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氏孤儿》中的戏剧冲突

2023-10-23 16:04:04邓睿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屠岸贾程婴赵氏孤儿

□邓睿/文

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以叙事为主,表述自然、行文流畅,使文学更贴近于人民的生活,更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其中,四大悲剧之一的《赵氏孤儿》更是以精彩绝伦的叙事艺术、跌宕起伏的剧情及激烈的戏剧冲突而闻名中外。著名戏剧理论家约翰·霍华德·劳逊(John Howard Lawson)曾在其著作《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提出“冲突律”的概念,即“戏剧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一次戏剧性冲突必需是一次社会性冲突。”“戏剧性冲突也是以自觉意志的运用为根据的。[1]”在《赵氏孤儿》中,作者纪君祥便运用巧妙的戏剧冲突凸显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整部剧增添了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悲剧意蕴,促使读者能够与之产生强烈共鸣。本文依据劳逊的“冲突律”理论,解读《赵氏孤儿》中精彩的戏剧冲突,进一步探究其深刻的悲剧意蕴。

1 《赵氏孤儿》中激烈的戏剧冲突

《赵氏孤儿》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精彩的戏剧冲突是其最为出色的艺术特色。结合劳逊的“冲突律”理念,下述将其戏剧冲突分为社会性冲突和自觉意志冲突来解读。

1.1 社会性冲突: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冲突

劳逊认为戏剧的社会性冲突是“人和人之间的,或者人和他的环境——包括社会力量或自然力量——之间的戏剧性斗争。[2]”在《赵氏孤儿》中,以程婴、韩厥、公孙杵臼为代表的不惜以生命捍卫正义与忠义的仁人志士,与以屠岸贾为首的暴虐无道、残害忠良、扰乱朝纲、无恶不作的奸臣贼子形成强烈的对比,最终构成了正义与邪恶的二元对立冲突。看似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然而当读者真正走进文本,放眼整段历史就会发现,作者对于时政的批判,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控诉是力透纸背的,其冲突更是超越了“人与人之间”层面而达到“人与社会力量之间”层面的社会性冲突。作者纪君祥用极为丰富的笔墨将忠臣之义与奸臣之恶渲染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剧情冲突围绕赵氏孤儿展开,正邪两派始终围绕着赵孤交锋。一方以屠岸贾为代表的邪恶势力要“搜孤”并“杀孤”,另一方以程婴为代表的忠义之士则要“救孤”。公主被囚,“临危托故人”,将赵孤托付于程婴后拿裙带自缢而死,相随驸马一命亡;程婴出门被韩厥所拦,韩厥“可怜他三百口亲丁尽不存,着谁来雪这终天恨”,作出忠义的抉择,以自刎为赵孤开路。然而,屠岸贾为找出并杀灭赵氏孤儿,竟要将“晋国内小儿,但是半岁以下、一月以上”尽行诛戮,何其暴虐!程婴找到老宰辅公孙杵臼,言“一者报赵驸马平日优待之恩,二者要救晋国小儿之命”,竟甘愿携未经满月之子共同赴死,将赵孤托付于老宰辅。老宰辅却主动赴死,“死是常事,也不争这早晚”“老夫一死,何足道哉”。文中刻画的仁人志士何其忠义,而奸佞之臣又何其暴虐!第三折中剧情推至高潮,正邪冲突也到达顶峰。屠岸贾奸邪至极,怀疑程婴,让其行杖老宰辅,搜出“赵氏孤儿”后,怒极剁了三剑,最终老宰辅撞阶身死,而程婴目睹亲生孩子的惨状,“心似热油烧”,泪珠却不敢对人抛,只能“背地里揾了”。

程婴等人的忠诚与屠岸贾的奸佞形成对比,正义与邪恶冲突对立。然而纵观文本,放眼历史,“他们”也不只是“他们”,而是作者所要隐喻的一类人。“忠孝的在市曹中斩首,奸佞的在帅府内安身。现如今全作威来全作福,还说甚半由君也半由臣。[1]”奸臣当道,残害忠良,暴虐百姓,正恶黑白颠倒。正如程婴所言:“这等贼臣自古有之。”作者身处元朝,当时社会矛盾尖锐,百姓困苦而愤怒,他故以血泪之文字改写造就了如此一出控诉黑暗时代的悲剧。

