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冬梅 谭毅
4 月2 4 日, 或许你只觉得这一天平平无奇,不过对于千千万万的“精灵”而言,每年的这一天都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些“精灵”,就是为人类健康和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条件反射、血液循环,牛痘、霍乱和胰岛素等近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均建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1979年,由英国反活体解剖协会(NAVS)发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世界实验动物日,其前后一周被称为“实验动物周”。
数亿精灵,为人类献身科学
你知道吗?目前,仅在我国,每年使用实验动物数量超过2000 万只。而放眼全球,这个数字约为2 亿!是不是让你瞠目结舌?
然而,为了科学的发展,人类还是不得不利用动物开展动物实验。毕竟,它们是人类最好的“太空先锋”和“抗病良师”。比如一只叫作“莱卡”的狗,在加加林进入太空之前,它作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驱,替人类执行了一项有去无回的伟大任务,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生命,最后光荣牺牲;再比如db 糖尿病模型鼠,正是靠着这个小精灵,科学家才对糖尿病、肥胖症和生育障碍等疾病有了更多的研究,最终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生活的曙光。
好在,为了让动物实验更合理、更仁道,科学家都会遵循“3R”原则:
一、替代原则(Replacement):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用非动物的方法或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比如,目前的技术甚至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来代替活体动物。
二、减少原则(Reduction):在保证获得预期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动物的使用数量。
三、优化原则(Refinement):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对动物造成的不安和痛苦。
动物福利——科学也有温度
实验动物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它们和人类一样具有意识和喜怒哀乐等情感,能感知疼痛,也恐惧死亡。基于对实验动物的保护,人们提出了“动物福利”这一概念,就是让实验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或在必需的科学实验中,尽量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动物福利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满足动物需求的“五大自由”:
一、生理福利: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即要有新鲜、充足的食物和饮水。
二、环境福利: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即要有适当的居所,能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不受困顿之苦。
三、卫生福利: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折磨的自由,即要预防与治疗疾病,缓解病痛之苦。
四、行为福利: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如转身、舔梳、站起、卧下、伸腰等自由。比如,要给犬类提供适当的运动场地。
五、心理福利:享有生活无恐惧、悲伤和焦虑的自由。比如,不能“杀鸡给猴看”,因为这真的会让猴产生恐惧。
挽歌清唱,献声精灵
不过在动物实验中,不管怎样,实验动物都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伤害,遭受痛苦——这些精灵,其实是我们人类的替难者和科学的殉道者。
据统计,从1901 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设立以来,约75% 的奖项都涉及实验动物。实验动物还在农业发展、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军事航天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实验动物的馈赠,无一例外!为此,我們才设立了“世界实验动物日”,并修建纪念碑用以缅怀它们。而在“实验动物周”期间,世界各地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我国的科学家还特意为它们写了一首歌——相信在了解这些之后,你一定会愿意加入,一起为这些献身科学的精灵而献声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