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翟万江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数以万计的领军人物、行业专家攻克“卡脖子”问题,也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突破痛点难点问题。青岛的破题思路,是以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重大产业战略匹配为抓手,聚焦构建“产教有机融合、产才高度契合、产科深度结合”机制,持续深化教育协同创新,推动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同、与城市重点产业链深度匹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明确了青岛产教融合试点要结合青岛现有的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优势、专班推进的新型产业优势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教育优势,重点在五大领域开展改革探索,建设培育一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中,将产教融合发展作为基础性要求,同步提出可操作的支持方式、配套措施和项目安排。合理规划产教融合园区,重点建设青岛国际职业教育科技产业城,整合聚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破解职业教育办学瓶颈,形成贯通培养的全链条职业教育体系和产教融合体系。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推进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争取“十四五”期间全市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2 所。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实施“工匠精神”培育工程。加强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宣传推广,增强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区市和学校建设职业体验馆和体验基地。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编制学徒专业目录,建立学徒专业教学标准,力争到2025 年,现代学徒制成为全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施职业教育“扬帆计划”,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重点建设50 个高水平中职专业(群)、20个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认证、质量评价、专业预警调控机制。
降低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培育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对年度考核合格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每年给予专项经费奖补。建设青岛市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辐射山东半岛经济圈的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校企各类需求精准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行业企业用工需求的精准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精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精准对接。打通校企高技能人才交流通道,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双向流动、交叉兼职。推进校企技术成果转移与转化,以一流学科和校企合作示范专业为依托,校企合作建立适应生产一线需求的工程技术研究课题库。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立技术成果孵化基地,引导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产学研用进程,促进成果转化,引领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发展。
搭建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方式,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推动“双一流”建设等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组建一批产教融合集团(联盟),由行业龙头产教融合型企业牵头,联合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搭建行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信息对接、教育服务平台,聚合带动各类中小企业参与。
创新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健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和企业治理制度。积极推动双方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全方位融合。着重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支持企业与学校合作办专业、二级学院,推动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引进国(境)外知名企业在青岛独资办学,鼓励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在青岛举办职业院校。探索职业院校为在青“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员工量身定制开展技能培训,建设“上合组织”职业教育联盟,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青岛市把教育的发展深深根植在城市经济建设的大地上。龙泉-姜山产业组团是青岛市“十四五”时期规划的三大产业组团之一,其涵盖的龙泉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姜山国际汽车产业城在职教人才方面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见良机而上,在姜山镇规划先进制造业职教组团、建设职教园区,无疑是推进产教协同的有力举措。青岛市按照城乡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校企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快现代职教园规划建设。三年间,随着青岛现代职教中心学校、莱西市职业教育新建校、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接续展开,园区统筹布局建设了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服务、汽车技术等30 多个专业群,与园区内北京汽车等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校企联动、产校区一体的焕然一新的发展格局。到2025 年,园区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 万至4 万人,每年可培养1 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不仅如此,为探索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青岛模式”,以创新推动产教“双向奔赴”为愿景,青岛市还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载体,建立产教融合企业服务信息系统,成功遴选培育出两个国家级、35 个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四所职业院校的六个专业入选工信部全国首批产教融合专业试点,六所职业院校入选山东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还成立一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2020 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对接京东集团物流、电商、教育、科技研发等板块资源,学院投入729 万元、京东集团投入313 万元,共建京东智慧供应链产业学院和混合所有制“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产业群”联接“专业群”,拓展教、学、训、研等多种形式,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场,建设山东省新技术研发中心、校企联合竞赛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有力促进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训基地建设案例入选教育部2021 年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青岛市勇于先行先试,将教育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2018 年6 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会上正式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由此开启了青岛对外开放的新纪元。五年来,上合示范区从无到有,对外经贸合作与日俱兴,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上新高,科技、人文交流愈发密切,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青岛市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先后依托在青高校成立上合经贸研究中心、上合法律服务研究院、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等组织,打造国际高端智库,服务上合示范区发展跨境电商、建设货物集散基地和上合组织地方银行。截至目前,已开办贸易投资促进研修班91 个班次,培训来自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人员7800 余人。与此同时,青岛以建设“经贸+”学科体系,培养熟悉上合组织国家国情、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型、应用型经贸人才为目标,积极规划筹建服务上合组织国家的高校,上合国际学校的规划也在积极展开。在上合示范区,青岛市将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的国际一流高水平学校,让来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安居乐业。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青岛市聚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服务产业链,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加速破解现代产业体系遇到的问题。
