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不叁
屏气凝神,箭在弦上,引而不发,百发百中……参加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射箭比赛的运动员人数创历届之最,他们将争夺史无前例的10枚亚运射箭金牌。在欣赏各国神箭手们扣人心弦的较量时,不知你是否知道:在先秦时代,射箭不仅是一项运动,还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数万年前,人类就发明了弓箭,用来狩猎。射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从周朝开始,射箭便是当时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逐渐上升到了礼仪的高度。就连孔子也是射箭爱好者,他说:“君子没什么可与别人争的,要是有,那肯定就是射箭啦!”(见《论语·八佾》:“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先秦时代,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跟弓箭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礼记》记载,当时有条件的人家如果诞生男婴,就要将备好的弓挂在家门口的左面,这叫“设弧”;还要朝天地四方各射一箭,以示孩子未来志向远大。
从十岁起,有条件的人家就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六艺”。当时的学校也分“小学”“大学”,但和今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当时的老师也有很多称呼,像师、保、傅等;当时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
撇开其他五艺不说,我们单独讲讲射艺。那时候,学生需要学习多种射艺,像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等,要求各不相同。比如“參连”是类似连珠箭的射法,而“井仪”则是连发四箭成井字形射中靶心(“四矢贯侯,如井之容仪也”)。当时还有类似射箭比赛的“射礼”,宫廷中叫“大射”“宾射”“燕射”等,民间也会定期举办“乡射”,地点一般在乡校。活动中有雅乐伴奏,射手在比赛前要彼此揖让,射完箭无论胜负都要饮酒庆贺。
文能行礼奏乐,武能射箭驾车,是对先秦贵族的基本要求。当时战乱频仍,贵族们都要身先士卒上战场,还往往担任战车的“御者(负责驾车)”“车左(执弓射箭)”这样的重要职位。《左传》记载,鲁庄公有一支神箭“金仆姑”,乘丘之战中,他用这支箭射中了宋国大将南宫长万。一国之君尚且这样生猛,其他人怎能不好好学箭?
如今,射箭早已不是我们的必修课,但乘着亚运的东风去体验一下射箭,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