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研究

2023-10-21 15:00:00向媛秀
广西社会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西南生态

向媛秀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而且要实现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要取得新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产业等方面振兴的基础。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所在。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推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使“绿色”成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取向

(一)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从某种意义而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更迭过程。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始终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马克思的语境中,“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恩格斯也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生态”一词,但是他们的论述触及的正是生态所关涉的核心问题,即人类要获得永续发展必然要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尊重自然、把握规律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处理人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上给人类开出的“药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一百余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处理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生态环境被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3],“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4]。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自然生态意识增强,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的家园成为当下人们关切的民生问题。为践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铮铮誓言,习近平总书记以既通俗易懂又寓意深刻的语言,提出“两山”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两山”论实质阐明的是生态与经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是“两山”论的内在旨意,也为加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之后,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央的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多关涉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强调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提出治理举措。例如,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同时,强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6]。2018年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7]等频频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中央有关政策文件中,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向。

(二)促进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研究取向

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后,许多学者就开始围绕“村容整洁”这一要求对乡村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治理展开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包括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表征、对策、成效等。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学者开始把生态环境问题置于乡村振兴视域下进行研究,从研究主题来看,主要聚焦几个方面:一是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乡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冯旭认为要实现乡村振兴,应该构建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在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中突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8]。温暖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实现多元共治[9]。二是分析乡村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联系。例如,张志胜指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并分析了相关主体责任缺失的问题[10]。三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出治理乡村生态环境的对策。例如,张娜、原珂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构建田园综合体这一治理思路[11]。徐翕明、何立荣提出借鉴“枫桥经验”,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等[12]。当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对于如何结合地域特点,推动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还有待深化。四川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就指出,“还谈不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研究,各地如何结合实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还处于方案讨论阶段”[13]。因此,研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在中国版图上具有特殊的位置,以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为主体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沿边和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14]。邓小平曾指出:“少数民族问题,在西南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一个是西北,一个是西南。恐怕西南比西北还多,而且情况也比较复杂”[15]。西南的国境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16]。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不仅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数量多,而且该地区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文化联系、宗教关系较为复杂,跨国交往频繁,实现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有国家战略意义。就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特点来看,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精准扶贫实施后,乡村基础条件如交通、房屋等整体有所改善,但是不可否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中东部其他地区还有差距,实现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需要结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际,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之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乡村振兴”效应

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角度来讲,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乡村振兴”效应。生态环境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而且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长久之策。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生态环境一旦发挥“乡村振兴”效应,必然成为乡村振兴之本。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这样一种观点:“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7]深刻理解这句话,就不难理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乡村振兴”效应。人们一般简单地认为,生产力就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语义中,从来没有把生态环境排除在生产力之外,而是认为社会生产力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从本质上讲,生产力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生产力不仅包含着社会经济生产力,也包含着自然界的自然生态生产力,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生产力。生态环境从属于自然界,是人们的生产资料,如水、林木、土地等,一旦与人的能动性相结合,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18]马克思也强调,“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19]。这都说明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属性。生产力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和创造力,还包括作为人类生存依托和劳动对象的自然。赖宝成、王英华就指出,生态环境是先进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标准是评价生产力先进与否的外在尺度[20]。生态环境不仅能给人提供生产资料,也能给人提供生活资料,其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还会促进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进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会成为一种用之不竭的财富。相反,如果人类一味地、毫无节制地从生态环境中索取,不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关键在于人们采取何种方式利用生态环境。人作为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中介,应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长久之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21]这段话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2]。西方国家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伦敦毒雾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无一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危害。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有些地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人民幸福生活无从谈起。那些靠着牺牲生态环境而一时拉动的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得不偿失、自食恶果。发展经济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发展经济的真正目的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3]。要努力改变“环境换取增长”的局面,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争取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已经完成脱贫任务,然而个别地方在面临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之时,选择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取向,如果不及时制止和改变这种发展取向,就容易返贫,陷入“贫困—破坏—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不仅不能解决民生问题,反而会使脱贫的成果毁于一旦。当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存在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讲是民生问题,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是国家倡导的发展、人民期待的发展。

(三)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生态优势是实现乡村振兴之本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24]。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对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人民群众来说,他们大多长期身居大山之中,崇拜自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他们习惯于在房前屋后种植各种蔬菜瓜果,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生活方式。但是,一些人错误地理解乡村振兴,认为应把群众聚居在一起,在乡村建设统一的砖瓦结构的楼房、整齐划一的水泥路。这种表面上的乡村振兴,实际上无法掩盖部分村民生活上的无所适从,也并非乡村振兴的要义。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来看,生态优势是其实现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充分发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优势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道。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追求形式上的乡村振兴而忽视内容上的乡村振兴。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并不否定乡村振兴对乡村基础条件加以改造完善的必然要求,而是强调因地制宜,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发挥其生态优势,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另一方面是物质上的。精神方面,要保护好村民传统生活中对生态的追求,鼓励人们继续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人民的生活因乡村振兴而更加“顺其自然”。物质方面,通过发挥生态优势,创造物质价值。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凝聚人才,吸引项目,开发创新技术,优化生产要素结构,充分彰显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绿色”特色和内生动力。比如,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生产生态绿色食品、发展有机食品工业等,让绿水青山发挥金山银山的作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造就一种“生态—乡村—生态”的循环发展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则是乡村振兴之本。

