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云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党的农村工作的本体力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作为农村基层党建与治理领域的重大命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也受到学术研究领域的关注。当前有关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带头人纳入村干部的整体概念中进行分析,从“结构—功能”的视角分析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逻辑[1-2]。另一类是按照“问题—对策”式的框架对带头人队伍建设进行分析,一般是先揭示该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之后再提出对策建议[3-4]。可以说,当前研究没有深入揭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群体的特殊性,也缺乏对内在机制的深度分析,由此所提出的建议及举措难以精准。笔者认为要拓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研究,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立足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应界定清楚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内涵以及外延,在此基础上才能彰显出研究的独特意义并探寻其内在机理。二是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践逻辑以拓展深度。单纯的“问题—对策”式分析能形成问题导向,却容易遮蔽深层的逻辑。立足最新实践才能揭示其内在机理,也才能分析深层动因所在。本文拟在界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践逻辑及多重动因,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隐忧,有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5]从内涵上界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指的是能带动和引领广大党员群众的领导者,他们是村级党组织的“领头雁”,也是农村治理的“主心骨”,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而从外延上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不仅包括党员换届选举所产生的村党组织书记,还包括选派的“第一书记”以及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调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指的是党和国家为了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高质量发展而采取举措的过程。进入新时代以来,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和国家进行了顶层设计,各地也探索了很多具体做法,其实践逻辑呈现为以下三个层面。
进入“后税费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动美丽乡村战略及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资源下乡”的方式反哺农业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重点任务由原来税费时期的征缴税费、计划生育等转向带领农民致富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任务重心的转变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应有干劲、会干事,能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致富。为了让更多的优秀带头人脱颖而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多渠道选配带头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通过换届选举产生本土的村党组织书记。21世纪以来,乡村社会进一步嵌入市场经济体系之中,部分农民通过打工获得机遇或通过经商、办企业实现了迅速致富,成为村庄中的经济精英。他们具有开阔的致富思路和较强的致富能力,能建构相对较强的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是村民眼中的“能人”。为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基层党委政府采取多种举措动员其中的优秀党员回乡参选并任村党组织书记[6]。其次,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调任人员任村党组织书记。之所以从外部调任,一般是因为本村存在棘手的治理难题或急难险重的任务,村庄中难以选出能胜任的带头人;又或者由于本村的基层党组织被定性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群众意见比较大等,需要从外部引入带头人来整治等。在这些情况下,一般由县乡党委选派机关事业单位的优秀党员干部“下乡”任村党组织书记。他们都有相对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工作魄力,能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中遇到的难题。再次,各级党委政府选派“第一书记”。选派“第一书记”是党和国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实施的政策,从省市县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遴选优秀党员干部派驻到农村任带头人。“第一书记”原来主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但在全面实现脱贫之后,其任务由精准扶贫转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当前很多省市县派驻“第一书记”目的在于落实乡村振兴任务并推动村庄发展,“第一书记”也是从外部引入的带头人,但他们并不代替村庄中原有的村党组织书记,而是与村“两委”共同谋划村庄发展的方向并提升村庄的党建水平和治理水平[7]。
在农业税费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领导各项治理工作一般为“兼职”,从农业税费“提留”领取误工补贴,在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进入“后税费时代”以来,农业税费被取消,各级党委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支付带头人薪酬待遇,随之以此为基础对带头人开展了职业化管理,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进行严格的岗位管理。村党组织书记要严格遵守“坐班”“值班”及请销假制度,针对“第一书记”的驻村考勤制度也十分严格。一些县乡纪检监察部门还会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对于违反岗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其次,进行精细化的考核与激励。县乡党委政府围绕中心工作任务设定绩效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千分制或百分制的细则,又将细则赋予不同的分值作为考核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指标。在月度、季度乃至年度考核中按照工作实绩对应于不同的细则折算分数并对应到不同的档次,以此作为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成效的依据。