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3-10-23 15:39李佳霖
山西青年 2023年18期
关键词:创客体系能力

李佳霖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正逐渐向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在就业市场上,有综合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当代社会发展下的必然要求。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设立创新创业中心、课程创新改革、创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逐步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完善。然而,由于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体系、课程模式、教师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问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在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融合了创客文化和创客教育,构建了基于创客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拟为高校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1]。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开展以来,我国高校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并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整体看,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成熟。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上研究还不够深入,并未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意义和其重要性、紧迫性。受传统思维影响,学生就业仍主要趋于考虑“大企业”“高福利”“有编制”等稳定保障型,整个社会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包容程度和支持力度还需要提升。同时,高校在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时,基本采用建立创新创业中心、举办创新创业活动、考核创新创业指标等方式开展,过于强调创新创业的考核导向,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事业开拓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层面。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完整实施路径,因此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也没有成为综合性学科或是融入到其他学科中。部分创新创业教育采用兴趣小组或是学生社团形式开展,缺乏资源的调动能力和教育组织能力,针对少数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愿的学生而言,没有良好的项目孵化环境和个人成长环境,也就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功效的分散、低效。根据对部分高校的调研情况看,创新创业课程仅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某一部分内容,通过讲座、选修课等形式开展,也就失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时、全域优势。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有限,由于创新创业方面的师资力量的薄弱,高校本土教师往往缺乏创业经历或就业经验,对学生的指导只能从理论方面开展,也缺乏对外沟通交流的渠道和资源,虽然通过外聘和邀请讲座等形式弥补了这一缺陷,但投入的时间、成本有限,资源的整合能力也较弱,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有限。开创事业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最高层次体现,也是提升创新创业活力的有效方法,尤其对理工科而言,创新最终需体现在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上。实践环节需要为学生提供能亲历参与的环境,让学生在项目中体验创新,并了解项目的孵化和成熟,并了解企业的发展经营。而当前高校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利用效率较低,学生进入平台时间短、参与程度低,校外平台以就业实践为主,并未出现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匹配的创业平台。同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项目的提出和运作以教师一对多开展,在精力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创新创业项目的运作过程不完善,成果不突出。

创新创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其开展涉及的不仅是高校内的学生、教师,还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行企等机构共同参与。依托高校内部的教育和项目孵化,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也不能孵化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目前,创新创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完善的扶持政策、充裕的资金、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以及全面的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故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往往受其限制不能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创新创业关系到产业升级,更关系到国家创新发展,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改革仍然面临较重的任务。

二、创客文化及创客教育的意义

(一)创客文化概述

创客本意“制造者、制造商”,用于描述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努力将各类创新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个人或者群体,其最大的特点是热爱创新,热衷于实践,并乐于分享和交流[2]。从广义上讲,创客通过创新探索形成了物质和非物质的产品,并在这一过程中与他人分享观点和产品[3]。“制造、分享、给予、学习、装备、游戏、参与、支持和变化”是整个创客活动的特点,与我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正好结合在一起,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创客教育的现实意义

创客教育与当代教育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教育领域,教育价值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为生存而教育、为发展而教育,正逐步过渡到享受教育的过程。在当代教育人们对个人价值的实现诉求上,如何通过个人努力,创造社会价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培育有社会价值的人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核心要素[4]。因此,创客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教育、社会生活不谋而合,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基于创新创造的学习。同时,创客教育还实现了学生个体价值,通过对学生独特个性的尊重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各种资源的帮扶下,让学生体验到当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创客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教学体系的是动态发展和完善的,随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生变化,相应的教学体系也应做出变革。创新创业是复杂的社会化活动,其涉及面广、活动要求高,对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都较高。由于缺乏对创新创业的理论认识,缺少科学的方式方法和管理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创客教育在资源的整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程体系上也具有全面和广泛的借鉴优势,同时还具备很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正好与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形成互补。

创客教育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要求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必须具备的竞争力。创客教育在结合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等综合学科内容的同时,注重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并以螺旋形式推陈出新,逐渐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创客教育倡导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种实践过程也提倡了创新创造,既能树立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也能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能,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训练自身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最终将创新创造的思维模式运用到今后的创客活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客教育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多方保障。创客教育的优势在于自发性和组织性[5]。自发性在于社会的个人、组织自发性地参与创新创造活动,并乐于分享创业成果;组织性在于政府主导下的创新创业政策完善,配套资金逐步充裕,相关的企业、投资方、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正有序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创造保障体系[6]。

三、基于创客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为更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以创客教育为核心,适应当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需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辅之以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借助创客教育客体,通过融会贯通,资源的共享,逐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

(一)基于创客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

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上与创客教育达成一致,即通过调研,形成符合现实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创客型创新创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可以通过调查走访企业、行业优秀人才座谈交流、参与专业咨询等多种方式对就业市场进行挖掘,明确现在和未来的人才需求和特点,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通过建立需求的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及管理课程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横向学科,作为高校创客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改变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由于创客教育在实践过程和成果转化上的评价权重相近,在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上,也需要进行融合改变。各个学科需要根据上述的调研成果,结合学科特点和市场需求,改变当前的目标评价要素,让其考核评价的指标更符合需求,以便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在确立新的培养目标时,还需要融入创客技能、创客素质、创客能力等多维度的要素,面向社会和学生群体征集意见,就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一致,形成教育价值的合力。

(二)基于创客的教学体系搭建

以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纳入就业指导课程或其他学科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上均没有比较完善的方案。因此,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基于创客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

首先,成立创客教育教研组,召集专业课、实践课、就业指导课等的专职教师,吸纳企业家、行业专家、技术专家等社会人才,共同搭建基于创客的教学框架。在课程内容设计、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上,要按照独立学科的方式开展。其次,要建立基于创客的教学方法,即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上进行探索和深入,通过理论知识讲授,引导学生以项目形式参与创新创业,发现项目中事物的内在联系,并拓展现有的知识框架,为创新打基础。讨论创新方案的可行性,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并指导其实践的过程,可以让专家参与指导实践过程,教师主攻理论部分,形成完备的理论实践培养路径。最后,将基于创客的教学考核指标量化。例如,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研究等赋予分值,对学生的活动参与、获奖加分、理论考试等赋予权重,通过对双方的量化考核,逐步优化教学体系。

(三)基于创客的实践体系搭建

搭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时,要遵循“三层次,四创新”。“三层次”是指基础性实践平台、综合性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四创新”是指内容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创业四个模块。首先在基础性实践平台上,开展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实操—成果发布,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其次在综合性实践平台上,开展多专业融合的实践课程,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参与横向课题或横向项目,通过多专业的合作,完成横向课题,并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横向课题研究—实践验证—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后一阶段则是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也达到要求,则需要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锻炼其管理经营能力和产品的市场转化能力,这也是创新创业过程最重要的指标。最终通过“三层次”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四种创新创业能力。

(四)基于创客的保障体系完善

创客乐于分享的精神是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在政府主导下,行企、科研单位、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被融入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通过政策红利、资源共享、技术合作、资金扶持等手段,逐步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完善保障,最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良性循环。同时,社会上的创客个人、组织也会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提供资金、技术、人力,为高校整合校园和社会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本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分析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创客教育的理念,搭建完善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保障体系,是从高校教育到就业需求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下必须面对人才培养的问题,创新创业也是高校教育改革亟需探索的方向,拟建立这种基于创客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为我国输送综合素养高的全面型人才,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创客体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