三、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实践方向

实现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并非在一朝一夕,也不在一招一式,而是在久久为功的实践中。坚持多措并举,坚持“为民”理念,突出生态特色,重视创新发展,达到双赢目的,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实践方向。

(一)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出发点是坚持“为民”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要实现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在处理两者关系上,要坚持“为民”理念,这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出发点。首先,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问题。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聚居着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始终保持为民情怀,而不能“一刀切”,要坚持向人民学习、求教、问策。例如,云南省保山市为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充分考虑群众的诉求,依靠群众,在治理秸秆焚烧问题上加强“人防”和“技防”协同,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5],人民群众最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最能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邓小平说过:“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26]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同样需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确立好他们的主体地位,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例如,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为民”理念,开展绿美乡村建设,目标是高质量建设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这项工作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群众从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开始,以实际行动促进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二)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是突出生态特色

一个地区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和凸显自身的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现竞争优势,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水平提升。就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来讲,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这里降雨充沛,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堪称天然氧吧。区域内多条水系纵横交错,尤其“三江并流”,生物等自然资源富集。要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就要突出生态特色,打好“生态”这张牌。第一,突出生态特色就是要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云南省通过制定实施《云南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点治理露天矿山集中开采区,修复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生态屏障。然而,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乡村居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在生活上不注重垃圾分类与回收,导致溪水被污染、植被受侵蚀;个别地方在经济发展上仍然坚持粗放型发展模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要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必须转变乡民传统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第二,突出生态特色,并非仅限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要形成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在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中包含许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容,体现在民族语言、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建筑、民族工艺等之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仅不能削弱这些文化特色,而且要继承和弘扬好这些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滋养民心,润物无声。例如,西藏实施万名种养能手、手艺人、乡村导游、民宿老板等培养工程,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突出生态特色,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让人民群众过上绿色低碳生活。乡村振兴并非体现在大拆大建上,而是体现在追求更高质量生活上。目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已经实现脱贫,与全国一道迈进了小康社会,但存在的矛盾是生活质量还不高、发展还不均衡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的生活不仅物质富裕而且精神富有。

(三)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关键点是重视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7],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推进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也需要创新,需要通过创新来充分利用和发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优势。第一,坚持整体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既不能要求千村一面,也不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热衷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追求“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尽管同处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但是每个具体的区域甚至是每个具体村落的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因此,各地在推进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中,要坚持思维创新,因地制宜统筹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的规划与利用,实现乡村生产发展、村民生活富裕、乡村自然生态良好的和谐画面。例如,云南省启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创新性打造特色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通过休闲旅游精品路线把美丽乡村串联起来。第二,开发新技术,大胆引进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把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如打造生态绿色食品、增加农牧畜产品的附加值、加大生态种植养殖力度、发展生态建筑及材料产业,使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发“田园型”“探索型”“体验型”“休闲型”等多类型生态旅游观光路线,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第三产业发展,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乡村居民因生态而受益、因生态而发展。云南省建设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区,实施种养循环农业项目以及万亩耕地轮作制度等,就是通过创新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统一的现实案例。第三,利用好现代化网络技术,打造数字乡村,宣传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提高乡村的吸引力,既吸引消费者,也吸引投资者,让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源源不断地汇聚人气。同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知识课程,发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

(四)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落脚点是达到双赢目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复杂事物之中,存在着多种矛盾,每一种矛盾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样,总是有主次之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可以看成一个复杂事物,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环境等各个方面。就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来看,一定时期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主要矛盾,在乡村振兴中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当然,也要兼顾次要矛盾,因为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在具体实践中,既不能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也不能因为保护生态环境,致使乡村振兴战略停滞不前,两者完全可以实现协调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当然,要实现双赢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立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处理好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必然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乡村共兴的局面。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是否达到了双赢应该由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说了算,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群众的口碑。乡村是否变美了,村民是否变富了,人民心中有杆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要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就要在实践中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这是走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之路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归宿。

由于地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性,因此,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重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在具体实践上,立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秉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能;同时,通过乡村振兴这个契机,不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进而走出一条“绿色”即底色、成色即“绿色”的富有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当然,从目前来看,走好这条道路还任重道远,未来需要继续聚焦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这个主题,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聚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推进实现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西南生态
“潮”就这么说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Country Driving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9
西南丝绸之路及其对西南经济的影响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