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悦
如果没有四年级时在伊萨卡生活的那段时光,可能就没有我对地图的着迷。
伊萨卡,胡适先生笔下的“绮色佳”,一个距离纽约4小时车程的美国小镇。来到伊萨卡时,正值夏末,家门口树木斑斓,校园里花开热闹。但我们没有汽车,活动范围极其有限。
一次,我从公交车上拿到了一本免费的公交线路图册,这打开了我认识伊萨卡的大门。几十条公交线路,一条一页,有站点,有线路周边的事物。一有空,我就在房间里研究图册。对常坐的线路,我渐渐了如指掌。有些线路工作日和双休日略有区别,有一个周六,公交车司机按工作日线路行驶,我最早发现了这个问题,告知司机后,车子转回到双休日线路。
光看不过瘾,我开始动手画。我兴致盎然地将记忆中的公交线路搬到纸上,后来,即使没有地图,我也能画出整个伊萨卡。几个月后,家里买了车。妈妈带我去陌生的地方,我“胸有成图”,常常能预告下一条路的名称。以庞大复杂著称的纽约地铁,也被第一次看地铁线路图的我顺利拿下,我们不费周折地到达了目的地,满脸茫然的妈妈和同行的博士生姐姐跟在我身后,直呼“向導”。
一个个想象中的远方,从笔尖诞生。伊萨卡已然不能满足我,纽约州地图、美国地图相继从超市货架来到了我的书桌上。一条条州际高速、州际公路,带着我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安大略湖到墨西哥湾,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到密西西比河……我在地图上纵横驰骋,不亦乐乎。我整天与地图相伴,拿到一张纸,就可以“打印”出大脑中的地图。
随着我们的活动范围日渐扩大,地图变得立体,路上的每个细节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为什么这里用虚线,那里却是实线?为什么有的路牌只写了“STOP”,有的“STOP”下面还有小字“ALL WAY”……后来,我开始画道路设计图,常常低头时艳阳高照,抬头时晚霞满天。一张A4纸往往画不下,需要好几张拼在一起。
回国后,妈妈给我买了三本街道设计书,我一字不落地读完了。很多此前的观察,在书中得到了印证,专业知识的扩充更令我兴致高涨。暑假,我整天泡在书房,“创造”着道路,拼接起来的A3纸能从家门口铺到阳台。做道路设计工作的小姨觉得画图最苦,我却甘之如饴。上学期,我花了好几个周末,一步步丈量和实地勘探小区,画出了小区地图,标记了许多细节和鲜为人知的角落。
身未动,心已远。地图总令我产生无限遐想,留下我独一无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