的显著地位[4],导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产生巨大的不平衡,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了严峻的环境危机。中国是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以传统的发展方式迈入现代化,生态危机可能相伴而生,经济发展也不可持续。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推进的,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发展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协调起来,一方面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体量更大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以高质量发展方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通过绿色转型,倡导绿色文化,提供更多的精神产品,推动消费的精神转向,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绿色发展将推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高度的文明”。

绿色发展开辟了现代化的新路径。人类文明进步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这两个最基本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失当,可能导致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与自然的关系失当,可能会导致经济崩溃、发展倒退。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完全不顾及环境的承载能力,仅将环境问题看成是技术问题,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使早期工业化国家饱受污染之害,造成了一系列生态危机事件。[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正是站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视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对内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对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地球家园。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以邻为壑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批判与超越,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升了社会文明新境界。

二、新时代十年绿色发展的历史成就

(一)绿色发展战略地位实现历史性跨越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的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战略地位实现历史性跨越。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绿色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内容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美丽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特征,为推动中国增长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新时代十年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我国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从蓝天保卫战来看,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从碧水保卫战来看,水环境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Ⅰ至Ⅲ类断面比例持续提升,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下降,水环境质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净土保卫战来看,土壤环境质量发生基础性变化。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立规建制,8万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有效布控。同时,海洋环境质量和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2022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稳中向好,优良比例接近90%;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双增长,人工林面积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大幅提升

大自然是人类存续的基本条件。新时代,我国系统谋划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稳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首先,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自2016年起,中央财政年均投入约100亿元专项资金,工程试点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约200万公顷,夯实了国家生态安全根基。其次,防沙治沙成效显著。2013—2022年,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等重点工程和项目,对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近3亿亩,“绿进沙退”终结了“沙进人退”的局面,提前实现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再次,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较10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下降至18.93%,呈现面积和强度“双下降”趋势。最后,生态安全屏障有效巩固。截至“十三五”时期,我国建立了1.18万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千方百计保护自然生态,稳固发展的自然之基。

(四)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呈脱钩趋势

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实现“双脱钩”:经济增长需要尽可能与化石能源消费和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8]近年来,我国以年均不到3%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国民经济增长,呈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态势,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能源、工业和交通是中国碳排量最大的三大领域。从能源来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4亿千瓦,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超过60%。从工业来看,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的盲目扩张,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从交通来看,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转铁”“公转水”的大宗货物运输体系深入推进,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23.4%;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集疏运量比2017年减少超过4亿吨。

(五)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绿色发展离不开制度体系为其保驾护航。我们坚持和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从产权界定与保护、资源交易与使用到污染排放控制与生态修复,通过政府有效监管控制生产与生活中的外部性,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通过严格问责确保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恪尽职守,不断筑牢夯实建设美丽中国的制度根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2021年10月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两个文件是中国政府落实“双碳”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也被视作“1+N”政策体系中的“1”和“N”中为首的文件。两个纲领性文件为全社会“减碳”指明了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明晰了前行的路径。绿色发展“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三、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深层矛盾与挑战

随着绿色发展战略地位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绿色发展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伟大变革。但也应当看到,随着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逐渐显现,需要站在战略性高度统筹解决。

(一)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挑战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持续增长。同时,双碳目标也对能源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国能源的高碳化特征明显。煤炭在我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占比94%左右,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仍然是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另一方面,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和可再生能源不稳定并存。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有序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需要,也是降低我国对国际油气依赖度、提高能源自给率的重点方向。但是,我国清洁能源灵活调节和稳定电源支撑能力不足,部分清洁能源大省在大规模开发利用水、风、光等富集能源时缺乏储能等灵活调节电源和稳定电源支撑。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0.5亿千瓦,而清洁能源装机达11.68亿千瓦,若按照10%的比例配备储能,仍存在较大缺口。这就需要全面统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关系,稳定传统能源压舱石地位,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与技术制约的挑战

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作为世界工厂,2022年全国工业增加值40.2万亿元,居世界首位。但第二产业的能耗远高于其他两个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位置,产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低,增大了节能降碳的压力。这就导致我国碳排放总量仍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4.8亿吨。同时,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发达国家的2倍至3倍。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的速度加快,正处于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的过程中,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工艺流程创新以及数字化管理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之路仍是漫长的,短期内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区域间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

由于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群协作、资源禀赋都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但当前区域间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四大板块来看,东部板块绿色发展仍然是一马当先,四大板块的万元GDP能源消耗量对比如图1所示。南北差异比四大板块的差异更突出、更复杂。南方特有的航运优势、生态优势,特别是更加灵活的市场体制和技术创新优势引致南方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南北地区万元GDP能源消耗量变化对比如图2所示。绿色发展归根结底是创新性的发展,区域间绿色创新的差异将导致区域间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短时间难以攻克。2021年,东部板块(南方地区)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远超其他地区。我国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广东省(1.54万件)、北京市(1.31万件)、江苏省(1.27万件)、浙江省(0.86万件)、上海市(0.67万件),以东部板块和南方地区为主;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后五的省份为西藏自治区(40件)、青海省(136件)、宁夏回族自治区(294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28件)、海南省(373件),以西部板块和北方地区为主(1)各省市绿色发明专利数据来源于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绿色技术的差异将导致区域绿色发展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图1 1990—2021年中国四大板块万元GDP能源消费量变化折线图

