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电子实训课教学开展路径

2023-10-21 11:59:28黄小妹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实训核心中职

黄小妹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化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中职院校的电子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扣现代化教育课程的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具备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及技巧,更好地推动自身实现更为深远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地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需求,为学生专业理论及职业技能的创新奠定基础,更好地推动他们获得长远的发展。

一、中职电子实训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综合审视我国现阶段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就业、低收入”的问题。而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趋于“同质化”,没能彰显个性特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普遍存在着“低端化”的问题。而要想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中职院校就应该综合地审视自身的专业化课程,要尝试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低端的技术工人”发展成为“高素质专业技能型的人才”,以此来促进中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在中职电子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着力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

中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电子实训课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知到实训课教学的内涵,完全是按照中学的标准来实施教学,使得整个实训课程只是注重外在的形式,却忽视了实训的内在意蕴,使得学生的实训效果比较低下。而学生按照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来展开课程学习,他们只能掌握实训课程的理论知识,但是没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最终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无法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能体现整个实训课开展的价值和实际内涵,这就与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目标所要求的培养技能型和专业化人才的目标相悖,对中职院校学生长期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中职院校的教师在电子实训课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整个教学紧扣“实训”二字,保证实训的内容能够落实到位,将其成为实现课程教学创新的首要方向,最终也将达成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带动引导学生获得更为积极的学习体验,使得他们能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技能素养的提升,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电子实训课教学开展路径分析

(一)关注文化基础,培养核心素养

针对中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来说,“文化基础”是属于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更加注重教师对专业文化知识的讲解。所以为了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就应该关注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中相关道德素质和素养的不断探索。教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电子实训课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通过道德素质与探索研究的手段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及发展。

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实训内容与学生知识基础的“一致性”及“协调性”。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综合审视学生现有的理论知识基础,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因为很多中职院校在实现电子实训课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课程实训内容与学生实际基础相脱离的问题,这也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尝试利用文化基础的发展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要将文化基础的讲解与实践训练进行有机的协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既要注重整个课程教学中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文化基础发展,也要在实训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要能够让学生借助理论知识展开高质量的课程实践,让他们从实践中领悟到相应的职业素养,使得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电子实训课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驱动学生利用电子实训课中学到的相关知识内容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整个课程教学就关注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够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素养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电子实训课开展的意义,从而在后续的实训中有更强的学习目的,挖掘其中所涉及的各种精神文化内涵,逐渐完善文化基础的相关素养,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培育的目的。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电子实训课的优化教学。

(二)关注自主发展,培养核心素养

“自主发展”这一素养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也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基本点,这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自主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学会学习”,第二是“学会生活”。所以中职院校教师在开展电子实训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展开自主研究性的学习。整个课程的学习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小组合作,第二是借助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模式的自主学习实现探索精神、互助精神及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培养,保证学生能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全盘建构。并且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完成相关技能技巧的培育,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利用专业技能创建美好的职业生涯,还能够利用这种技能服务于自身的美好生活,使得这一类的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电子专业,在这一专业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期获得自主性的发展,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为美好的征途。

教师在让学生展开“电路维修”的实训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教师可以将学生组建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排查相应电路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学习任务便具有很强的实践探究性,能够驱动小组学生互相合作,互相探究,集思广益,找到相应电路中出现的问题,并综合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各个小组的学生根据本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电路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而后教师再让每一个小组通过报告阐述的方式將自己实践研究的过程细致地呈现出来。而各个小组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电路问题,还能够对比不同电路问题的解决对策,使得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电路排查能力得到协调性发展。当教师进行了电路排查修理之后,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给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问题,保证学生能够认识自身所学专业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价值,让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性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电路问题,整体提升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在职业发展上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养成依靠自身专业技能创建美好生活的观念,借此来促进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达成他们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育的目的。

(三)关注社会参与,培养核心素养

“社会参与”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中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性质,可以将“社会参与”分为两个比较关键的环节,那便是“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这两个是属于“社会参与”这一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电子实训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渗透“社会参与”这一理念,要将这一理念贯彻落实于电子实训的整个过程,带动引导学生展开有意义的课程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电工电子生产的各项微课视频,使得学生能够借助微课视频了解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并将其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相联系,带动引导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认知,加强他们在职业领域中的责任担当素养和意识,带动引导学生获得更为积极的成长及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电子实训课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切实发展自身的社会参与素养,让学生获得更为积极的学习体会,借此来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教师在让学生展开“焊接技术”练习的时候可以设计开放性的电工电子实训课程,要能够让学生尝试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来展开实践训练,明白这一技术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并且當学生充分结合一线生产的电工电子展开实训课程实践中时,也能够逐渐树立起专业文化自信,这样的课程教学让学生更加具备职业使命感,更加刻苦、认真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使得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实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素养。有的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会发现在焊接电路板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整个时间。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将电路板烧焦或者造成铜箔脱落。从电路板上拆卸元件的时候,可以将电烙铁头贴在焊点上。等待焊点的锡熔化掉之后,就可以将元件拔出,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总结得出经验,而这就是学生的社会化经验。当教师指导学生展开了五个步骤的实践操作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让他们积极思考整个实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要保证电烙铁头、焊锡丝尖与焊盘三点接触在同一点上。再比如在焊接的时候要保证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是45度,这样就能够保证焊锡与电烙铁的夹角为90度,实现更好的焊接。在焊接完成之后,如何判断整个焊接工作的质量,是要看到焊锡最好呈现圆滑的圆锥状态,并且还要具备金属光泽,这样就能够判断整个焊接的成功度。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创设了十分开放的学习空间,能够让学生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得出一系列的技能实战经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会,让他们串联各项技能素养,达成理论知识储备与技能操作储备的协调统一,最终达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育的目的。

(四)开展校企合作,达成知行合一

中职院校的教师在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拓展实训基地,要尝试引导学生展开更有意义的电子实训课学习。很多中职院校因为教育用地和教育资金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资源和实训基地,自然也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的电子实训课教师应该尝试改变这一种现状,要能够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训,创新实践训练的思维和理念,尝试和本地的企业积极协同展开校企合作,共同创办电子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训资源,让他们展开更有意义的实训实践。而学校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基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共赢的理念,带动引导企业和个人获得共同进步及共同发展。

学校可以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训环境及实习资源,带动引导学生展开专业化的实训学习,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特长,了解专业的具体发展前景。而企业则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量的需求,将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育加入整个电子实训课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能力的零距离对接。而这样能够让学生向综合性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双型”素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这两种素养的双向发展也是整个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它能够带动引导学生展开更有意义的课程学习,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实训考核的方式,除了日常的学科分数,还要注重学生平时的实训成绩及学习态度。以一种新型的考核方式去衡量学生的电子实训操作情况,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中职院校的电子实训课教学应该进行创新和优化。所以教师一方面要认知在电子实训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就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来优化电子实训课教学的路径和模式,引导学生展开更高质量的实训课学习,明白专业技能课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前景,在实训过程中积极实践,获得更为丰富的职业经验,推动自身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实训核心中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