尽管针对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的绩效考核内容有所区别,但考核结果都与经济激励挂钩,根据不同的考核档次兑现绩效待遇或补助奖励等。在经济激励之外是政治激励,很多县乡基层专门制定专项的公务员或事业编制指标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定向考录或招聘,村党组织书记甚至可以晋升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而对于“第一书记”而言,如果在任职期间获得优秀档次,可以在原单位获得优先提拔或职级晋升、职称提级等。再次,进行专门的培训和保障。各地的党委政府会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进行专门培训,内容既涉及党建及各类战略规划,也包括政策部署及工作技能等。同时为稳定带头人队伍,很多地区加大了对带头人养老保障的补贴力度,以使其退休之后有稳定保障。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权力规范成为队伍建设的重点环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系列举措来强化监督,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完善纪检监督体系。乡镇纪委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直接监督方。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基层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乡镇纪委接受信访举报以及办案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不断提升,很多村庄也设置了纪检小组并聘请了纪检信息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属于“关键的少数”,也是纪检监督的重点所在,纪检监督体制的完善加大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监督力度。其次,加强民主监督和履职监督。根据中央有关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置的意见,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村监委设置的全覆盖,在重大决策、重要事务尤其是村集体经济、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方面直接发挥监督制约作用。尽管村监委主要的监督内容是村务,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村庄重大决策和重要任务的“第一责任人”,民主监督会对带头人形成直接制约效应。在民主监督的同时,为了防止带头人不规范履职,很多地区的纪委会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督查或者检查,一些地区甚至制定了村党组织书记的权力清单来进行规范[8]。再次,加强党员群众的直接监督。党员群众拥有直接监督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的权利。进入新时代以来,各地基层党委政府优化了信访投诉的方式并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拓展了各类网上举报投诉方式,“监督一点通”等网络监督方式已实现了全覆盖。
进入新时代以来,各地党委政府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采取了诸多实践举措并形成了建设的实践逻辑:首先,选用是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通过单一渠道来选用带头人具有局限性,通过遴选、选派或调任可以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目的在于通过选用优秀的带头人来解决农村现实困境或破除农村发展障碍。其次,管理是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职业化已经成为趋势,之所以实行严格的岗位管理、进行精细的绩效考核并进行培训,目的在于提升带头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强化其履职能力,通过给予相应压力来倒逼其提升工作成效。最后,监督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无论是纪检监督还是民主监督,抑或党员群众的监督,目的都在于约束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权力并规范其施政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可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了带头人引领发展的功效,督促了带头人规范用权与履职,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本体力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具有深刻的内外动因。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具有多重身份:带头人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受到中央和省市县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必然成为带头人队伍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带头人又是农村基层治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者,乡镇党委政府有关农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安排需要通过带头人来“落地”,乡镇党委政府是带头人队伍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同时带头人队伍肩负领导乡村治理并带领村民致富的重任,广大党员群众对优秀带头人的期许和要求成为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各级党组织尤其是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党员群众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力量来源。
进入“后税费时代”以来,原向农民征缴的各类税费已取消,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的利益关联越来越少。加之很多中青年农民外出务工,在农业生产上处于分散状态,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生产服务关联也日渐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了虚化、弱化和边缘化的问题,一些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也出现了困难:留守群体成为村庄的主力军,一些地区缺乏优秀的带头人人选,甚至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一些地区的带头人甘于平庸,不主动作为,甚至出现懒政、怠政的情况,难以带领党员群众实现村庄发展;一些地区的带头人受到家族、派性及其他消极因素的影响,出现优亲厚友的不公正现象,甚至个别带头人还存在滥用职权侵害村民利益的问题等。上述问题成为外部挑战,不仅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而且阻碍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与先锋型政党,具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建设自主性。当外部挑战显性化之后,各级党组织必然会迅速进行适应性调整:将干事创业和引领发展作为带头人选用的首要标准,从多元渠道遴选优秀带头人;以尽心履职作为带头人管理的必要条件,以绩效考核的方式推动带头人取得扎实工作成效;以清正廉洁作为带头人监督的目标,通过党规国法来约束带头人的权力使用。