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问题链设计

2023-10-21 11:59:28吴义霁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文本阅读教学

吴义霁

在初中阶段,英语属于重点学科之一,在核心素养要求下,阅读教学需要突出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培养。因为初中生思维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教学过程问题的设计对于学生智力方面的启发有重要影响。阅读教学属于英语课教学重点,是学生汲取英语知识、练习语言技能、形成英语思维的关键。在阅读课堂,教师可以选择问题链方式教学,通过对于问题链进行合理化设计,突出对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培养,促使其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完成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一、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强化学生的灵敏性思维

所谓灵敏思维就是灵活思维的体现,也指学生接受信息时产生反应的速度。在英语阅读教学环节,运用问题链设计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灵敏思维培养,提高其学习效率。因为封闭式问题的答案固定,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发展可能造成限制。所以在阅读课堂上问题链设计可以从实际出发,结合学习内容,设置开放性问题,对于学生思维进行引导,激发其思考热情,通过阅读信息的整合,做出自主判断,探索问题解决策略,形成灵敏思维。

比如“Good manners”这一单元阅读部分的讲解,由于单元主题和“行为习惯”相关,针对该主题的问题链设计,笔者选择开放式问题“As is known to all,one person with good manners will be welcomed than that with bad manners.Right?”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随后提出开放性问题:“What good manners do you know?And what bad manners?”由于问题内容具有开放性特点,笔者提出以后及时示意学生,该问题答案并不是固定的,所以可以联系生活、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在课堂之初,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空间。在问题情境当中,有的学生认为“Respect others is a good manners”,有的学生认为“Keep silence in the library is a good manner”,还有的学生认为“Putting letters into dustbin is a good manner.”从学生的回答当中不难看出,设计开放式问题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对于同一问题可通过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且给出答案,展现思维的灵活性。在阅读课堂上,开放式问题属于良好的载体,能够承载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对于其思维进行引领,运用自身学习经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灵敏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主题,联系中学生思维特点,对于问题进行合理设计。

二、设置连贯性的问题,突出学生逻辑思维训练

学生思维品质可以通过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体现出来,逻辑思维水平还会影响其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逻辑思维水平,立足于阅读教学内容,展开问题链设计,保证问题设计的连贯性,兼具层次性,能够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运用逻辑思维展开推理。依托问题链,为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搭建平台,其能够通过逻辑推理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对于英语文本主题产生独立认识,逐渐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比如“Past and present”单元阅读内容的讲解,读题目为“Sunshine Town”,在阅读阶段,笔者设计连贯性问题,带领学生体会文章主题,即“Times have changed.”在授课阶段,笔者抛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ast of Sunshine Town?”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仔细阅读文章,通过“We only had some small… a cinema”一句找到回答依据,通过信息整理,利用自己的话语回答问题“Sunshine town was backward and poor.”根据学生回答,笔者继续提问“What about the present Sunshine Town?”同样,学生重新回到阅读当中,通过精读仔细梳理信息,根据“We have a new…shopping mall”这句话进行逻辑推理,“阳光小镇当前已经是一座美丽富裕的城市”。笔者继续采取总结式提问:“What conclusion can you draw according to these great changes?”学生积极思考,能够联系自身生活,考虑到“社会变化是人们能够幸福生活的本质原因”,进而给出答案“The society has made a great progress,people enjoy happy lives.”

通過以上教学过程,设计的问题链不但契合课文主题,而且问题之间具有层次性,连续的问题能够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训练,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教师还可及时引导,促使其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可见,阅读课堂上连续性问题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学习内容和实际能力,保证问题链设计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能够在讲解阅读材料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不断发展其思维能力。

三、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塑造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独创思维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对于特定事物形成独到的见解,也是英语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在阅读课堂上可以阅读内容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保证问题的针对性,既能够辅助学生独立思考,又能够对其思维进行启发。同时还需保证问题贴近文本主线,问题表面具有梯度性,内在存在联系。

从紧贴文章主线角度分析,阅读教学重点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抓住文本信息主旨,围绕文本话题设计问题链。所以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解读,把握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矛盾,引导学生精准找到文章主旨,明确文章立意,设计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点,找到贯穿文本信息的主线,这样才可从多个角度对于文章内容有效串联,将问题链作用充分发挥。

