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人类文明能够持续发展,物资方面必须得互通有无。如果是以地区或城市为单位的物资流通,实际上便是物流了。从这个层面来讲,古代虽然并没有“物流”这个词语,但实际上物流这个行业,已有了数千年历史。而没有摩托的古代快递小哥,又是如何送快件的呢?
古籍上拥有姓名
西周时期
《周禮》中记载有“合方氏”和“怀方氏”两个职位。
合方氏“掌达天下之道路,通其财利”,管理当时全国的交通与物流运输。
怀方氏“致远物而送逆之,达之以节,治其委积、馆舍、饮食”,负责物流运输的具体执行以及后勤工作。
秦朝
“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驰道,统一度量衡等。这些政策客观地推动了当时物流的发展。
汉朝
出现被称为“邮驿”的专门机构。按照不同规格级别,把遍布全国的官方物流设施细分为“邮”“亭”“驿”“传”四种。汉朝后期开始统一用“驿”称呼,并沿用至今(有些取包裹的地方叫“xx驿站”)。
什么时候到货?
汉朝
对于一些官方紧急邮件,要求“日行四百里”,相当于160公里。邮路沿途的驿站就是用来给物流人员更换马匹的。
唐朝
建立驿道,供驿站加急物流使用的专用道路。那时物流最快速度已达“日行五百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真实反映了当时物流行业的最快速度。
与时间赛跑,换条路走
不过,“日行五百里”的速度,只针对信件或轻便的货物运送,对于大宗货物的流通就无能为力了,毕竟不可能每个驿站随时备着几十匹状态最佳的马匹不是?所以想要物流更快更便捷,还得通过大兴土木,从基础设施建设上做文章。我们所熟知的大运河,就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
古人们其实很早就意识到,比起陆路,水路交通在速度上显然更具优势。毕竟在内陆河里,不存在翻山越岭各种障碍,会顺畅得多。而且借助水力也比畜力更具有持久性,所以粮食类大规模物流运输的首选是水路,被称为“漕运”。而历朝历代通过人工开凿大量运河河道,使其与天然河流交错连接,形成了覆盖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繁复水运网络。
运河大变身
春秋时期
为了又快又省力地把粮草辎重运送到战场,吴王夫差在北伐齐国时下令开凿了一条从扬州到淮安的运河——邗沟,直接连通了原本并无交集的长江与淮河,成为大运河的前身。
隋朝
为了巩固统治,杨坚杨广父子加强南北方物资交流,陆续连通了我国东部的若干条运河,最终建成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的隋唐大运河。
元朝
隋朝定都洛阳,所以让大运河往西边拐个弯流经洛阳,但现在元朝只想它用最短距离连通南北漕运,往西拐个弯多耽误事儿啊。于是,以大都为首都的元朝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进行了路径优化,新修了一条京杭大运河。
明清时期
朝廷设立“漕运总督”,品秩为从一品或正二品,可见地位之重,权势之大。而漕运行业,也由此成了一个充满暴利又内卷的行业。到了明末清初,世代刀口舔血吃这碗饭的水上汉子们,成立了名为“漕帮”的社团组织,这便是青帮的前身。
古代“快递员”,游走在危险边缘
今天的物流安全问题,大多是快件遗失之类,最严重也不过是“您的包裹因为物流仓库失火而损毁”。但在古代,物流的安全问题可要严重得多,毕竟那个时候的基础建设与社会管理水平远远比不上现在,跑一趟物流,不仅损失钱财,运气不好甚至连命都要丢掉。
首先是天灾。哪怕有驿道或运河的存在,物流运送途中的许多时间依然处于荒无人烟的野外,在这样的环境下,恐怕只有野外生存经验丰富堪比《荒野求生》中贝爷一样的人,才能保证把货物按时按量送到目的地。所以在核算物资数量时,往往会预先计算物资的损耗。明朝之后,漕运及海运行业有一个术语叫“漂没”,顾名思义,就是在水路运送过程中沉入水里的物资损耗。不过到了后期,物资通常会有20%~30%以漂没名义被克扣,这时的“天灾”已经变成“人祸”。
此外,古代物流遭遇的“人祸”还有沿途遇到杀人越货的风险。看过《水浒传》的朋友肯定对“花石纲①”和“生辰纲”耳熟能详。“花石纲”和“生辰纲”就是北宋时期朝廷运送的货物,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们却照劫不误。由此可见,在古代,物流的确属于高危行业。
江湖上出现了一些传闻
正因为古代物流行业的危险性,所以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主要有两点:身手好、胆气足!另外,能熟悉沿途江湖上的风土人情三教九流,那更是加分项。前面提到的漕帮正是如此,经常在武侠作品里面出现的镖局也是如此。在真实历史中,镖局是出现于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主要受商人雇佣长途运送大宗货物。所以镖局的性质,相当于现在“物流+安保”公司的合体。
由于古代基础建设的落后,以及治安环境的恶劣,历史上的物流行业就是一个野蛮生长的高危行业。想要大兴土木搞基建则可能导致国破,以身犯险押运货物又可能人亡。这一情况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基建、治安水平的全方位大幅度提升才得以改善,而科学化、体系化的现代物流业,也正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