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何处归:口笔译融合之路

2023-10-22 12:49:00
名家名作 2023年17期
关键词:笔译口译译者

安 妮

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一种游戏,翻译则是语言游戏中的一种特定形式,其中包括口译和笔译。翻译学与认知科学密切相关,翻译行为则是一种基于认知经验的语言行为。因此,把口译和笔译实践中的认知经验抽象化、概念化,即总结出翻译行为规律,有助于译者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一般来说,翻译理论侧重于笔译,即便口笔译之间存在家族相似关系,译者依然需要将口笔译做明确区分。同时,译者还应了解两者的历史、特性、难点、原则和分类,将其有机结合,出色地完成语言工作。笔者将具体论述口笔译的异同、译者应如何将口笔译融合以及两者融合的深远意义。

一、口笔译之异同

(一)口笔译之相同

从宏观概念上看,“把说出或写出的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即为翻译,而译者的任务是处理好两种语言的关系”①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5,第1-2 页。。在此过程中,无论口译员还是笔译者都是在遵循翻译伦理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此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口译和笔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翻译伦理”,即忠实于源语信息,毕竟翻译是一种目的性、社会性行为,译者选择的策略最终要服务于翻译目的。口笔译者要达成的共同目的,即实现“意义对等”。因此,从本质、核心原则以及目的来看,口译和笔译的确存在家族性相似。此外,口笔译相对“机器翻译”同属于“人工翻译”范畴。身处大数据时代,口笔译者都需拥抱翻译技术,走“人机融合”之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

(二)口笔译之不同

第一,口笔译诞生于不同时期。口头交际早于文字出现,口译活动早于笔译。西方口译史可追溯至古埃及法老统治时代,金字塔时期之末开始有译员方面的史料记载。中国口译史可追溯至周朝,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1 世纪我国就有了需译员在场的外交活动。1919年的“巴黎和会”则被公认为是西方口译职业化的肇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口译开始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而西方的笔译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与发展。中国的笔译最早始于汉朝,译者主要从事佛经翻译。其中,闻名古今的四大译经大家分别为: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佛经翻译作为中国传统翻译史上的开端,对国内译学发展意义重大。近代西方,雅各布森基于语言学和符号学,提出翻译即“信息对等”,将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为西方译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近代中国,严复翻译《天演论》并提出“译事三难”之信、达、雅,为中国译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口笔译定义和特点不同。口译员在听取源语后,通过口述将源语信息和核心意思转化为目标语并把内容传达给听众,这一过程即为口译。相反,笔译则是通过文字将源语转化成目标语的过程。因此,口笔译在媒介、操作过程、受众体验和对译者要求上均有差异,“笔译是文本到文本的转换, 口译是口语到口语的转换”②邹德艳、刘芷芩:《跨界融合视角下的口笔译再思考》,《外文研究》2022 年第4 期,第68-74 页。。口译的语言输出是一次性的,考验译者的心理素质;笔译的文字需反复打磨,可借用辅助工具。口译需即时完成,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当场可得到一些提示;笔译则要求更强的独立性,在没有更多辅助线索的情况下完成工作。口译单位时间内的信息输出量较大,需译前准备和笔记辅助,要求译者灵活应变;笔译相对时间充裕,但译出率要求更高,用词句式也更考究。第三,口笔译应遵循的标准略有不同。笔译要求“信、达、雅”,由于口译的即时性和即席性,口译时译者应做到“准、顺、快”。第四,口笔译分类不同。从文体上,笔译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根据客户要求和文本处理方式,笔译还可分为:全译、节译、摘译、编译和译述等。从操作方式上,口译可分为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耳语传译和联络口译。从类型上,口译分为会议口译、陪同口译、社区口译、法庭口译、医疗口译、焦点小组口译以及手语口译。因此,口笔译者在实训中的侧重点也不同。

二、口笔译之融合

当代译者无论从事口译还是笔译,“译意”是基本要求,“译境”是理想境界。要想从“译意”走向“译境”,译者应掌握言内言外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和素质、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拥抱翻译技术、弘扬时代精神。