青岛市创新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跟着产业调”,围绕全市24 条重点产业链需求,超前谋划、前瞻布局,大力支持中、高职院校增设服务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和“急需紧缺”专业,动态调整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十四五”以来,围绕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新增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等专业,在高职院校设立六个工业互联网学院(专业)。目前,全市11 所高职院校和51 所中职学校共开设270 余个专业,17 个专业荣获山东省首批中职特色化专业。青岛电子学校是一所以计算机、电子、电气专业为特色的国家重点职业学校。近几年,学校积极回应智能制造产业需求,开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专业,积极打造数字媒体、智能制造、物联网专业集群。学校还牵头成立青岛电子信息业职教集团,吸引10 所职业院校、10 个产业行业协会、88 家企业参与,校企共同开发技术专利,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并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平台,入选全国示范职教集团。
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增添新活力、培育新动能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青岛市创新高校学科专业引导机制,推动“高校跟着产业转”。“十三五”以来,通过建立高校贡献度评价体系和实施差异化财政支持政策,青岛市引导高校优化重点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在青高校、科研院校将一流学科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过去的六年间,青岛市重点扶持在青高校22 个本科学科和50 个高职专业发展,青岛的高校与地方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在海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设置产业学院或特色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海洋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人工智能……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在青岛高校发展壮大。2023 年起,新一轮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群)建设启动,到2025 年,青岛市将依托重点学科专业,推动与青岛辖区内500 家以上企业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紧扣青岛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创建一批校企协同创新联合体、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力争每年吸引5 万名以上优秀毕业生留青就业发展,高校产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水平将实现大幅提升。
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提升离不开好的教学模式,青岛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教学跟着产业改”。为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水平,青岛市开展“1+X”证书和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海尔集团创新推出“3+1+2”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分别达到50 个和194 个。参与现代学徒制三个批次七个项目试点的青岛电子学校,通过开展工匠班培养,已经形成了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双主体、双导师、双标准、双课程、双认证、双文化、双课堂、双评价、双身份为“九翼”的“一线九翼”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的成功范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软件学院聚焦大型工业软件领域,培养高端软件人才,攻克了石油关键软件技术难题,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在产才协同上,青岛积极发挥区域优势引入国际化元素,依托上合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上合国家多元合作机制,发起由我国及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成的上合经贸产教联盟;依托RCEP 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探索“高校+RCEP+企业”合作方式,成立全国首个RCEP 产教协同联盟;依托中德生态园建设,着力打造中德职教合作新模式,建成“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职业教育(青岛)国际客厅”等五个中德职教合作平台,在更大范围和更宽广领域开展产教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等院校通过与莱茵科斯特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构建“院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双元三地”育人模式,院校负责专业理论教学,跨企业培训中心负责实操教学,企业负责岗位实践教学,通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三对接”,实现人才培养要素融合共享,有效推动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和“育人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京东方、芯恩等千亿级芯屏产业链企业集群式落户中德生态园。
科技进步是产业进步的有力支撑。青岛市积极推动创建产学研合作联盟,采取“政府+高校(研究院)+企业”方式,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学科权威作用,推动校企科技资源和人才共享,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技术攻关、升级改造及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定向定制”精准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等10 个重点学科发展联盟,吸纳政、校、行、企、院所等成员单位500 余家,累计聚集高层次人才735 人,2022 年全年新增科研项目501 项、实现合同到账总额7.3 亿元。近几年,青岛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联合开展课题攻关等形式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承担科研项目1933 项,合同到账总额20.02 亿元;在青创建科研平台182 个、孵化企业345 家,营业总额达到23.43亿元。
校企之间信息不畅通、缺乏沟通桥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重要原因。2022 年以来,青岛市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集“高教成果展示、创新人才引育、技术转移转化、专家智库建设”于一体的平台,通过双向汇聚信息资源,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科教资源匹配对接,集聚发挥在青高校、高等教育机构及国内外高校的资源优势,实现高校产学研对接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常态化,促进科技成果在青落地转化。
青岛市还创新开展“订单式”研发模式,在高校、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均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开展概念验证和科技成果试孵化,同时培养职业技术经理人和技术转移机构,不断探索以技术交叉许可、建立专利池等方式促进成果转化扩散。据悉,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收获颇丰,仅2022 年一年,在青高校与青岛企事业单位共签订科技项目合作协议1100 多项,转化科研成果400多项。未来3 年,青岛市将面向在青高校培养专业技术转移人才超过1000 名,进一步加快高校院所本地转化步伐。
青岛科技大学这所以化工、橡胶、材料学科为优势特色的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行业进步的进程中,形成了“前沿基础-应用技术-产业技术-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模式,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的上市公司达到九家,通过与橡胶、化工、大数据等领域企业联合建设“科创飞地”等形式,实现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年来,学校采取“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方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ECSS 技术助力万华化学MDI 生产技术实现国际领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必须靠人才,必须创新科教融汇机制。未来,青岛将聚焦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青岛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