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群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最传统的陶瓷品种,由湖南人熊希龄(1870—1937年)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光绪三十二年创办的“官办湖南瓷业有限公司”共同创烧。
釉下五彩是陶瓷彩绘的一种装饰形式。
以釉下彩装饰陶瓷起源于中唐时期的湖南长沙铜官窑。铜官窑始建于初唐,盛于中晚唐,有着“中国第一座彩瓷窑”的盛誉。铜官窑研发的釉下彩绘装饰工艺突破了中国陶瓷装饰仅有釉装饰的单一形式,开创了中国彩瓷新纪元。
醴陵釉下五彩瓷汲取了唐代铜官窑(白釉绿彩、黄釉褐彩、青釉褐彩、青釉褐绿彩)、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元代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的釉下彩绘工艺技术,并在其基础上突破只以单色或双色在瓷器上彩绘纹饰的工艺局限,研制了以草青、海碧、艳黑、赭色、玛瑙红为主要颜料,并几乎涵盖所有色系的多彩装饰新工艺,开创了中国彩瓷多彩装饰的新纪元。
1.工艺特征
传统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装饰纹饰以花鸟为主,兼有山水、人物、图案;彩绘技法主要使用“双勾分水”(以平填收水法表现画面明暗)法;烧制采用“三烧制”。
(1)双勾分水
先在素坯上用加入了“乳香油”的黑料(主要成分是油墨,在经过高温后会完全挥发消失)勾勒纹饰的轮廓线,然后用水状颜料滴入轮廓线内填色(含有油的轮廓线可以起到堵水的作用,能使水状颜料不外溢出轮廓线)。
用“双勾分水”法彩绘的纹饰,饱含水分感,色彩清新淡雅,但因为填色采用的是平填法,所以立体感不是很饱满,层次感也不是很丰富。
(2)三烧制
①将成型的泥坯第一次入窑,经800—900℃的低温烧成素胎;
②在素坯上用高温颜料彩绘纹饰,再次入窑,经800—900℃的低温烧成半成品;
③在彩绘颜料已牢牢地附着在素坯上的半成品的器身上施一层薄薄的透明釉, 第三次入窑, 经1380—1420℃的高温烧制成成品。
2.绘画风格
传统醴陵釉下五彩瓷上彩绘的纹饰,无论是花鸟,还是山水、人物,其彩绘技法都借鉴了国画技法,其绘画风格皆具有国画韵味。
例一,现收藏于醴陵市博物馆的《清宣统釉下五彩扁豆双禽图凤尾瓶》,构图依凤尾瓶的器势布局,青翠的扁豆由瓶足至瓶口向上蓬勃生长、蔓延,扁豆藤下有两只竹鸡(又名鹌鹑,寓意安居)正在嬉戏,神态悠然。此纹饰的题材继承了中国花鸟画“画必有寓意”的传统,经营出“太平盛世,安居乐业”的美好寓意。采用“双勾分水”法彩绘的画面具有中国画之工笔花鸟画的韵味。此瓶曾先后在1909—1911年的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郎博览会上频频获得金牌奖。
醴陵市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清宣统釉下墨彩山水琵琶尊》,尊上彩绘的山水纹饰与中国水墨山水画如出一辙,文人画的笔墨意趣浓郁。
例二,现收藏于长沙市博物馆的《清釉下五彩山水人物纹瓶》,借鉴了磁州窑和景德镇窑多层次构图的传统形式:口沿外侧绘一周卷叶纹;颈部两侧对称绘了两组纹饰,一侧为折枝芙蓉,另一侧为折枝芙蓉和菊花;折肩处紧邻两周纹饰,上绘一周朵花纹,下绘一周如意纹;瓶腹是主题纹饰——山水人物。
主题纹饰,绘文人雅士游历山水。色彩淡雅,写意笔法。构图采用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一条河流将近景和远景分隔,景致随水流平远展开,人物点缀于丛林、山水间,有着中国文人画的笔墨韵味。
醴陵釉下五彩瓷启于创新,也一直保持着创新精神。创新,让当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焕发出勃勃生机。
20世纪70年代,醴陵烧制了许多国宾瓷,其装饰纹饰采用当时湖南601厂提炼的氧化铀调制的颜料彩绘,既保持了古风,又有所创新,其彩绘纹饰的色泽比淡雅、沉稳的传统釉下五彩瓷更加鲜艳、亮丽。