1.2 自觉意志冲突:生命与忠义的抉择

在劳逊的“冲突律”中,与社会性冲突相对的是自觉意志的冲突,即人的内心矛盾。《赵氏孤儿》中的这一系列冲突,都是在社会、个体两个层面上进行的,其根本在于人的内心,也就是戏剧冲突的根源。“多重自觉意志冲突”体现出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剧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心理、对话、行动表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为戏剧冲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人都经历了内心的自我矛盾与挣扎,在生命与忠义之间选择付出生命的代价为赵孤铺路,其内心矛盾时间极为短暂更彰显出他们的忠义气概。这种内心矛盾在冲突中不断发展并升级,最终以强烈的戏剧冲突展现出来。而程婴无疑是贯穿全文的主角,其内心冲突也最为典型。

第二折中,程婴向老宰辅舍子献计,“甘将亲生子,偷换他家赵氏孤”,看似没有分毫不舍,但让自己老来所得之子去替赵孤死,怎能不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呢?不过是受限于体裁,未对其心理进行详细描写。程婴是元杂剧中非常独特的一个形象,在矛盾冲突中,最终选择了舍子取义。而在第三折中,读者可通过只言片语的描写窥视到程婴内心激烈的内部冲突。屠岸贾让程婴杖责老宰辅,程婴担心老宰辅“皮朽骨难禁痛”,挑挑拣拣棍子的过程也是其内心剧烈冲突的过程。他内心犹豫纠结,既心疼又愧疚,老宰辅年近七十却不能安享晚年,反而替他赴死。而在屠岸贾三剑斩其子时,其内心冲突达到顶峰。“程婴做惊疼科”“掩泪科”“心似热油烧”,生生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被碎尸三段,却要装作毫无触动,连眼泪都只能“背地里揾了”,多么悲壮啊!此时,程婴既要与屠岸贾这一奸佞对抗,又要承受丧子之痛,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超常人之想象。

程婴是一个让人可悲又可叹的角色,悲其丧子,叹其忠勇。纵观全剧,程婴内心的冲突从最初的痛苦挣扎到最终的大无畏牺牲,体现了其内心由矛盾到统一的转变。程婴本是一名普通医师,却因赵家的恩情而卷入权力斗争激流之中,从始至终作为一名忠义之士为赵孤保驾护航,甚至不惜以自己老来子的生命为代价,其内心冲突之激烈可想而知。然而,他也是一名普通人,在看到长者、儿子惨死之时,他的内心也产生了剧烈的挣扎,此时,内部意志冲突达到极点,也使得全剧的悲剧色彩达到了顶峰。

2 激烈冲突背后的悲剧意蕴

2.1 奸佞退场——圆满结局彰显悲剧性

剧本最后,大仇得报,奸佞退场,赵孤以牙还牙,灭了奸贼满门。“复姓赐名赵武,袭父祖列爵卿行。韩厥后仍为上将,给程婴十顷田庄。老公孙立碑造墓,弥明辈概与褒扬。[2]”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每位忠义之士都有了圆满的结局。然而,在这样一部大悲剧中,结尾处的圆满并不会让人感到喜悦与欢快,反而更加彰显了全剧的悲剧性,让人深感悲痛。

赵家几百口人因屠岸贾争权夺利,沦为政治的牺牲品,而屠家尽数亲丁又因屠岸贾结下的怨仇而被赵孤赶尽杀绝。冤冤相报的背后,今人能看到的是,在那样的时代里,个人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屠尽满门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人命的卑微。故事的最后,赵氏沉冤得雪,大仇得报,然而数百人无辜丧生,如何圆满?复仇之路是由一位又一位忠义之士以生命为代价开辟而来的。公主赴死,韩厥自刎,老公孙撞阶身死,程婴舍子、忍辱负重,孤儿不“孤”,赵孤的背后是生死置外为其赴汤蹈火的忠义之臣。众人以生命为赵孤报仇铺路,然而“纵有田庄十顷,不复有程儿;纵有奸佞异首,还有屠氏起”。斯人已逝,物是人非,程婴忍辱负重数十年得田庄十顷,然而他的亲生骨肉却再也回不来。众人合力反抗贼臣屠岸贾,却难保不会再有奸佞起。赵氏孤儿得以复仇的圆满结局,不仅没有削减全剧的悲剧效果,反而更增悲情。

