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瑞博,赵晶晶
(中海石油建滔化工有限公司,海南 东方 5726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水平也在与时俱进,对企业基层班组的管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企业是一座大厦,班组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对于企业来说,只要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班组建设基础不牢,企业的发展根基也就会不稳。所以,探索充分发挥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在企业生存中的作用,是企业生存的内在需求,而劳动竞赛作为班组管理的重要手段,全面发挥劳动竞赛的积极作用,对于提升企业班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竞争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无处不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如此,企业为了自身的的发展,不仅要在自己内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还要跟外部的企业竞争。不管是外部竞争还是内部竞赛,最终企业的管理都要落实在产品竞争上,而产品是由企业基层班组或团队创造出来的,如何提升企业基层班组和团队的创造力和活力,就成为企业永恒不变的研究课题。劳动竞赛给企业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挖掘优秀人才上提供了平台和资源,也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提供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开展好具有企业特色的劳动竞赛,既彰显企业魅力,也能保持企业基业长青,最终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1]。
劳动竞赛从来不缺乏丰富多样的形式,但劳动竞赛的内容仍是现代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对象。劳动竞赛除具有新鲜感、有较大的覆盖面、有良好的参与性、有强大的竞争性之外,针对不同的企业,不管是生产型、制造型、设计型、研究型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决定了劳动竞赛内容存在千差万别。但不管是什么形式,还是什么内容,劳动竞赛活动都应遵循以下关键原则。
劳动竞赛的开展需要围绕企业的中心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开展,保证两者的协调一致,促进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劳动竞赛方案应全面分析不同企业基层班组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劳动竞赛方案,保证最终的实施效果。针对不同企业性质和企业类型,在编制方案前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应涵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各部门根据基层班组在部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提出针对性的考核细则。针对考核细则,应由组织机构对不同部门之间的细则进行整合。在整个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性质确定企业各部门考核比重。通过全面的考核细则,班组可以根据细则有针对性指导班组开展各项工作,作为班组管理的全面性依据[2]。
企业在开展劳动竞赛时,应制定劳动竞赛计划和方案,让方案能够与时俱进,做好有效指导班组开展各项工作。劳动竞赛方案修订周期一般应以半年或一年为最佳。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每年的生产经营目标都在年初或上一年末制定,并在年中会进行修订。因此针对企业劳动竞赛的修订应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制定同步。在修订之前,劳动竞赛组织机构应充分征求参与竞赛班组的意见,将所有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在修订会议上对所有意见逐条进行讨论和回应,如存在不合理和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的项目当场进行修订。修订完成后,在接下来一个周期内采用新修订的劳动竞赛方案进行实施。劳动竞赛修订应保持方案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这样才能使方案日渐完善,有效的刺激基层员工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3]。
管理心理学认为:通过激励管理,可以巧妙的给员工营造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劳动竞赛实施过程中,同样要巧妙地利用激励措施,激励中应重点利用好物质奖励和岗位晋升奖励这两项措施,才能提高基层班组管理的积极性。
物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重视职工的物质需求,优化物质激励作用。物质激励是指物质手段,如:奖金、福利、奖品等,使职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进而调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物质激励是以职工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因此在企业制定劳动竞赛方案时应将物质奖励放在首位,通过物质奖励提升参与度和积极性,物质奖励应不少于工资收入的10%,才能有真正促进的作用。
当职工所在的班组劳动竞赛连续两到三年取得优异成绩后,利用此成绩取得晋升机会应该是职工获取晋升资格的一个通道。对于大部分职工来讲,职业生涯都停留在中下层职位,甚至很多人到了退休年龄,仍在一个岗位上默默无闻。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进一步拓宽职工的晋升渠道,力争每一个岗位、每一名职工都拥有晋升机会,而非在一个岗位上默默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影响工作热情。合理利用班组劳动竞赛在企业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良性发展[4]。
劳动竞赛主要是以企业职工为主体开展的活动,其内在的导向作用直接决定了企业职工行为的发展。劳动竞赛更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时刻关注劳动竞赛开展效果和带来的正反面作用,引导企业职工围绕企业的核心问题和生产领域的关键因素动脑筋、想问题,促进职工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想办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升企业管理效果。
