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0)
当前大众传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产生新媒体的时间逐渐缩短,普及速度日益加快。新媒体本质在于实现信息的去权威化与去中心化,其这种“草根性”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呈现了个性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科技对人类的影响通常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消极影响。比如,学生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获得大量网络资讯,不需要实地调查与研究就能够“拼凑”一篇论文,导致学生的思考与学习能力逐步下降,甚至还会养成惰性,对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来说极为不利。从人际交往层面来看,部分学生痴迷网络交流的方式,导致他们在现实交流中受阻。而消费层面的影响则更加广泛,攀比、炫富等不良价值取向在学生中蔓延。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从而有效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移动技术等科技为基础,具备即时性、交互性、融合性与开放性等特征的所有媒介的总和[1]。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以网络平台为主的新媒体和室外空间新媒体。网络诞生的时间较早,如果从时间上来看,网络似乎无法被认定为“新”媒体,但是因为网络本身一直在持续延伸与发展,所以其依然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当前常用的互联网媒体主要有搜索引擎、知名网站、社交软件、网络游戏与电子杂志等。通信移动技术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终端的发展而产生的,其主要指具备移动便携式功能的新兴媒体,包含平板电脑、手机等代表的各种移动智能终端。
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媒体内容多元化。新媒体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受到第三次信息革命影响,各个社会群体都成了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源头变得更加广泛,极大地提升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新媒体的内容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二,应用新媒体拓展了信息载体,传统媒体仅仅只能依靠图片、文字传递信息,但是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载体更加多元化,音频和视频也可以用于传递信息,提升了接受者的感官体验和信息传播力度。
2.媒体交互化与去中心化。新媒体环境下,每个公民都能够从网络技术提升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中获取第三次信息革命的红利。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每个人都能够利用新媒体发声,让社会关注自身的存在,并且信息化革命也在不断提升传递信息的速度,让信息更加高效传播,促使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比如,传统的报社机构过去只能依靠发行的报纸单方面传递信息,但是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报社及时创新了运营模式,入驻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同时也可以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积极互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掌握了获取信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乃至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权。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学生利用新媒体可以自主查询各种资讯与信息,过去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能求助教师,但是现在学生可以上网搜寻答案,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削弱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降低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此外,老一辈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课堂上照本宣科,没有熟练掌握新媒体工具,教育效果不显著,要求这部分教师短期内掌握新媒体技术、转变教学方法并不现实。
目前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群体是“90 后”和“00 后”,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新媒体平台不仅为他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辅助工具。学生借助新媒体搜寻感兴趣、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已经成了日常习惯。但是新媒体平台信息杂乱,鱼龙混杂。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很容易被错误的信息干扰,从而影响已有的知识储备。同时,新媒体还会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其培养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除此之外,新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网络社交平台,很多学生畅游在网络空间中无法自拔,实际交往能力大幅降低。学生经常手机不离身,性格也变得沉默寡言,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新媒体中充斥着大量的资讯和信息,大学生经常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从而陷入迷惘与焦虑的状态。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少关注虚拟网络环境的内容,不重视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法制教育,导致学生的网络道德淡薄、自律性差,缺失道德责任感,在网络上随意发布一些错误的言论。这些都是新媒体对学生心智产生冲击的表现,教育工作者要理清新媒体时代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到了冲击,显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教材与课件内容滞后,与时代发展不匹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理论教育,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匹配度较低,缺少辅助学习的案例内容,造成学生产生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的思想,从而丧失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其次,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他们的思想高度与受教育程度都存在差异性,可是目前高校采用的教育方式固化,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育内容,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最后,法制、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欠缺。当前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于政治教育,忽视了其他几个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频发。
新媒体产生之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班会、讲座的形式开展,这些教学大多以面对面的形式开展,教师容易把控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可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他们更加向往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不再有获取信息的优势,学生可以自主获得、自主学习与研究信息,他们并不愿意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只单纯接受教师的思想与观念,因此会逐渐排斥传统的教育方式。
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思政课程教学的效果,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首先,确立思政网络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师要确立将新媒体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一方面,要形成统一的思想观念,将网络思政教育作为整体,系统又科学地规划教学。将答疑解惑、信息采集以及有效反馈等诸多环节组合成一个有效的教学闭环,对学生开展更加有效的思政教育。另一方面,确立渗透性教育思想,由于目前网络普及率相对较高,新媒体上存在大量教育资源,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实现全面渗透。
其次,合理应用教育资源。高校网络的覆盖率日益提升,学校在应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和高效利用网络和现实资源。教育资源内容需要涵盖国内外资讯、学习生活、社会热点、文娱生活、职业规划等内容,从多个层面渗透思政教育。此外,教育资源要向纵深发展,思政教师在使用教育资源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寻找教育资源,指导学生主动探究伦理观、道德观等思政方面的问题,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道德失范的问题。
最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部分老教师欠缺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所以学校要定期培训这部分教师,争取让所有的教师都可以掌握在思政课程中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方法,实现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要组织教师定期开展专项训练,采取讲座、竞赛、调研以及沙龙等方式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专项活动,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教师具备专业技能,可以更好地教育与指导学生,确立教学主导地位。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进修,提升自我。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不仅包含政治内容,同时也应该涵盖媒介素养课程、网络道德课程以及心理健康课程。
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新媒体工具,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与了解基础媒介技能与知识,打造思想政治课程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创新性课堂。此外,还可以网络热点问题为载体,实现媒介素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如在讲授矛盾论的时候,可以结合“网络是把双刃剑”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矛盾,学生也能够用两分法和两点论的视角审视日常问题,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资讯也有两面性,后续使用新媒体的时候就能够更好地甄别各种网络信息,提升网络判断力[3]。
新媒体存在隐匿性和复杂性特征,大学生尚处于涉世未深的状态,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容易引发心理疾病与道德失范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可以定期邀请社会心理学专家到校园内组织心理辅导活动,用更加专业的心理知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防微杜渐,有效控制问题进一步发展。除了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做到时效性强、覆盖面广,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动态调整教育内容。比如,针对当前人们日益关注的知识产权情况,思想政治教师要强化知识产权层面的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正确发布视频、图片与文章,不能肆意侵犯知识产权。要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转变教学方式,将课堂搬到教室外,促使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能够和实践生活融合在一起。比如,定期邀请法制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网络法制讲座,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通过法制知识与案例掌握网络底线,规范自我行为,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新媒体已经融入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思维习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师要依托新媒体的优势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降低新媒体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挖掘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方法沿用至今,尽管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但是也不能否定其本身存在的优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是面对面互动与沟通,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灵活变换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地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将其科学融入新媒体技术。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思维活跃,所以对传统教学方法营造的沉闷教学环境和枯燥的教学氛围会产生厌倦感。而新媒体本身携带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和差异性需求,某种程度上还能够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面对面沟通产生的角色不平等现象。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鼓励更多学生融入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效果,创新自我教育的平台,以更多的选择充分满足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现实诉求,采用分类引导,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更加注重灌输式教育,以便完成教育目标;现代教育方法则采用新媒体、心理教育等多种渠道更加灵活地开展教育工作,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只有取长补短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只有掌控时代发展的趋势,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合理使用各种新媒体资源,构建更加有特色的高校思政教育长效机制,才可以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真正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也要主动提升自身的素养,灵活使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