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银华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隧道工程在当前的基础工程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确保精细规范,以推进高质量的工程施工。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在隧道等工程的施工中,但因其用到较多的胶凝材料,且水化热过大,易产生裂缝,因此极易影响到工程结构的稳固性。加之当前市场上的砂石等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也就难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另外,部分施工单位有赶工期的情况,这样不利于裂缝的控制,且会给整体性的结构施工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裂缝,主要与温度收缩有关。水泥早期的水化热使得混凝土内外存在较大的温差,进而影响到结构的稳定。要想有效地抑制该类裂缝,相关的施工人员就应做好混凝土温度的严格把控。通常情况下,可在混合料中加入具有温度调控作用的温控型膨胀剂,以规避混凝土的收缩和降低混凝土的水化速率。在隧道等的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分段长度和混凝土质量的精细控制,且应基于工程施工的重难点做好预先防控,从而为稳定高效的工程施工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隧道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有着一定的季节适应性。对于隧道混凝土工程相关的施工来说,混凝土材料对季节的变化比较敏感,不同季节的混凝土施工往往有着不同的施工效果。鉴于此,相应的施工就应密切关注季节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材料配制,以为稳定高效的工程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
其次,混凝土用量较大。交通工程一般涉及的区域较广,因此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在技术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严格精细的把控。
最后,该类技术施工应做好各类复杂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应用该类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应做好振捣和浇筑等的技术控制,且应注意相关机械设备以及材料配制等是否科学合理,为高质量的工程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隧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对结构施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处理相关问题,尤其是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但就当前基本情况来看,市场上供应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这就给相应的施工造成很大影响。在前期采购材料时,个别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成本,会选购价格低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如果相关的管理人员未能做好精细的质量检查,就会影响到整体性的施工质量。造成所选材料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负责材料采购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只关注材料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是否达标。
其二,在运送材料的过程中未能做好质量的严格把控,进入施工场地的质量检查也存在疏漏的情况,这就影响到结构等的稳定施工。
在隧道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要想提升隧道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的效果,就应切实地保障混凝土材料处理工作的精细与规范,以满足既定技术应用的条件。前期施工准备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为稳定高效的工程施工提供有利条件。施工过程中则应做好技术各个方面的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等都应达到既定的施工要求,以规避结构裂缝等不良情况。工程完成后的养护应选择合理的操作方法,以免因不当操作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2]。
在隧道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也会导致施工效果下降,引起混凝土裂缝问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表现如下:
第一,缺乏混凝土浇筑技术和操作经验,导致混凝土配合比不精确、施工工艺不规范。
第二,对混凝土材料特性和施工要求的理解不深,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第三,对混凝土施工工具和设备的操作不熟练,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准确、养护不当。
第四,缺乏对混凝土开裂、温度控制和防水等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导致隧道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在隧道混凝土工程中,随着温度变化,隧道结构出现裂缝。温度变化会引起隧道结构的热胀冷缩效应,从而产生应力。当温度变化较大或变化速度较快时,结构中的温度应力超过材料的承受能力,导致隧道出现裂缝。这些裂缝呈现水平、垂直或斜向分布,严重时引起结构破坏。同时,温度应力导致裂缝在结构缝隙处扩展,在隧道工程中,由于施工接缝、构造缝等存在,这些缝隙会成为温度应力释放的主要通道,当温度应力受到限制无法得到释放时,裂缝在这些缝隙处扩展。这些裂缝通常呈现沿着缝隙方向的延伸,甚至穿过整个结构。此外。隧道结构的不同部位受到不同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结构内部出现温度差异。这种温度差异会引起结构内部的热应力,从而产生裂缝,例如,隧道顶部受到阳光直射,温度较高,而地下部分温度较低,这种温差引发裂缝的形成。最后,在隧道工程中,温度应力导致结构的翘曲和变形,隧道结构在受到不均匀温度变化的作用下,出现局部热胀冷缩,使得结构产生翘曲或变形,进而引起裂缝形成[3-4]。