(一)言内言外知识对口笔译者同样重要

熟知两种语言和文化有助于自动化程度提升,译者可将更多精力用于语言的“打磨”和“言外之意”的传达。以英汉互译为例,口译员接到任务后应进行译前准备,将可能用到的专业常识和术语进行短期记忆。译员在现场口译时的认知负荷就不至于过重,听解、记忆、分析和输出的精力分配也得以优化。口笔译者需进行大量的词句储备,并分类整理成库,以备不时之需。而记忆分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瞬间记忆。译者于近期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需不断“复盘”,加深理解程度和记忆痕迹,瞬间记忆将转化为短期记忆,再形成长期记忆。此外,机械记忆不如理解记忆,译者需将言内言外知识符号化、形象化,最终形成惯性思维。

(二)专业技能和素质是口笔译者不可或缺的“术”和“器”

笔译过程分为背景研究、原文理解及框架提取、译文框架搭建、译文填充、检查译文、译文局部调整和译文润色。简言之,即信息分解、文本转换和译文校核,在此过程中,笔译者应遵循两大法则:“尽量遵循原文语序和架构”“Modify only when necessary”,可采用三大策略:独立成句、信息点重组以及Paraphrase。其中,独立成句的要义是找逻辑和主语;信息点重组适用于原文结构较松散的情况;Paraphrase 可用于文学翻译。口译分为四步:听辨理解 、短时记忆 、翻译转换 、译语表达。口译训练前,译员需从笔译过渡到视译,形成有声思维。口译训练时,译员应做到从语音听辨到语流听辨、从听词到听意、熟练切分意群、识别和提取主题信息、掌握记忆规律、抓横纵信息、分析话语特点、构建笔记符号、双语数字转换。期间,译员可采用拆分、概括、压缩、信息点重组、省略、增补、转换、模糊化等策略。不难看出,有些策略于口笔译同样适用,比如信息点重组、拆分、增补、省略等。专业技能除上述策略,还包括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融合口笔译之人应先精读和泛读,再精听和泛听,这两步可助译者完成视听的自然转化。同时,译者还应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再通过复述、概括及话题演讲,实现书面和口头的良性互补。此外,译者若具备平和的心态、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严谨的“工匠精神”,自然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三)口笔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

以英汉互译为例,了解双语表达习惯对译者至关重要。英汉间一个明显的差别在于英语是通过词本身的曲折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英语中的动词和名词词尾变化都比较多,而且不同词尾变化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汉语的语法关系则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实现。另外,英文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换言之,英语是“显性连接”,汉语是“隐性连接”。译者进行汉英转换时,常常根据英语“形合”特点,在语句衔接与连贯之处添加“连接词”。英文突出“主语”,汉语突出“主题”。译者在汉译英转换时的首要任务,即找到或确定主语。英语中不但主语突出,而且主语有语法上的统摄作用。主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主语后的谓语动词必须保持与主语在人称和数上的一致。汉语中多种词类均可充当谓语,英语的谓语结构以动词为中心。汉英转换时,确定了句子的谓语动词就等于抓住了句子的灵魂。汉语常为修饰语加中心词,英语则多为中心词加修饰语。英文惯以客观事物为主语,多采用被动,汉语常以人为主语,多用强势动词……不同的语言习惯也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的思想源于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征服,更强调理性、实证、逻辑和实用。东方人的思想则更关注对人性和心灵的探究,更强调感性、直觉、道德和审美。东西方文化借助翻译进行互动,彰显各自的文化价值。译者若掌握双语表达规律,就可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

(四)口笔译者还应掌握翻译技术,自觉走“人机融合”之路

无论口译的译前准备还是笔译过程,译者都可借助技术建立术语库和平行语料库,减少即时压力和基础性工作量,将更多精力用于译后编辑、现场应急等。以国际会议口译和笔译为例,译者应先查出常用机构的英文表达,将其分类建库。同时,译者可参考平时积累的语料,找出各种主题会议中惯用的开场白、结语等对应表达,提高工作效率和输出精准度,最终成为大数据时代下的语言技术型人才。

