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 李文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基本着力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奋斗中,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所凝结的彰显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理念的一系列精神结晶。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联系
作为一种指导思想,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引领;作为一种研究范式,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用来考察人类社会精神发展的重要方法,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特征和发展逻辑。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形成的先进思想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赋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在其形成和丰富的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逻辑,并确证了“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按形成和发展的来源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的反映和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受特定的历史背景、时空范围以及地点人物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精神形态;从功能和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隶属科学的、先进的思想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始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就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线,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融合促进自身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现实体现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来源。精神是实践的反映和产物,中國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是囿于人的头脑抽象空洞的纯粹思辨,而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系列精神成果。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及其所带领的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主体。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推力量,必然是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主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人民群众中最先进的分子,其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广大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统一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精神源泉。当精神生产超前于物质生产时就会成为实践的先导,为人类改造“两个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持续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党在革命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精神产品,属于科学的、先进的哲学社会科学范畴,对党的百年实践具有积极的、正向的引导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有共同的价值旨归
第一,在推动人的发展与解放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有共同的价值旨归。人们在进行精神生产的同时,也在促进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不断进步,实现由“物的依赖”到“人的依赖”,再到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跨越式发展。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伟大建党精神中发端,于革命的炮火中浴血而生,一经形成就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奋斗目标,在其后的发展中形成的各类精神样态,其实质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人民解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抽象表达。
第二,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有共同的价值旨归。社会进步主要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一方面,人类的每一次精神生产活动,都能产生多种形式的精神产品,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精神生产可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形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样如此,一方面不断促进中国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促使中国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彻底的变革,从而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三,在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有共同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价值准则的引导和激励下,在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结合中诞生和形成的。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和完善,其精神生产方式的创新化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化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夯实了基础。
二、精神生产向度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及发展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逻辑可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的三维向度来理解。
(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相互融合中创新发展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历史延续中不断升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丰厚的思想渊源和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自觉肩负起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内含的智慧精华也必然镌刻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呈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与本、源与泉,其以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中国共产党人的头脑,科学指引共产党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不断改造“两个世界”。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演进的各个历史坐标,一系列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特征的伟大精神逐渐生发并广泛传播,构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版图。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舶来品”,能够在中国生根、成长且结出硕果,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因为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诸多的耦合性和相通性。
(二)在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辩证统一中淬炼发展
第一,在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形成的自我革命精神,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全面展开了自我革命实践,并在实践中锻造出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精神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内核。
第二,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社会革命实践,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提供现实基础。从实践历程看,自我革命精神孕育于实践又推动实践。在社会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自我革命精神强肌健体,助力社会革命转危为安。面对不同的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了自我革命精神,在一次次社会革命中重塑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色和价值意涵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第三,在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得到淬炼发展。在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有机互动中,共产党人的主观世界得到极大提升,涌现出了许多革命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添了新的时代意蕴。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党百年奋斗累积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在总结历史经验与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中永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史就是党在百年奋进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循着一个个伟大精神的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宏伟图谱被徐徐展开,描绘出党的百年历史经验与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仅是对党的百年奋斗经验的总结,更是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的精神动力。知史而明志,资古以鉴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精神样态将会催生而出,从而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创新精神谱系新境界,进而持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教条式的理论成果,而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被赋予新内涵的、开放的、发展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因而在总结历史与展望未来的互动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始终熠熠生辉,永续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方法论启示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于破解“历史周期律”、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破解“历史周期律”的基本遵循
鲜明的人民性和彻底的革命性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和发展的始终,是其一脉相承、交融互通的共生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律”的重要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人民性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基本遵循之一。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一个答案——人民民主。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民主新路”的内涵也在党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加深和发展,这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鲜明的人民性为政治底色,为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彻底的革命性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又一基本遵循。没有一成不变的政党和一劳永逸的制度,党的先进性是在党的自我革命中不断锤炼而成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必然也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应对民族复兴风险挑战的根本方法
第一,党的群众路线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也正是在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全过程中,中国不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应对风险的顶梁柱、风雨来袭时的主心骨。应對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第三,发扬斗争精神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环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都不畏惧、不退缩,敢于出击、敢于挑战,积极把握斗争规律、讲究斗争策略,通过伟大斗争赢得伟大胜利。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引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是文化的内核,精神既生长于文化的土壤,又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生根发芽、丰富发展,是这三大文化形态核心精神特质的核心和灵魂;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三大文化形态不断焕发生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若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作一个有机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血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其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弘扬好三大文化形态的同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推动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不断发展的理论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不可缺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通过释放其内生动力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不断赓续,绽放光芒,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领域持续发力,并鼓舞全体中华儿女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梁军,李文玲.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逻辑[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1-29.
摘自《西安交通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