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现实要求与实践进路

2023-10-21 15:00:00郭庆
广西社会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品格人格道德

郭庆

(泰国博仁大学 中文国际学院,泰国 曼谷 10210)

教师的素质能力建设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质量和发展。作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大学教师的素质培养与能力建设同样具有基础性意义。教师的素质能力建设根本在于其内在素质品质的提升,而在内在素质品质中,文化品格又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新时代大学教师的文化品格包含着政治文化品格、民族文化品格、知识文化品格、道德文化品格等丰富内涵。文化品格通过其价值的凝聚和升华内化成为大学教师精神文化的导向方针与活动的最高旨归,其起始于文化的社会性,又落脚于品格的个体性,为新时代大学教师的建设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探索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价值取向、现实要求与实践进路,是从内部视角对教师发展研究议题的补充。同时,通过文化的社会性与社会发展现实相连接,可实现对这一议题的时代性扩展。

一、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价值取向

就品格发展的本质而言,大学教师文化品格是社会价值观念被个体内化后,具有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综合产物,其后作为个体行为的内控机制持续发挥作用。因此,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一方面是个人的品格,符合个人道德人格建设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其形成与发展有着社会价值取向的深度参与。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锻造离不开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且深深嵌入职业精神的道德准则之中。在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锻造过程中,既要考虑文化品格的个体性,又要考虑其社会性,需要兼顾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学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和个人道德人格建设三方面的价值取向。

(一)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而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首先是他们的文化的政治属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实际上是政治和经济的文化。在阶级社会里,文化最根本的属性是政治的,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使得我们始终无法抛开一方而只谈论另一方。因此,文化—政治必然是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而存在的[3]。这种政治属性首先体现了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还体现了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弘扬。新时代,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底色、灵魂和方向是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大学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定守护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传播者。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亦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因而从这个方面来讲大学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培育也可为其思想境界的持续升华供给用之不竭的精神养料,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优化[4]。

(二)须符合大学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道德准则

教师职业精神是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以及对教育规律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追求与观念建构,它涉及被教育群体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5]。职业精神是基于职业认识产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念以及职业理想等,本质上是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追寻和自我价值的认可,以及实现对自我的自觉超越。这种自我的超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个人自觉的自我约束在社会中主动担当得以实现。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教师职业精神制约着教师知识和才能的发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6]。近年来,国家与社会各界对大学教师的职业精神状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为职业精神不但是教师职业的生命,而且对于大学的教学水平、办学质量以及社会的未来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大学教师的职业精神折射的文化精神是推动了大学及社会进步的力量,那么基于大学教师的责任、担当所需要的文化品格则必须符合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职业精神诉求。因此,新时代大学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关键是要理解职业的崇高性价值,即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三)须符合个人道德人格建设的基本准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师的人格要正[7],这一重要论述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所有教师的殷切希望。端正的人格是教育工作者最深沉的力量,唯有崇高的品质,才有方正的教育行为,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构成主要是指教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人文素养,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由此塑造出教师的人格形象。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由此不难得出,人格的形成当然应是外在文化世界与主体人的内在心理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又是能动的创造性的人。因此,人在具备社会人格之后,才能成为主动性的人,再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进而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就社会学发展的定义而言,人格形成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眼中,理想的人格通常被称为“君子”“贤人”“圣人”。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标准为今天我们理解“人格正”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和见解。然而,理想人格并非一成不变。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格的形成受着社会条件的影响。新时代理想人格应是一种“自信人格”“担当人格”“致公人格”等,这也是“人格正”的应有之义。只有具备了或者符合了“人格正”的这种道德人格标准,才能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净化灵魂,才能自觉从文化意识走向文化创新和文化担当;只有培育了教师善于自我批判的精神,才能促使大学教师积极投身到改革与文化创新的进程中,才能促使教师根据岗位角色树立文化责任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与学术观念,积极地转变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最终达到更高境界的文化自觉[9]。当然,“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资源、载体和内涵,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环境等多种方面对所处其中的人产生着特定的作用,影响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持续发挥着激励人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10]。大学教师一旦形成稳定的文化品格,便能够运用文化的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二、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现实要求