可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性质和政党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提升作出的必然选择[9]。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资源的下乡,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农村发展提出诸多需要完成的任务指标,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自上而下”的任务指标“落地”农村之中都需要通过乡镇“接点”。就乡镇一级来说,尽管乡镇党委政府承担了较大的发展压力,但其治理能力在一些环节上却比较薄弱:首先,财政能力相对较弱。进入“后税费时代”以来,一些乡镇依赖于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只能“保吃饭、保运转”,需要落实的各项事务与所承担的职责及相应的财力支持严重不匹配。其次,人力和人才资源的不足。尽管面对的任务多,但乡镇的干部数量偏少,一些干部尤其是普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精细化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都有待提高。财政能力和人力资源的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乡镇的治理能力,但面临的各项任务又都需要乡镇去组织落实。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一级只能向下分解任务以及压力,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带头人来担负更多任务[10]。由此,带头人队伍能力强、履职积极性高及权力行使科学规范就尤为重要。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各类治理任务,乡镇一级必然有强烈意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无论是启用本土能人型的村党组织书记,还是从外部引入“第一书记”,又或者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调任优秀党员干部任村党组织书记,目的都在于选配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尤其是推动发展能力的带头人领导落实各项发展任务并力争获得更大的工作成效;通过职业化管理尤其是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履职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各类治理任务;而全面加强权力监督可以形成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有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权威和执政能力,为各项发展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提供政治保障。
进入“后税费时代”以来,随着工商业以及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乡村社会也在发生全面转型,广大党员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带头人队伍的诉求也在发生转变。首先,党员群众对优秀带头人选用的集体诉求。立足党员群众的视角分析可以看到,尽管很多中青年劳动力流出农村,但依然有较大基数的农民在乡村生产生活,尤其是在工商业经济发生波动时,农村依然可以发挥重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功能[11]。而且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民返乡创业或者回流到本地就业也已经成为重要趋势。建设好、发展好乡村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也是广大党员群众的集中诉求。而建设和发展乡村需要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领导,他们凭借较强发展带动能力及干事创业的精神,才能带领党员群众建设美丽乡村并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广大党员群众不仅在换届选举的过程中一致支持能人型的带头人,也会热切欢迎并支持“第一书记”及调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其次,党员群众对带头人履职及权力监督的集体诉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及各类民生福利政策的广覆盖,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多。党员群众对服务的需求倒逼了带头人的岗位管理,希望带头人在履职过程中尽心尽责,绩效考核是对带头人履职的要求,能督促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更好地服务村民、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发展。由此,上级针对带头人的绩效考核受到党员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广大党员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否能公正用权尤为关注,有强烈的意愿参与民主监督工作,也有更强的意识和更多的行动来行使自身的监督权利。可以说,选择优秀的带头人来领导农村发展,加强对带头人的管理、激励与监督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广大党员群众的集体诉求。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它不仅是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也适应了乡镇党委政府的治理需求,更是广大党员群众的集体诉求。可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改革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治理中多元主体的集体选择。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必然取得重大成效并对乡村治理产生深刻影响。
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带头人队伍建设引领了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处于乡镇与村庄的“接点”位置,党和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要由带头人队伍去落实。通过多元渠道遴选的带头人队伍具有干事创业的精神,在落实部署和政策时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能发挥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二是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在职业化管理的推动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一般会立足岗位积极履职,很多带头人会主动投身村庄产业发展,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尤其是选派的“第一书记”和调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具有较强的利益超越性,能有效解决村内的各种矛盾等,甚至能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成为基层治理中的典范。可以说,带头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三是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了执政的合法性认同。