悲痛不是目的,而是警醒今人对生命有更多的敬畏与怜悯,从悲剧中收获智慧与力量,进而对生命的意义有更多新的认识。《赵氏孤儿》的结局,在悲怆的氛围中蕴含着对人性光辉的讴歌与赞扬。故事以正义战胜邪恶为结局,看似美好,但实则暗涌着巨大的悲剧力量。正义虽最终战胜了邪恶,但是在正义得到了伸张的同时,人们也失去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亲情、爱情、友情……圆满与悲剧似乎常常是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

2.2 舍生取义——仁人志士们悲壮赴死

作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赵氏孤儿》的悲剧艺术是极为出色的,其悲剧色彩在一位位忠义之士舍生取义的过程中而逐渐达到顶峰。

公主“相随一命亡”,韩厥言“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为掩护程婴救出赵孤,二者双双自刎;老公孙道:“有恩不报怎相逢,见义不为非为勇”,调虎离山计成功后,撞阶英勇赴死;而程婴为救赵孤,不惜将自己儿子送入虎口,生生看着亲生骨肉碎尸三段,哭声止于血泊之中。“纵观全剧,《赵氏孤儿》诠释了‘道’‘义’二字。赵家满门忠良遭受小人所害,程婴、韩厥将军和公孙老臣为了追求‘义’而做出不可挽回的牺牲,让人唏嘘不已。[3]”透过冰冷的文字,每一场赴死的悲壮画面都能让读者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悲痛的情绪。走近剧本,认真品读,看一众忠勇之士舍生取义,用生命对抗奸佞,英勇赴死,深感悲壮、热泪盈眶。这就是《赵氏孤儿》悲剧力量的直接来源。

虽然从整个故事中来看,《赵氏孤儿》在一众悲剧中算不上是最悲壮的,但是其所体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却最让人动容。从程婴、公孙杵臼,到韩厥、公孙老臣,再到赵朔之子赵武,无论从家世背景还是个人品德来看,他们无疑都是有着高尚品格和崇高道德的人。所以,面对权势滔天的奸佞当道,他们都选择了反抗的道路,不论是对义士的保护还是对奸臣的反击,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在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带领下,忠义之士们的生命最终换回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仁人志士们用生命去捍卫正义,守护自己心中那份崇高的信念,就像一道光照亮整个社会。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忠义之士的存在和抗争,才有了最后的圆满结局,如此信念与坚持也正是整个时代所需要的。

3 结语

《赵氏孤儿》能成为元代四大悲剧之一,并且拥有巨大的国外影响力,拥有法译、英译等多个译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戏剧冲突的绝妙处理,社会性冲突与自觉意志冲突穿插爆发,让读者在冲突对立中感受到剧情的跌宕起伏。“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由于其主人公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4]”正邪交锋,斗智斗勇,忠义之士相继赴死,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大仇得报,奸佞退场。圆满的结局,以及悲壮赴死场面的描写给观众带来了更为强烈的感官震撼,极大地渲染了全剧的悲剧意蕴,这也正是《赵氏孤儿》这部经典著作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屠岸贾程婴赵氏孤儿
小人物那股劲
大学生(2024年6期)2024-07-03 12:01:38
恢弘震撼的北昆《赵氏孤儿》
旅游(2021年5期)2021-07-21 10:52:26
门 客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从戏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现代化解读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20:33
中国式理性
论“赵氏孤儿”故事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
简析电影《赵氏孤儿》体现的悲剧性
道德的力量
安徽文学(2013年7期)2013-04-29 07: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