新时代的大学教师不仅是教育者、学术研究者和知识传授者、创新者,还是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批判者,多重的身份角色决定了其要有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文化责任的使命担当。多样的角色与责任反映在新时代大学教师的文化品格之上,使其文化品格呈现为政治、民族、知识、道德等多方面的内涵意蕴。角色、责任、内涵三者所构建的基础为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出场附加了强烈的现实效应,对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锻造提出了多重现实要求。

(一)政治文化品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文化品格是指大学教师在长期的政治文化熏陶下和政治性知识学习积累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品性与人格,体现在其政治观念、立场、思维方式和行为实践之中。中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高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大学教师旗帜鲜明讲政治,从政治的高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了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大学教师的定位在“人民教师”。因此,大学教师文化品格中不可缺少政治文化品格的沉淀。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1]。这就对大学教师政治文化品格的锻造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现实要求,不仅要求大学教师在思维观念当中预先完成对政治文化品格的树立,还要求大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完成对政治文化品格的外化践行,以此形成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文化影响,在理想状态下完成政治文化品格的传承。因此,知行两方面构成了大学教师政治文化品格锻造过程中的现实要求。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在观念、立场、思维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确立指导思想,坚定人民立场。政治文化品格是与个人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根本上是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从而落实在奉献服务的意识当中。在思想观念层面将教师个人与人民、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2]。另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将高尚的政治文化品格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自觉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与思考对象事物,灵活运用人本、批判、历史、辩证、发展等思维方式开展教育教学与科研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和政治领悟力[13],在教育实践行动中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民族文化品格: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品格是指大学教师在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品性与人格。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底色是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品格是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重要构成。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大学教师自身文化品格的重要构成及其实践中的重要传承精神。大学是弘扬民族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前沿阵地,在这前沿阵地中,大学教师是主要角色。大学教师既是民族文化品格的弘扬者、建设者,又是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承载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坚持民族优良传统,引导各族学生以中国之志气肩负民族复兴之重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要求大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构建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还要求大学教师结合知识积累与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中锻造自身及学生的文化品格,积极创新创造民族文化品格。具体而言,大学教师民族文化品格锻造的现实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大学教师坚守传统文化的根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体系性的文化知识,更有着经历漫长的民族文化发展历史而形成的深邃精妙的思想理念,这些都是大学教师应当掌握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民族文化品格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才成为可能。二是要求大学教师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发展和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在当下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中。大学教师作为时代亲历者,有能力将感知到的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转述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并以教育的形式影响受教育者。这一过程是理解和阐述的过程,也是对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三是要求大学教师适应多元文化环境,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路径。大学教师的重点在教育教学,因此大学教师民族文化品格要在教育过程中完成从单一个体性向多元群体性转化,以民族精神和文化内容教育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群体的民族文化品格。

(三)知识文化品格: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知识文化品格是指大学教师在学习、积累、运用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品性与人格,这种品格是在知识指导下后天生成的,散发着人类理性的光芒。知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教师的知识文化品格富集文化知识的内涵,正是在学习和汲取的文化知识的滋养下,文化品格逐渐形成。知识不仅与现实的社会结构相联系,还提供了主体认识论的基础,构建教师的专业认同。因此,大学教师知识文化品格既是教师内在文化的积淀,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显。大学教师是知识富集者,承担着知识教育的使命。新时代大学的知识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而是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教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创新型教育。“新时代大学专业教育应该是专业通识和创新素质教育。”[14]大学教师以特殊的“文化身份”承接的社会责任,其投身于“文化创新”,作为传承和创新者,大学教师的知识文化品格追求既有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之说,也具有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之用。双重角色下,大学教师知识文化品格的锻造有着更高的现实要求。首先,要求大学教师知识文化品格的锻造应在知识学习传承的基础上强调思考和反思的重要性。知识离不开主体的学习,“学习是一个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加工、整合、创造、应用的复合过程”[15]。思考和反思贯穿在全过程中,赋予了知识文化品格深度和广度。其次,要求大学教师知识文化品格的锻造应注重知识创新精神的发挥。大学教师是知识运用的主体,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创新,进而促进大学教师创新型品格的形成。最后,要求大学教师知识文化品格的锻造应重视知识外化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在于改造世界,新时代大学教师的知识文化品格包含着为党、为国、为民奉献的内容,是通过对知识的运用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贡献力量,这份知识背后的责任与奉献精神也是知识文化品格的重要内容。