通过全面加强监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规范用权和科学履职的自律意识得到了全面提升,廉洁从政及为民服务的行为强化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合法性认同。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有目共睹,但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涉多个不同环节,又涉及不同的层面。在整体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平衡性。这些不平衡性会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带来一些隐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配的组织程序十分完备,很多地区由县区组织部门提级选配带头人。但个别地区存在一些选配不精准的现象:首先,个别地区对带头人队伍结构进行“一刀切”。当前很多农村缺乏中青年人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年龄偏大且学历偏低,队伍结构需要进行优化。但个别地区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盲目对年龄和学历进行“一刀切”,要求新任带头人不超过45周岁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但很多地区45岁到55岁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年富力强且有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尽管学历层次可能不高,但具有相对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年龄和学历要求的初衷是为了实现结构优化,但却造成了基层干部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或流失,不利于农村基层工作的开展。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反映出个别地区未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带头人的选配政策,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不科学之处。其次,个别地区对村党组织推荐人选未能做到精准甄别。随着国家资源下乡的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经济精英出于各种动机参与换届选举,个别地区在推荐候选人的过程中忽视对其参政动机、工作作风及为民服务口碑的考察,热衷于将“富人”及企业家排在首位,却不看重村庄中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等力量。这种厚此薄彼的行为不符合带头人选配的初衷,也会给乡村治理埋下隐患[12]。再次,个别地区选派“第一书记”或调任村党组织书记不够精准。个别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基于自身利益不愿意派出单位优秀人选或骨干力量“下乡”,反而选派意愿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或综合能力不强的人选。这些人选浮于农村基层工作表面,难以取得实质工作成效;还有个别单位没有做到深入研判和仔细考察,选派干部的目的是给单位人选“镀金”,影响了选派干部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工作成效。
当前很多地区通过绩效管理的方式来分解指标任务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进行考核,以此来督促带头人履职。但一些地区在落实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了层层加码的现象,带头人需要完成的任务指标过多、过泛,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内的村干部忙于应付各类任务指标,难以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党员群众之中开展工作,长此以往造成带头人与党员群众的关系“悬浮”,甚至与广大党员群众日渐脱离形成官僚主义作风。绩效管理任务过重、压力过大还会带来两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个别带头人队伍的形式主义作风。一些地区在对带头人队伍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往往对照指标体系,通过查看工作台账的方式来衡量工作成效。由于指标多且工作成效需要证明材料,相应的台账资料也就十分繁杂,一些带头人只能将工作重心放在制作台账及资料“留痕”上,实质开展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受限。其次,个别带头人队伍陷入“发展主义”的窠臼。为了应对各类的任务压力,个别带头人过度追求外显性发展指标,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征地拆迁的速度、土地流转或社区化发展的程度等,他们或为了自身政绩而透支村集体资金、变卖村集体资产,或出现了与民争利的现象等。这些情况不仅产生了村级债务,而且影响了村庄长久发展。还有个别带头人热衷于追求打造“亮点工程”,通过叠加资源来打造政绩典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形成村庄间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13]。
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推动下,监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履职和权力使用已经成为常态。但个别地区在开展监督的过程中并没有科学把握“度”,出现了一些僵化做法:首先,个别地区开展的履职监督过多、过滥。开展履职监督的目的是推动工作,但个别地区针对多类工作开展高频次的监督和检查,同时要求工作“留痕”以确保工作规范性。过度的监督和检查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带头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了工作的实质成效。其次,个别地区设置的监督程序和规范过于繁密。个别地区为了凸显监督的成效设置了过于复杂的监督程序和流程,例如个别地区为了确保农村财务监督的效果,将万元以下额度的项目都纳入招投标的范围,或者将过于微小的事项都列入村民代表投票表决的范畴。招投标及村民代表投票表决的物质成本及组织成本并不低,甚至会消耗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可以说,类似于这种繁密的监督规范设置降低了工作效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自主性形成了过度限制,对治理工作增添了负担。综述之,以上的一些僵化做法会产生一些“意外的后果”:农村基层工作本身难以程式化,存在大量的非正式工作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需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尽管监督约束了带头人的权力行使,但过泛、过滥的监督也会影响带头人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使其产生“做多错多”的“避责”心理。为了避免被追责,不愿意去干事创业和积极作为,这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实现乡村振兴带来消极影响[14]。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平衡性,尽管这些不平衡性只是局部问题,但也可能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会降低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引领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人选是队伍建设的源头所在,他们自身是否有较强能力、是否符合村庄的实际需求会直接影响到队伍的质量以及工作成效。