图2 1990—2021年中国南北地区万元GDP能源消费量变化折线图

(四)绿色意识与绿色行动不匹配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战略地位实现历史性跨越,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央到地方,人们的绿色意识在逐步提高。但是,绿色行动和绿色意识不匹配的问题仍然比较常见。在生产端,部分地区为了金山银山,忽视了绿水青山,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状况仍然存在。特别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部分地区将碳达峰当成攀高峰,盲目上马“两高”项目,为未来碳中和留下隐患。在消费端,炫耀式消费、奢侈性消费、浪费型消费仍然存在,绿色生活方式尚未成为燎原之势。当前,无论是在生产端还是在消费端,生态优先性尚不突出,重眼前、轻长远,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仍比较突出。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理念落实到行动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五)绿色制度体系不完备的挑战

虽然中国绿色发展的“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构完成,但是绿色发展微观的制度设计仍需细化优化。一方面,市场驱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与民生密切相关,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绿色发展应该成为公众在市场激励下的自发行为。但当前绿色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强制驱动方式,通过政府主导拉动绿色投资。民间资本进入绿色经济领域仍然动力不足,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模式亟待完善。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无论是在排污权交易政策,还是绿色信贷、环境责任保险、生态补偿等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细化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还需要久久为功。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需要完善。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公众参与是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方面。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公众理解政府行为,也使政府更加有效地为公众服务。[9]较高程度的公众参与能使公共服务供给对公共服务绩效的影响增强,同时使公众对政府和公共服务的评价表现得更为理性。[10]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良性互动的环境保护公共治理结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的范围和程度有限,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和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四、新征程上中国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历史时期,绿色发展既充满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将沿着从绿水青山中开辟出来的道路通向繁荣富裕,展现现代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共鸣。

(一)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

能源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又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如何更高质量完成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两大任务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命题。首先,坚持能源安全底线意识。为了更高质量保障能源安全,必须建立多元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我国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要大幅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投入,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建立健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应急调峰机制,强化应急协调保障,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其次,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抓紧部署实施新能源前沿技术研究,稳步推进风光发电、生物质能、氢能及储能技术和远距离输电技术发展,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实现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双赢。最后,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要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作为能源供需两侧协调互动、互补互济的桥梁,促进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快速优化迭代,推动智能电网、微网、虚拟电厂等新业态的进一步发展,打通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堵点,加快提升能源产业链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效率和成本竞争力。[11]

(二)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首先,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攻关。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持之以恒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亟须的高耗能产业,要强化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落实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同时,以绿色低碳技术培育孵化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供应链,有效扩大绿色供给。最后,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化发展。按照“向下游延伸、向高端发展、向低碳转型”的发展思路,通过强链、拓链、补链工程,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能源融合发展,形成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新产业生态,提高中国绿色产业链的安全性和韧性。

(三)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既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企业积聚,才能更好地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首先,支持企业勇担科技战略任务。行业龙头企业直接对接国内外市场,对于行业发展有更深刻和精准的认知,应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应用示范工程等,有效联合供应链上的重点企业,联合攻关“卡脖子”问题,探索颠覆性技术创新。其次,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科技型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平台,开展前瞻性、储备性基础研究,充分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再次,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发挥政府性基金和国有银行信贷绿色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加快构建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体系,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绿色金融领域。多措并举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为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企业加大绿色创新,鼓励创新型企业勇闯技术无人区。最后,加大力度培育科创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撑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衔接好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断层,解决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广大中小型企业“铺天盖地”的应用创新。

(四)因地制宜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产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的现代化不可能千篇一律[12],绿色发展路径也应因地制宜。首先,进一步明确四大板块绿色发展重点和方向。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创新优势,率先发展零碳负碳新产业,在创新减排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进一步强化绿色低碳效能向全国辐射。西部地区要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契机,开辟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市场。对于东北和西部生态发展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应重点布局绿色生态产业,加快碳汇产业发展和碳普惠机制推广,打造全国绿色低碳消费的重要示范区。中部地区要发挥交通区位、资源要素、市场潜力等优势,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智造基地。其次,构建“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多层级区域绿色发展增长极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城市的世界影响力,完善绿色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依托绿色城市,加快培育建设一批现代化绿色都市圈,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优势互补,推动要素流动与市场一体化。利用城市间的距离优势,促进城市群市场主体之间废物再利用、再循环,构建城市群闭环产业链。最后,实现板块之间绿色发展的有效连接。聚焦四大板块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需要,做好产业转移的规划设计。积极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绿色低碳产业转移的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承接低碳产业转移机制创新,实施价值链招商,推动国内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重塑,增强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五)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合力

政府和市场要各守边界、和谐共生,政府有作为、市场有效率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政府作用应更多体现在宏观调控上,市场作用应更多体现在实践探索上。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积极完善推进绿色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出台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政策,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引导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用好碳交易的市场机制和绿色金融政策,使市场释放明确的信号,引导各类资源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13]只有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规则引领下自觉践行碳减排,才能逐步建立起全社会“减碳”的长效机制。最后,要完善绿色发展的公众参与机制。要提高公众环境认知能力,积极引导居民消费意识低碳化转变,使低碳理念逐渐成为一种习俗惯例,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同时,政府要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顺畅的参与渠道,拓展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良性互动的环境保护公共治理结构。[14]

猜你喜欢
能源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