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刊作为党思想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不忘初心,切实牢记职责和使命,坚持坚定正确方向,为党为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舆论“把关人”;创新党刊内容、体裁、形式,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对于扩大党刊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1]党刊作为党思想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充当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和较好的社会效应,要不忘初心,切实牢记党刊工作职责和使命,在立场上坚定正确方向,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为党为民;要在原则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舆论“把关人”角色;要在方法上以创新党刊内容、体裁、形式等手段,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一、坚定正确方向
党刊作为党宣传的重要战线,一定“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坚持党性原则,是党刊工作的根本原则,更是新时代赋予党刊的职责和使命。党刊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立场,需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正确方向,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打牢全党全国共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思想基础,为党为民。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党刊必须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行为等方面遵守党的各项规定,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党刊工作首要位置。要自觉增强核心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要求党刊一切工作要紧紧围绕我国基本国情、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协调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来开展工作。要自觉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党中央看齐;向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看齐。宣传好党的理论、传播好党的声音,完成好党的各项工作任务。要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党刊必须以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为出发点来把握党刊工作重点。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现在正朝着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重要阶段,党刊工作必须自觉围绕国家工作全局,服务国家工作全局,融入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培养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党刊人才工作队伍是打造精品刊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刊物编辑人才队伍政治素养,发挥好党刊刊物编辑在舆论导向中的“把关人”作用。要强化党刊编辑的责任担当,在刊物编辑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刊物编辑在审定稿件时始终将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切实做到坚持党刊姓党、政治家办刊的原则和要求,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完成好党刊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育新人的职责,使刊物切实承担起党的喉舌责任。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党刊姓党是做好党刊工作的立刊之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党刊舆论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凝聚民心、聚集民力,助力发展;错误的舆论导向,则可能动摇民心、瓦解民志,威胁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党刊工作要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原则,一切工作要有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助于推动国家深化改革和发展,有助于增进全国各族同胞团结,有助于维护国家和谐稳定,长治久安。要旗帜鲜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声;解疑释惑,明辨是非,宣传阐释好党的大政方针,提高政策解读的传播力;在重要节点、事件上,敢于亮剑,勇于发声,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原则,紧紧配合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3]为价值追求。凝聚中国民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汇聚民力以共同助力党和国家改革发展。
三、创新党刊内容、体裁、形式,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强调指出:“……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目前,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弱点、消极方面的影响,读者对作品必读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差异化要求,党刊面临重大挑战。党刊作为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要在坚持新闻传播的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新闻传播先进技术基础,必须通过创新内容、体裁、形式、方法等手段,增强针对性,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要积极打造党刊精品内容。现在,新媒体主要是快速阅读占据重要位置,更新速度、时效性是其重要亮点,加强党刊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既要关注更新速度,也必须要把刊物品质和内容放在关键位置。在内容上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党刊要立足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实际,真实反映我国社会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党刊在宣传党的主张、党的理论时,应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切实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内容上表现出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要,把握人民脉搏。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尝试将深刻、枯燥的理论用大众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来,吸引更多的党刊阅读者。在载体上将纸质媒体同数字媒体相结合。一方面,党刊各期重要文章全文在數字媒体上同步刊载,拓展读者阅读渠道,增强党刊传播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数字媒体网络可以收集文章,为党刊文稿来源提供参考。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部分党刊是月刊,或者是双月刊、半年刊,同电视、网络等相比出版周期略微显长,时效性略显劣势。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也是党刊的优势。时间的宽松让编辑人员能在党刊选题,主题深入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党刊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时效性劣势和准备时间上的优势,扬长避短,深入策划,确定主题,集中精力主攻重点选题,做出有厚度、有深度的刊物。要立足党刊本身的特点在主题策划、栏目策划等方面有所创新,提出不仅符合时代精神要求,而且要有一定学术价值的选题,进一步强化栏目的品牌效应,提升党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结语
党刊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重要的舆论宣传工作,必须不忘初心,牢记新时代新条件新背景下赋予党刊的职责、使命,深刻理解职责、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党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实履行职责和使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党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努力开创党刊工作新局面。
注释:
[1][2][3]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2-20(1).
作者简介:
马兰,中共昆明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历史、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