(五)译者要响应时代号召,当代中国的译者应由“译入”走向“译出”

译者要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精神”。综上所述,了解口笔译的异同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对译者专业素养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口笔译之未来

(一)口笔译融合对译者自身素质提升、译学发展及多元文化和谐共生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一般而言,在实战中,口译者面临三大难关:语音、听力和知识储备,笔译者需读懂言内言外之意、拥有较强的语言表现力并熟知文体学、语言学和修辞学常识。在口笔译融合过程中,译者要有逆向思维,也就是说口笔译训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口译者应兼顾速度与质量,融合笔译之“细节功”和口译之“逻辑法则”,若在现场遇到无法及时反映的信息,如隐喻、负载词、术语等,可靠笔译功夫找到相应的上义词、解释说明性词语填补信息空白。笔译者可将口译训练当作一个动态自检,夯实基础的同时,在实训中将听说读写译完全贯通。笔译过程中,无法言明的部分可采用口译的“模糊策略”,将主次信息进行区分,把握好信息权重,避开次要信息,尽最大努力做到忠于原文即可。译者的语言能力需要“激活”,在口译时要有现场表演力,笔译时彰显文字影响力,两者就如人体的“骨骼”和“血肉”,译者若能融合口笔译,输出的语言就能在遵循翻译伦理的前提下达到“无痕”的境界。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以笔译为起点,过程中精读、泛读、写作能力均得以提升,受视译、概述和复述训练后,听说读写技能在口译实战中将被瞬间激活,展现出真实水平,通过自我监测和译后反思,译者可精准定位现存的不足,加强训练后专业素质就能全面提升。

(二)口笔译融合促进译学发展

释意理论来源于口译实践, 对口译、实用文笔译以及翻译教学都有启示。“在释意学派看来, 翻译是借助口语或书面形式,用听众或读者能理解的语言传达出源语要表达的思想”①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也就是说翻译是一个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译者任务为剥离源语外壳,抓住意义实质,但释意理论只关注交际目的和交际过程中所传递的认知意义,未充分考虑语言信息可能具有的多重意义,对文学翻译价值有限。因此,若能将翻译美学价值的探讨融入释意理论,那么翻译教学与研究将走向新高度。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笔译将更侧重于传达文本核心信息和原作者意旨, 做到许渊冲所言的“音美、意美和形美”自是理想境界, 或者至少达到傅雷强调的“神似”,至此,翻译才能真正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

(三)口笔译融合对不同文化的共生共促影响深远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译者则是跨文化交际的主体。换言之,文化交流离不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当代的跨文化交际形式日新月异,由文字走向声音,再到视听融合,“语言是一种能力,包括表达力、表现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是优秀演讲者和译者共通的素质”②黄建凤、李雪:《口译与演讲艺术》,《中国科技翻译》2007 年第4 期,第19-21 页。。以某次国际会议为例,一位融合口笔译的语言人才,可同时胜任会议材料笔译和现场口译,台前幕后分饰两角,将听、说、读、写、译融为一体,以“文化翻译者”的身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从“译意”走向“译境”。

四、结束语

口笔译究其本质都是语言游戏。忠实于源语信息是译者的第一要务,语言自然流畅则为第二追求。口笔译呈现方式各异,笔译要求译者考虑翻译与文体的关系,口译的即时性则要求译者做到听说同步。口译是逻辑思维活动的过程,笔译是作者与译者的对话。前者似演讲,后者似写作。由于两者存在“家族相似性”,口笔译者在接收源语信息后都需进行理解、吸收、重组和再现。译者若想将口笔译技能优势融合,建议进行听、说、读、写、译一体化训练。口笔译两者融合能极大地促进译者专业能力提升、译学发展和多元文化共生。

猜你喜欢
笔译口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