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传统釉下五彩瓷立体感不是很饱满、层次感也不是很丰富的问题,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先生为首,在传统“双勾分水”法的基础上,探索实验,创新了“薄施淡染”法,运用“薄施多层渲染”的方法彩绘纹饰,丰富和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立体感,并逐渐形成了“水润通透、沉静淡雅”的个性风格。“薄施淡染”也是当代釉下五彩瓷的主流风格之一。
笔者擅长山水、花鸟及现代装饰图案,作品极具现代水墨的形式感与张力,并创新性地充分利用釉下五彩的工艺特点,体现釉下五彩的丰富色彩和窑变效果。
笔者在创作釉下五彩山水画时,突破传统,将国画之泼彩技法引入彩绘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在探索釉下五彩泼彩的路上,对原来釉下五彩老一辈大师的作品进行了借鉴与学习。
泼彩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清代画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曰:“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1]
以泼彩技法作画,要胸有成竹,心中要有成熟的画面。作画时先将彩绘颜料配置好,然后泼洒在素坯上(当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制工艺为“二烧制”,可在素坯上彩绘后直接施釉入窑),根据预设的画面控制颜料在素坯上的流向,使之形成画面的大体结构。若需要刻画肌理,可以借助不同色彩、不同浓淡的颜料间的相互渗化来完成。若某些局部的色彩需要浓艳些,需要有厚重感,可以叠加多次泼彩。
以泼彩技法在瓷上描绘山水需要精心谋划,需要技艺娴熟,以笔者创作的泼彩作品举例:
例一,釉下五彩山水《圣域》之创意,主题是表现雪域圣境,通过对雪域场景的刻画来展现巍峨圣山的景色,下面川流的圣河表达对心灵的洗涤,飘在风中经憣体现出雪域的人文与神圣。
在表现手法上采取釉下泼彩的方式,将黑色与红色在瓷板上大面积地渲染,天空泼出蓝色。将点睛之笔的经憣放在右下角,与雪山形成一个视觉的对角。
此作品的刻画难点在对雪山的描绘,在釉下五彩泼彩的基础上,用淡墨勾勒出山体的形状,再用刮刀将留白的雪景刮出,再用喷枪将山体的块面变化喷出,最后对雪山进行笔墨勾染,山脚也用笔墨勾勒出来。在细部刻画完成后再用喷枪将画面整体进行一次渲染,使画面的整体感更加完整。
此作品也是对釉下五彩丰富的色彩运用来表现雪域大境的一种尝试,艺术追求应该是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这也是老一辈釉下五彩大师们作品经久传颂的精髓。
例二,釉下五彩山水《水云深处抱花眠》之创意,选取诗人袁枚《消夏诗》中“水云深处抱花眠”之意,描绘武陵源苗家清晨炊烟云绕的场景,近处用浓墨描绘溪水潺潺,树木葱葱,通过浓墨层层渲染,加重画面的形式感,而点缀在浓墨中的白色屋舍,犹如是棋眼一般,透出灵气,表达诗人在山中一夜雨的洗涤下的豁达境界,诗句描绘出诗人的人生阅历、对景后的感慨,而在画面处理时却不出现对人物的描绘,将点睛之笔意通过白色灵气的屋舍表达出来。中景通过泼彩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云雾初起的画面,隐隐地展现张家界独特的山水结构。远处是被霞光映照的十里大山,披着充满朝气的色彩将画面引向远方。
在艺术表达手法上采用釉下五彩泼色工艺来表达,根据泼彩形成的肌理纹路再经营布局,再通过勾勒的线条对山石树木形体进行勾染描绘,通过泼彩来展现釉下五彩丰富的色彩,作品表达出在浓郁的重彩中与水墨的完美结合。
总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装饰风格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当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山水画风格因不同创作者的个性风格而异,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醴陵釉下五彩瓷也因为有代代相传、代代创新,人人各有妙技,人人各有风格,才呈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