由此,应进一步提升带头人队伍的选配精准度,使优秀的带头人脱颖而出。首先,应该破除“两唯”限制,选配符合党员群众需求的带头人。不应在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武断设置年龄和学历限制,应做到不唯学历、不唯年龄,将人选的干事创业的能力以及办事公道、甘于奉献的作风作为考察的关键,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将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放在第一位。其次,可以瞄准村庄中的“中坚”力量来选配带头人。当前我国农业经营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型,诸多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及“新农人”开始涌现,无论是家庭“农场主”,还是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农业实用技术人才等都是农业转型中的新生力量,他们以农为本,立足农村,对农业和农村有强烈的情怀,并且他们的主要利益和发展的空间在农村,对农村建设和发展充满参与的热情。通过遴选和培养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既有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也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未来方向[15]。再次,提升“第一书记”和调任书记的选配精准度。“第一书记”和调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在村庄的利益以及人情关系网络等方面具有超越性,既善于进行建章立制、化解矛盾纠纷,又能借助于外部资源的输入来促进农村发展[16]。未来可以继续加大选派或调任的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应破除个别选派单位的本位主义做法,建立细致的意愿甄别和能力考察机制,推动有热情、有能力、有思路的党员领导干部“下乡”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治理村庄过程中陷入“发展主义”的窠臼,重要的原因在于压力型体制加重了各项任务指标压力,乡镇一级自身的治理能力有不足之处,只能通过对带头人绩效考核的方式分解压力。对此,需要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改革。首先,强化基层的基础性治理能力,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减负”。压力型体制具有催动发展的功效,但也有可能使管理体制缺乏开放性,难以接收“自下而上”的反馈。由此,要对基层党委政府组织结构与组织环境进行深化改革,为压力型体制建立科学的“减压阀”。与此同时,还应通过科学放权的方式增强乡镇本级的基础性能力,尤其是通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基层财政能力,加大乡镇一级的人才资源配置力度。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可以不断提升乡镇本级的治理能力,减轻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的治理压力,使其有更多的自主空间来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长效发展之路。其次,逐步改革乡村治理的“锦标赛”机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增效”。“治理锦标赛主要是乡镇政府普遍运用一种自上而下行政动员的方式,刺激村级组织主动承接治理任务。因该动员机制具有以基层治理事项为中心,且兼具程序监督、量化考核、排名约束与绩效激励等特点。”[17]治理“锦标赛”使带头人的治理重心和治理精力过于关注治理任务的考核和排名,却容易忽视党员群众的满意度。当前一些农村地区围绕治理事务以第三方独立调查的方式来提升农民满意度,将其作为评价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的重要依据。这种方式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服务党员群众的效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各地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和激励体系。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直接支持和关爱,重点在于三方面:一是给予带头人队伍一定的自主履职空间。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整治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应进一步落实整治的具体举措,尤其是科学安排监督工作,坚决禁止过多、过滥的履职督查或繁复的工作检查,坚决禁止“过度留痕”现象,不以台账资料的多少评定工作成效,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从“文山会海”和“文牍台账”中解放起来,重点抓好乡村振兴以及为民办实事的各项工作。二是建立以党员群众认可为导向的价值激励机制。当下的激励机制主要以绩效激励及政治激励为主,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应加强价值激励,以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同与支持作为自身价值的来源。各地应探索带头人进一步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方式,推动带头人走入群众中吸纳诉求或意见建议,形成科学的措施并运用到领导农村发展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可以提高自身的声望和权威,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更多信任与支持。三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关爱,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肩负领导农村发展的重任,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甚至是试错。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应建立有针对性的容错纠错机制及具体清单,一些已经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地区,应加大机制的落实力度,免除带头人的后顾之忧,保护带头人的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热情。
进入“后税费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接连推出多项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战略部署。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各级党委政府通过选配、管理和监督等举措全面重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但带头人队伍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存在一些不平衡性。为了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保障,应立足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加强遴选的开放性、精准性并优化职业化管理的弹性空间,在“减负增效”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群体的支持和关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