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何夫 林晓白
从刀耕火种时期的洞穴到各式各样漂亮的高楼,从“烟村四五家”的村落到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城市,人类居住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干净、便利、舒适。住独栋还是高楼?其实人类的选择一直没变。
越向上越便宜的住宅楼
现代人所熟悉的多层式住宅楼,其原型最初出现于古罗马时代的城市中——得益于在建筑技术上的优势,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约公元前2世纪中叶),古罗马城里已经有了许多砖木甚至是砖混结构的住宅楼。
这些住宅楼大多有五六层高,其内部结构已经与现代的住宅楼颇为类似:临街的一楼通常被出租为商铺和店面,二楼以上则是住宅。因为当时还没有电梯和上下水管,因此居住楼层越高,居住条件越差,且租金越低。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而言,要是能选择的话,自然更乐意去住独栋住宅(当然,现代人更是如此)。之所以非得租这些安全性和舒适性都有所欠缺的楼房,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空间利用率更高,也更廉价——城市里的土地毕竟有限,一旦人口大量流入,能最快提供居住空间的办法自然就是修高层住宅了。
现代社会的人口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绝对土地不足并不是推动高层住宅产生的主因。相反,高层住宅楼的大规模建设几乎全都是因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相对土地不足——由于平均占地面积有限、部分甚至大量生活设施可以公用,设计较为简单的高层住宅楼的建设效率在工业时代远高于独栋住宅。
因此,在大量人口涌入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高层住宅楼的大发展都是必然的。
越来越高,高楼时代的烦恼?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古罗马时代的那些通常只有五六层的住宅楼相比,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住宅高度有了极大的突破。在20世纪初的美国曼哈顿,高度百米以上的建筑已经屡见不鲜,现代的高层住宅楼极限高度接近200米,达到50~60层的水平。
一幢高楼如同一座巨无霸机器,它必须拥有更多的“零部件”,才能运作起来。其中,最重要的“零部件”自然是上下水管、燃气与供电系统。当然,电梯是高层住宅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当住20楼的你要回家时,突然被告知电梯不能用了,求此时你心里的阴影面积……
高楼必不可少的阳光
现代楼房虽然已经有了完备的室内照明设施,但主要采光仍然是阳光。楼房过高可能会相互遮挡阳光,使得采光状况不准。一般而言,每户住宅想要保持每天2~5小时的日照时间,楼间距应该在楼高的1.2倍以上。比如说,50米高的住宅楼应当有起码60米的楼间距,才能保持基本的日照时长。除此之外,高层住宅还应该满足最小的防火间距,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米,高层之间不应小于13米。
除了采光方面日照的重要性之外,人类对于居住空间高度的“舒适”标准,基本上都可以用“能否举手摸到”来衡量。现代人合适的住宅层高度通常也就在2.5~2.8米之间。不过,像姚明这种身高的运动员家里的层高就另當别论了。
居民住宅区建设如何选址?
无论是松散的独栋民宅,还是密集的高层住宅,都需要选择优良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建设,避开易受洪水、地震、滑坡等不良条件影响的地区。居住用地应该镶嵌于城市的总体布局结构之中,考虑和就业区、商业区等功能地域相结合,缩短居民工作和消费的距离及时间。
居民在住宅区内的出行方式一般是步行,所以规划居住区的规模也以步行时间做出区分。在5分钟生活圈①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设施宜集中布局,综合建设形成社区服务中心。在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等设施则可以联合建设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同时,居民住宅区应当保证不低于30%的绿地率,建设在工业区的上风口,按照环保法律法规保持必要的距离,以营造卫生和安宁的居住空间。建筑还宜与当地的主导风向呈30°到45°夹角,使得其能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可以更好地调整建筑群内的微气候,也能方便建筑散热。
未来高层住宅被遗弃?
对于大多数城市人口而言,在高层住宅楼、尤其是“蜗居”状态的狭窄高层住宅楼里生活终归是权宜之计。在交通发达的情况下,一座近现代城市完全可以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依靠交通干道建立卫星城②。
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空心化过程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私家车大量增加之后,城内的中产阶级解决了通勤问题,于是纷纷搬到城郊乃至卫星城镇内的独栋房屋中居住,原本城内的住宅楼则被放弃而陷入“空心”状态,这也叫“逆城市化”现象。
现代人的城市化固然始于高层住宅的拔地而起,而真正成功的城市化,或将结束于高层住宅的逐渐没落。在“逆城市化”的趋势下,居住性好得多的独栋建筑也许终将取代高层住宅楼,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