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旭,谢中练,林彬彬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皮肤科,福建 福州,350004)
痤疮是指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常见于人体的胸背部以及面部,出现丘疹、粉刺以及囊肿样皮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临床上常采取红蓝光配合药物治疗,其中西医采取的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疗法存在诸多弊端,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疗效果不满意等。传统医学对痤疮有深入研究,将其归纳为“粉刺”以及“肺风”范畴,认为肝胆湿热是造成本病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临床上应采取清热利湿的治疗方案[2]。为此我院在痤疮治疗中积极采取龙胆泻肝汤治疗方案,并配合光电协同技术,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现分析如下:
选择医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72例痤疮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组,其中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患者例数为36例,男/女=13/23,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8.63±4.33)岁。单一治疗组患者36例,男/女=15/21,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8.77±4.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痤疮,且满足轻中重度的诊断标准,包括痤疮部位有粉刺、炎性丘疹以及脓疱、结节与瘢痕等;成年患者;对临床治疗方案依从性良好;支持随访患者;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
排除标准: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患者;沟通交流障碍患者;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未成年患者;随访期间失联患者。
单一治疗组患者单纯接受光红蓝光,使用普门红蓝光波治疗仪,选择红光,连续模式,设定能量3档,治疗时间15分钟,剂量16J/cm2,眼部做好遮光措施,带上眼罩,对皮肤病变破损部位做持续照射,1次/周。
同时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即轻度痤疮者主要以日常皮肤护理为主,在不抓挠肌肤的前提下抑制紫外线直观照射,并每两周进行一次红蓝光治疗。中度痤疮者可以将使用频次上调为每周1次,且进行长达一个疗程的治疗(五次一疗程)。重度痤疮则可以根据患者面部肌肤形态恢复程度每三日接受一次治疗或随着病症减轻调整为每周一次,但每次需进行半小时的治疗,继而促进肌肤深层次修复。
于红蓝光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嘱咐患者身穿深色系衣物以及厚度适中的衣物,清理好面部后,佩戴好眼罩后保持6cm或10cm的距离,以此通过红蓝光交叉照射方式治疗痤疮。治疗后患者应避免日常使用化妆品,以清水清洗面部,按时佩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以免因太阳光照射加重病情。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红蓝光治疗方案与单一治疗组相同,龙胆泻肝汤的配比方案为:车前子、泽泻、生地黄各15g,龙胆草、柴胡与生甘草各10g,栀子与炒黄芩各12g,当归6g。在上述中药组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①对于皮脂溢出严重患者,中药组方中可加10g的薏苡仁与白术;②患者主诉严重皮肤瘙痒者,可加苦参10g;③伴有大便不畅患者可加川大黄10g;④伴有结节囊肿患者可加海藻与牡蛎各10g。上述中药组方水煮煎服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
针对常见并发症应当进行有效处理,即针对面部瘙痒者可以指导患者利用喷洒生理盐水或娃哈哈矿泉水的方式达到杀菌止痒目的。面对红肿、出血等并发症,则应当及时使用无菌棉签擦拭出血点,并搭配异维A酸软胶囊等辅助药物进行消肿止血,也可选用医用冷敷贴。腹痛恶心以热敷腹部和肚脐贴生姜片等方式予以妥善处理。
服用汤剂时还需关注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即患者服用中药剂时,应选择新鲜果蔬,而且应避免进食萝卜等破坏药效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习惯,辣椒、大蒜等强刺激类食物应当慎食。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治疗。
评估两组痤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判定标准为:①显著改善。皮损部位面积减少90%以上;②一般缓解。皮损面积减少60%~90%;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展开评估,其判定标准为:(1)红斑。0分,无症状;1分,轻度红斑;2分中度红斑;3分,重度红斑;(2)毛细血管扩张。0分,无症状;1分,可见少量毛细血管分布;2分,毛细血管分布面积处于10%~30%之间;3分,分布大于30%。(3)瘙痒。0分,无症状;1分,轻微瘙痒,但可忍受;2分,有明显瘙痒,尚可忍耐;3分,瘙痒症状明显,经常抓挠。对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痤疮的复发率。以GAGS评分量表(痤疮综合分级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痤疮改善情况,涵盖前额区、鼻部等六个分区,计取分数后分数在18分以下为轻度痤疮,19分至30分为中度痤疮,31分至38分为重度,高于39分为极重度,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的痤疮改善效果越不好。
使用SPSS 25.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可知,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见表1。
表1 痤疮治疗总有效率(n)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治疗安全性(n)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估结果证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评分(分)
根据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AGS评分数据证实,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痤疮分级评分明显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见表4。
