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涉县,地属太行山系咽喉扼要,瓮岭藏在太行山深处,因瓮沟得名。循着瓮岭人笔下的“瓮岭”,我们来到了涉县瓮岭。瓮岭山形两峰夹峙,宛如一瓮,自然的瓮岭山体呈现瓮口、瓮肚、瓮眼的天然造化。在这样一口“瓮”里,瓮岭人以赤子情怀在对这片土地进行着用心的雕刻,由质朴文字雕刻出来的,是这样的瓮岭——
古道瓮岭。古道上十里下十里,曲折逶迤,崎岖無比,荆棘丛生,生长着花椒、黑枣、黄杏、连翘、刺玫、红枫、古槐等。行走古道,须以裤镰开道,披荆斩棘,或爬行,或匍行,经岭上的山神庙、古窑洞,左拐右爬七八里后才能登上瓮岭山顶。
红色瓮岭。1942年春,日寇“大扫荡”制造出悲壮的瓮岭惨案,随即太行山上展开太北战役,一二九师浴血奋战,抗击日寇。刘家洼成为秘密后方基地,这里有“秘密粮仓”,有堡垒户与“五分医院”共同抗日、打狼、开山种地。缅怀抗日英烈,走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瓮岭,看到红色种子在这里经年传承赓续。
文学瓮岭。文友们用文学的方式朝拜瓮岭,为瓮岭立碑、立言,形成了稳定、有后劲的文艺梯队,足见如火如荼的创作氛围与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
瓮岭文艺家们,无疑找到并拥抱了自己的创作富藏与独一无二的文学根据地。
(远牵,原名杨红霞,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