八年级教材Unit4单元阅读部分的讲解,笔者充分阅读文本信息之后,总结文章重点信息“DIY的故事”。在问题链的设计方面,笔者选择一般疑问句作为提问句型,要求学生阅读后对于Andrew在闲暇时间喜好DIY故事进行描述,掌握事件起因。之后,根据Andrew完成DIY作品之后可能发生哪些问题进行提问,并要求学生分类回答,启发其思考Andrew未能做好书架的主要原因。在文章高潮位置的讲解,使用以上问题进行提问。最后,笔者设计总结性问题:“是什么原因让主人公Andrew能够更好地完成DIY作品?”作为文章最后部分内容问题。除此之外,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为培养其反思习惯,笔者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利用自身观点说明“Andrew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完成DIY作品?”通过以上问题,贴近文章话题主线完成问题链设计,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因为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不同,对于相同问题的回答也各不相同,经历课文讲解环节问题的铺垫,学生在最后问题的回答方面能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给出创新回答。

阅读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并非孤立无序,不同问题之间应该拥有内在联系。同时,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其英语水平、认知能力对于问题进行设计,保证问题的难度适宜,问题广度和深度合理,围绕以上重点让问题链设计出来,对于学生独创思维加以训练。

七年级下册Unit5这部分阅读内容的讲解,笔者在问题链设计过程当中充分关注问题的梯度性体现,对于问题顺序进行合理设计。共计设计7个问题,①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②What did they hear behind the tree?③Where did they meet Andy? ④What is the ghost?⑤What did they do with the ghost?⑥What do you think of Miller and Amy?⑦How do you find Andy?

以上问题是根据课文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设计,问题之间的联系紧密,问题①~③主要询问故事发生时间、地点和人物,问题④~⑤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内容“ghost”进行提问,问题⑥~⑦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对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评价,突出人物性格方面的评价。以上问题难度逐渐提升,前三个问题可以直接从文章当中找到答案,较为基础,问题④和问题⑤需要学生思考“ghost”意思,从而总结出答案,难度中等,最后两个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升华阅读感悟,给出自身的独到见解。问题内容不但针对性十足,而且还能指向学生独创思维的培养。

四、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

学生深刻思维的形成是思维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对于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避免只是停留在浅层思维,需要透过问题的表象,思考知识规律,明确问题本质。深刻思维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情况,根据英语阅读文本特点,从学生思维能力长远发展视角出发,将启发性问题提出,带领学生阅读文本,通过深入思考形成深刻思维。

“Travelling”单元中的阅读部分讲解,由于本单元描述的是“旅行”主题内容,学生阅读之后,为了培养其深刻思维,考虑到大部分中学生都有旅行经验,笔者提出启发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raveling?”或者“What are the meaning of traveling?”要求学生联想自身生活经历,根据文本信息,从多个视角思考问题,部分学生因为“Traveling is improving their knowledge”,部分学生认为“Traveling  also  enrich  they  are  different  experience”,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相互碰撞思想,从而深刻理解“旅行”主题,对于阅读内容也能形成深刻思考,有利于其深刻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利用具有价值的思考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能够激活其思维,深刻理解阅读主题。

五、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几点反思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问题链设计需要注意如下要点:第一,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设计问题链的最终目的是辅助学生阅读、思考、理解阅读内容,所以问题的适度性控制十分重要。通过问题链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文本主线,结合对应语境思考问题。如果问题难度过高,就可能和其原有知识水平不符,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反之,适度的問题可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逐渐建构新的知识,通过知识内化将问题解决,提高其问题意识。第二,问题思考空间充足,以心理学视角分析,根据学生认知能力设置问题链,可以调动其思考兴趣,当学生给出答案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适当思考,进一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先尝试思考,切勿一味追求问题提问速度、数量,导致课堂问题设置过多、过快,让学生无所适从。在问题提出频率的控制方面,一个问题抛出以后,应该适当停顿,给予学生思考时间,之后再提出新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第三,利用辅助工具设置问题链,因为阅读教学内容具有系统化特点,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完成问题链设计,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设计问题链,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或者信息脉络,从而对文本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提高其整体思维。

综上,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巧用问题链方式,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于问题链展开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做到课堂引导有的放矢,激发学生思考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对于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为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作为英语教育者,需要高度关注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合理利用问题链,通过设计指引学生思维,为其提供思考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解答问题,锻炼思维,不断提高中学生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文本阅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