表4 痤疮分级评分(分)
根据两组患者的为期一年随访数据证实,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随访结果(n)
患者,女,25岁,未婚。面部散在红色丘疹,多个结节脓疱伴疼痛6个月。面部皮脂溢出,烦躁、口苦,夜寐不安,大便黏腻,排之不爽,于当地医生经治未见效,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偏数。
诊断:面疱;证属肝胆湿热、郁结肌肤所致。治则:清热除湿。
方药:解析:辛辣之品属阳、属热,因患者偏嗜日久,助阳化热,龙胆泻肝汤加减。车前子、泽泻、生地黄各15g,龙胆草、柴胡与生甘草各10g,栀子与炒黄芩各12g,当归6g。
热,湿热内蕴,循经上熏,血随热行,上壅于面部,故面生丘疹、脓疱、结节;热扰神明,故心烦、不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偏数皆为肝经湿热之象。故拟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清利肝经湿热。服药3周后脓疱结节消退,而后续以清热利湿之品治疗痊愈。
痤疮是好发于胸背与面部的皮肤性疾病,常见于20-50周岁的女性群体,发病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面积的丘疹、脓疱以及粉刺,并伴有大小不一的多形性皮损。本病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研究发现,人体神经血管失调以及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免疫功能失衡等问题都会引发本病症,例如痤疮短棒菌苗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3];或者紫外线、温度以及辛辣刺激以及人体的精神因素等也会导致本病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症的方法多样,其中光电协同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从作用机制来看,光电协同技术可采用强脉冲光以及红蓝光治疗仪等方法,在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治疗的同时,也能产生良好的抗炎作用,有助于破损部位的皮肤修复,可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从技术现状来看,光电协同技术主要由两种技术组合,一种为强脉冲光技术,在脉冲光的作用下可完成靶组织与周围组织的预热;另一种则是普门红蓝光技术,该技术采用高功率、高纯度的460nm蓝光与640nm红光对皮肤进行照射,可达到加快细胞生长、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的作用,并且该疗法在修复老化肌肤、改善皮肤灼伤状态中的效果显著[4,5]。但是单纯采用光电协同技术存在一定不足,实施联合用药对于提升治疗效果的意义重大。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是治疗肝胆实火上炎的常见疗法,我院针对联合治疗组患者实施龙胆泻肝汤+车前子、泽泻、生地黄各15g,龙胆草、柴胡与生甘草各10g,栀子与炒黄芩各12g,当归6g。治疗后,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更满意(P<0.05),并且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可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患者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瘙痒评分分别为(0.72±0.34)分、(0.80±0.24)分、(0.57±0.32)分,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这一结果证明联合治疗方法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6,7]。其原因可能为:龙胆泻肝汤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症状的意义重大,中药组方中龙胆草具有泻肝火、清湿热的效果,是治疗本病症的要药;组方中的车前子与泽泻等药物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的功效;生地黄清热生津,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栀子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炒黄芩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当归活血补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8]。上述诸药联用可达到抗菌消炎、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缓解皮肤组织的过氧化损害,可改善皮损部位的循环,加快皮损部位修复[9]。同时我院在临床治疗期间强调龙胆泻肝汤随症加减治疗,保证治疗效果满意,这也可能是联合用药组患者取得更满意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
根据本文表2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而表4的相关数据也显示,经过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上述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更满意[10]。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症的发生可能与毛囊堵塞、皮脂分泌异常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而在对本组患者实施联合治疗后,中药组方中的龙胆碱等物质可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黄芩中富含的黄芩素以及黄芩苷等药物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作用,在上述物质的综合作用下,可从根本上消除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更低[11-13]。同时本文的相关数据显示,光电协同与龙胆泻肝汤均是安全的治疗方法,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偏低,这一结果也证明联合治疗法在临床上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痤疮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车前子、泽泻、生地黄各15g,龙胆草、柴胡与生甘草各10g,栀子与炒黄芩各12g,当归6g。+龙胆泻肝汤治疗方法有助于提升本病症的治疗效果,与单一用药方案相比,联合治疗法更有助于患者症状改善,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该成为未来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