(四)道德文化品格:大德、公德、私德相统一

道德人格是大学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的道德面貌、精神素养和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是大学教师群体在自己职业活动中表现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方式、道德品质和境界[16]。道德文化品格是大学教师文化品格中的重要构件,在教学组织开展过程中,大学教师的道德品行便成为受教育者和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焦点。大学教师道德文化品格的养成过程需始终遵循于“道”“德”及“人格自觉”的品格秩序规则进行。其一,大学教师“道德人格”之“道”有其演进的规律所在,其指向在于他们不仅要知“道”,更需悟“道”,既要知晓天人之道,又要领悟人伦之道,还修得心性之道,才能真正以师道之典范,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时代之责[17]。其二,大学教师之“德”,养在“德性”,重在“德行”,强调既有淡泊名利的德性坚守,亦须含有敬业奉献的德行修炼,在教育实践中尽显仁、爱、礼、信的美好品格。其三,大学教师“人格自觉”的坚守更需守好公德、严明私德,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感,滋养自我个人意识和品行,达致“修己惠人,笃行致远”。此外,在大学教师道德文化品格的锻造过程中,要明确大德、公德、私德相统一的内容。首先,大学教师道德文化品格的锻造要求构筑好私德的基石。私德是教师个人生活中的道德遵守,关乎个人人格。大学教师的私德指向其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仁义、勤俭、善良等,均是大学教师个体私德水平评价指标,同时还指向大学教师个体与其他个体、群体间道德关系的处理,如师生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道德关系的处理情况亦决定了私德的水平。大学教师要打好私德的基础,既要修养好个人道德,还要妥善处理好个体的道德关系,发挥教师角色的道德师范功能。其次,大学教师道德文化品格的锻造要求发挥公德的保障作用。公德是教师在社会运行中的道德遵守,主要体现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公德代表着社会群体的约束力量,标注了大学教师在敬业、专业、作风上的标准。大学教师坚守公德,有效保障了其内在道德文化品格的形成。最后,大学教师道德文化品格的锻造要求发挥大德指引方向的作用。大德“指向大节大义,是对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德行”[18],体现为理想信念的确立、精神的内化、教育实践行动。大学教师要将私德、公德、大德融合统一,把教师角色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联系起来,实现道德文化品格自上而下的贯通。

三、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实践进路在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呈现。社会是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母体,学校建构了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小气候”,个人的品德修养与世界观则在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中起着主导作用。三个层面共同反映了文化品格在生活世界中的实践逻辑,为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提供了实践指向,因此要着力发挥社会、学校、个人的合力,实现文化品格的锻造升华。