企业劳动竞赛是企业内在文化和企业管理外在展示的一种体现,提升企业劳动竞赛的效果,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是实施劳动竞赛应重点思考和关注的。在提升劳动竞赛效果和执行力方面应重点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劳动竞赛实施过程和结合基层班组实际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企业劳动竞赛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脱离企业主业和中心工作的劳动竞赛就失去实施的意义。做好劳动竞赛首先就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如何围绕中心工作应重点结合以下三方面:一是劳动竞赛要体现企业产品的重要参数。企业因产品而存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数量是企业生存和强大的根本。因此劳动竞赛的指标中要涵盖企业产品的主要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指导一线职工关注产品本身,设身处地为企业产品出谋划策,努力提升产品的品质。职工也在关注产品的竞赛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二是劳动竞赛要体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过程。无论企业产出的是什么产品都要通过工具或者人才能实现,因此劳动竞赛要涵盖工具的使用效率和人的素质,这样才能从侧面促进产品的品质提升。三是劳动竞赛要体现企业的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企业实现正常运转的关键,企业政策在基层落实的效果如何应是劳动竞赛的重要指标,只要这样才能检验企业政策的好坏,才能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劳动竞赛要重点抓好过程管控,只有过程管控到位才能保证实施效果。因此劳动竞赛过程要特别注意三方面:一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开展竞赛检查考核。检查考核主要针对劳动竞赛的考核部门和考核人。只有对考核人和考核部门有所监督才能保证实施过程的公平和公正,才能让参与劳动竞赛的职工心服口服。二是对竞赛要进行经常性的总结。总结主要是对竞赛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通过对阶段性的成果进行梳理发现竞赛实施的亮点和不足,有针对性进行推广和改进。三是要经常性地对竞赛实施过程进行宣传报道,通过舆论造势,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和关注劳动竞赛,提升劳动竞赛实施水平和影响力。
劳动竞赛实施在基层班组,那么劳动竞赛服务也应该放在基层班组。如何通过劳动竞赛服务基层班组,提升基层班组的管理水平,提升劳动竞赛实施意义,在结合基层班组方面应重点考虑职工素质、班组创新性和企业文化价值。首先劳动竞赛应结合职工综合素质,劳动竞赛也是职工业务能力的比试和反映。职工在参与竞赛过程中也是反思自己业务水平的过程,通过反思找出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有针对地进行提升。只有高水平的团队才能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其次劳动竞赛要结合基层创新开展。基层创新是管理活力的体现,在劳动竞赛中职工会有针对性提出好的想法和措施,企业应对取得良好效果的想法和措施进行推广,通过推广树立职工的价值观和荣誉感,从而激发职工的职业责任感。最后应围绕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开展好劳动竞赛。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现的基层也升华在基层,劳动竞赛作为企业实现其价值观和文化的一种载体,导向性的东西应更加明确也应该更加具体[5]。
开展企业劳动竞赛对于企业是一件好事。但如何避免劳动竞赛开展不当带来的负面问题,以及劳动竞赛的不合理带来的潜在风险是企业在开展劳动竞赛过程中应避免的。
劳动竞赛各项指标完成后应定期评估。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结果对单一指标的过度依赖,应及时修订处理。在发生单一指标就能够决定比赛结果的情况下,其他指标的设定和执行的意义将大大降低,且在执行过程中除特定指标外其他指标很容易被忽视。长期对单一指标依赖将造成导向的偏差,尽而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
劳动竞赛方案发布后,应定期对其进行修订。如果一个方案执行到底会造成思维固化。尤其在方案长期执行后很容易造成关注盲点,所有参与人员只关注方案上有的指标。在企业有什么新的变化和现实发生变化时也不会去关注,给企业运行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损害公司利益而获得个人利益在很多场合和公司内部经常性发生,因此,在竞赛方式上要避免出现损害公司利益而达到个人目的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应立即制止,并采取严厉的措施惩罚这种行为。只有正当竞争,才能达到促进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在方案设定阶段,应对设定的指标进行分类,尤其对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区分。尽量避免出现定性指标的情况,定性指标因其无法量化很难把握。更多依赖人为的评定,可能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定量指标更容易让竞赛更加公平公正。在定性和定量指标上,应尊重基层班组和考核部门的意见,在各方面同意的情况仍可保留一定的定性指标,也给考核部门适当的权利,体现考核部门的权威。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时代对企业基层班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企业基层班组的生机和活力,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成为永恒的课题。因此,现代企业更应该高度重视劳动竞赛活动的展开,并通过细化实施细则,做到全面性、及时性。通过因地制宜,激励得当、导向合理、拓宽领域,深化竞赛内涵等形式,强化劳动竞赛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企业职工的内在潜能,提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企业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