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新疆石河子大学校园里的一处草坪上,静静矗立着一座雕像, 年轻学子走过时,总会放慢脚步,投以崇敬的目光。这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优秀援疆教师孟二冬教授的雕像。
求真知成果丰硕
孟二冬,1957 年1 月12 日出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1991 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来到北大后,孟二冬一家住在10 平米大的筒子楼单间里,房子空间实在太小,为了能塞下自己的书,他就把书桌的腿全卸掉,用书当桌腿。睡觉的床是用两张单人的高低架床拼在一起的,底下一层睡人,上面全部放书。他恨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书、写书和教书上,每天家人睡觉前看到的是他坐在书桌前笔直的背影,早上睁开眼,看到的还是那个笔直的背影。只要没有课,他就终日“泡”在北大圖书馆古籍善本室,潜心学问、刻苦钻研,先后撰写了《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登科记考补正》《陶渊明集译注》《韩孟诗传》《中国诗学通论》等多部重要论著,发表了《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等多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共计四百多万字,获国家图书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为教育甘献此生
2004 年3 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加入北京大学对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支教队伍。支教初期,他感到身体不适,嗓子开始嘶哑,但他仍旧将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师生面前。4 月17 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一再要求下,他到学校附属医院做检查,医生一听他开口就要求他“禁声”,他却拿了药又偷偷回到课堂。4 月26 日,按计划这一天是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学支教的最后一堂课,3 点40 分,他在中文系杨老师的搀扶下走上讲台,脸色憔悴,但目光依然有神。讲课中,他后背的衬衣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地往下淌。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他将话筒紧贴着嘴唇,但声音听起来仍是细微的。下课后,孟二冬侧身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没给大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很抱歉。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大家要多看些书,都会比我强。”说完,他在黑板上写下“板凳应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然后踉跄着走下讲台,同学们都哭了……
5 月2 日,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在北大医院胸外科进行首次手术治疗。影像学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在他的食道中段,长着一个4 公分大小的肿瘤,侵犯压迫了紧邻食道的气管,气道被挤得只剩下正常的五分之一粗细。这样一个病人,此前还能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5 月4 日,孟二冬病情急剧加重。他脸色青紫,半坐在病床上,大汗淋漓,浑身上下像被水泡过一样,每喘一口气几乎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手术前,他只向医生提出过一个请求:“请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给学生讲课呢!”谁都清楚,对于一个深爱着讲台、深爱着学生的教师来说,失去声音将意味着什么。
此后一年中,他做了3 次大手术,切食管,切气管,开颅,放疗又化疗,但他从不戚戚哀哀,他在病榻上做了许多事情:他新招了博士生和硕士生,并亲自辅导了3 个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作。2005 年春天,在全校运动会上,他出现在中文系的仪仗队中。2005 年暑假,他到驾校学车,一个月就拿到了驾照。他完成了修订再版《中国文学史》的部分工作,他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在《国学研究》上发表了7 万字的研究陶渊明的论文,他还坚持练习书法……
总书记深切关怀
孟二冬在支教、治学等方面的感人事迹,引起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关注。2005 年12 月8 日,他得知孟二冬的病情后,当即委托国务委员陈至立前往探望。此后,他又多次询问孟二冬的病情,向孟二冬表示亲切问候,并指示医务人员尽全力救治。2006年 4 月22 日,年仅49 岁的孟二冬因病情加重,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正在国外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打来电话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并以个人名义送了花圈。
2006 年5 月25 日,为了表达对胡锦涛总书记的感激之情,孟二冬的女儿孟菲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让她没有想到的是,6 月9 日她就收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胡锦涛总书记在信中说,我是含着热泪读完你这封来信的。你对爸爸无尽的思念,你记述他在最后的日子里仍惦记着他的学生、眷恋着他未竟的事业,所有这些,都使我深受感动。你爸爸是一位平凡的学者,但他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你爸爸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你爸爸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不愧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2009 年9 月,孟二冬入选“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