(一)社会层面锻造大学教师文化品格

人的内在优良品格是在个体与社会双重视角下塑造和培养起来的,个体的内在品格离不开社会存在的母体。因此,在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实践过程中,社会层面的影响不可忽视。首先,社会层面重塑尊师重教的文化美德,塑造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知识道德的播种者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尊师重教”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强调“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19]。我们要明确新时代尊师重教具有“兴国安邦之本、育才兴贤之根、传道授业之基”[20]的重要意义。全社会尊师重教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对真知的敬畏与追求的深层逻辑上,凝聚起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加强价值引领、宣传教育,并在教育制度、教师管理体制上调整优化,形成多方合力。其次,社会层面加大对大学教育教学参与度,形成大学教师品行的社会监督。大学教师不仅是大学场域中的学生期待的大学教师,更是社会场域中大众所期待的大学教师,其包含在社会场域之中。相应的,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锻造便体现为一项需要跨越高校与社会两个场域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大学教师文化品格在高校场域内的外化呈现,也要重视其在社会场域中的呈现和所引起的社会反响。社会大众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判断形成社会监督,以社会舆论的形式参与到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锻造过程中,推动锻造实践的发展。最后,社会层面加强文化品格的价值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内在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的集中阐释,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锻造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师德师风建设为灵魂,同时注重智、美、善的文化导向,从而在价值层面为大学教师的文化品格锻造锚定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体与宏观的,在向大学教师文化品格的内在转化中会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大学环境、教育实际条件等因素实现具体化,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层面、大学教师个人层面的特异性阐释过程。

(二)学校层面锻造大学教师文化品格

大学建构了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小气候”。“比起庞大的社会大生态环境,每一个学校由运行模式、管理制度、价值取向等构建的小生态环境更直接地规约、影响着每个教师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21]。因此,在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实践中,学校扮演着直接的、切实的推动者角色,是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关键力量。首先,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以师德建设为切口,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建设为大学教师文化品格奠定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思想观念、价值引领、行为方式上,通过宣传教育、制度规范推进教师树立“以德为先”的理念。构建师德培训体系,实现高校内、高校与高校之间师德培训的联动,实现师德培训的制度化与常态化。将师德纳入教师管理体系,作为考核与评聘的标准。其次,大学通过成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方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构建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自我发展基础。大学教师是作为群体存在于高校场域中的,教师间基于共同的角色定位和使命认同形成教师队伍与共同体。在文化品格的锻造过程中,个体的能力与发展力是有限的,大学要激发教师群体的合力。处于共同体文化之中的教师在认同某种文化意涵与特质的基础上,会自主地进行文化选择,具有自主文化创新的意识与能力[22]。最后,大学必须正视时代变迁背景下的教师群体特征,积极引导教师建构时代发展视野下的文化品格,筑就大学教师良性发展之路。在此,学校要基于文化关怀的视角关心教师发展,并非仅仅关注教师职业待遇提升和职业规范的制订,而是要着力于教师文化关怀之情的涵养及教师文化自觉的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学校管理的人文性和有效性,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师文化自觉。

(三)个人层面锻造大学教师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归根结底是个体的品性与人格,在其锻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个体内在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从个体的微观视角分析大学教师个体文化品格的形成,可发现其形成过程呈现为多要素的系统性作用过程,包含价值层面的理想信念要素,道德层面的道德情操要素,知识层面的理论学识要素,情感层面的仁爱之心要素。正是这四方面要素的系统作用,共同形塑了大学教师的政治文化品格、民族文化品格、知识文化品格、道德文化品格。因此,在新时代大学教师文化品格锻造的实践中,也要以这四个方面为切口,塑造个体层面的主体意识,构建大学教师在文化品格锻造中的主体性。首先,大学教师要进行理想信念的主体性锻造,奠定文化品格的价值基础。大学教师是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其理想信念锻造关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23]大学教师需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的学习教育,结合本职岗位,培养自身职业理想与信念,承担育人使命。其次,大学教师要进行道德情操的主体性培养,奠定文化品格的道德基础。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融入职前、职中、职后的各项培训之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实践与落实,紧抓课程教学、学生工作、科学研究、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师德师风践行。再次,大学教师要进行扎实学识的主体性塑造,奠定文化品格的知识基础。要不断加强学习能力建设,提升自我教育效果,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要培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建构式批判”思维[24]。最后,大学教师要进行仁爱之心的主体性养成,奠定文化品格的情感基础。要推进大学教师教育心理、教育理念、教学艺术的培训与锻炼,同时提升对大学教师情感的关注度。

猜你喜欢
品格人格道德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