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保证砂石比例的适宜,且应注意含气量的合理,通常应保持在2%以下的标准,切实保障混合料性能可以达标。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初凝时间的严格把控,以满足既定设计要求。另外,施工过程中还应关注施工区域的气候条件,以做好技术的灵活调控。具体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
其一,应合理配置砂的粗细度,以符合既定的施工要求。其二,应做好混凝土各项参数的精细控制,以满足既定的技术要求,从而为后续的稳定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其三,应做好混凝土添加剂的合理选择,与既定的施工要求保持一致[5]。
在隧道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至关重要,因为该参数对混凝土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确保施工科学和规范,必须进行严密的处理。由于砂石材料与水分之间的配合比很难达到既定要求,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的把控。为确保相关处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测试。只有在获得相关施工人员认可的条件下,才能推进后续的技术处理。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精细筛选各类材料,以基于相应的计算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合理性。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避免材料的不合适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偏差,提高工程质量和稳定性[6]。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做好混凝土出机温度的严格把控,以免影响混合料的性能和后续施工。水和粗集料等极易因温度变化出现性能上的变化,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做好温度控制,以免影响到混合料的拌和和后续的施工。夏季气温较高,混凝土极易因温度出现性能下降的不良情况,因此相应的处理通常应采用铺盖篷布的方式进行降温处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洒水的方式进行降温,以切实地保障施工的稳定与规范。浇筑过程中,应预留出一定时间使混凝土温度与周边环境温度保持一致,以降低温度裂缝等出现的概率。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模板温度的控制,以免影响到混凝土等的稳定施工,从而为结构的高质量布置提供基础性的保障。隧道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中(浇筑现场见图1),还应做好混凝土温度的监测,使混合料的各项参数符合既定的技术要求[7]。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确保监测点的科学合理,以提升相关操作质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监测点的布设,上下之间一般应间隔0.8m,左右之间则应保持在0.05m。在布置监测点之前,通常应预先做好孔洞的留设,以确保混凝土温度处在既定的设计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超过25℃时,应立即进行降温处理,以免影响结构施工的质量。而现今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条件下,对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变得越来越规范高效,特别是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以后,为隧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高质量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图1 隧道浇筑现场
在设计阶段,应进行充分的温度分析和预测,了解温度变化的幅度和频率。根据预测结果,合理选择材料、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以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在结构中设置膨胀节,可以允许结构在温度变化时产生一定的变形,减小温度应力的累积,膨胀节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和温度变化进行合理布置。此外,还可以增加温度补偿装置。根据温度变化的特点,采用伸缩装置、弹性垫板等来吸收结构的热胀冷缩变形,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
最后,在施工环节要做好控制施工温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冷却剂或控制水泥水化速率等,以减少混凝土温度的升高,降低温度应力的产生。
隧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在应用中表现出明显的效果,但要提升技术应用的效果,必须确保各个方面的技术处理符合科学规范,特别是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处理。养护处理应选择合理的技术操作方法,并基于季节等实际情况进行多个方面分析和控制,以降低裂缝等病害发生的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多个方面的质量测定,以确保测定结果与既定设计要求一致。养护处理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控,了解结构施工后各项参数的变化过程,为防控病害和应对突发情况提供有利条件。通常情况下,在完成技术施工后的24h 内进行养护布置。养护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进行多个方面的养护,例如浇水养护,通常持续7d 时间,但应根据施工情况灵活调整(见图2)。在进行上述养护施工之前,相关施工人员应先了解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土,为换填等施工布置提供基础保障[8]。此外,还应严格管理养护施工技术,以满足既定设计要求的多个方面处理。基于以上措施,整个工程施工能够稳定有序推进,并展现出更突出的综合效益。
图2 喷淋养护现场
综上所述,隧道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任务,需要在设计、施工和维护各个环节都做好相关工作。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在今后的隧道工程中,需要继续加强裂缝控制的研究和实践,为保障工程质量和社会安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