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艳
深度阅读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阅读模式的新型教育理念,处于深度阅读状态中的学习者能够认识到文本中不同知识点的内在关联,脑海中具备缜密、完善的知识图谱,并能在推理、演绎、分析和综合等高阶思维活动中,解读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主旨。教师将这一理念渗透在初中语文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有助于推动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利用语言解读的方式展开深度阅读活动,更能精准地定位深度阅读的重点和要点,让学生快速地把握深度阅读的方向,由此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白杨礼赞》是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选编了不同类型的散文,重在“写人记事”“托物言志”“阐发哲理”“写景抒情”,或展现祖国的美好自然景象,或体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经历和情感体验,而《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类散文的典型代表,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依据《白杨礼赞》的文体特征和主要内容,为了让学生走近作者的精神和情感世界,领会文章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情思,我们可聚焦文本中的“你”等语言现象,以语言解读作为深度阅读起点,不断强化学生的散文阅读深度。
《白杨礼赞》为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创作于1941年,全文以白杨树为对象,通过赞美和讴歌白杨树的方式,歌颂了勇于抗争、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质朴和力争上游的美好品质和民族精神,其主题深厚,具有浓厚的审美意味。而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的主体,感知其审美意味,就自然离不开对语言的解读和品味。学生需从语言文字入手,体会语言文字中隐含的深意,于鉴赏和解读的过程中,达到深度阅读的目标。笔者精选了三例典型的语言现象,可在指导学生解读语言时,使其明确文本中交际对象、创作意图和言语形式,并经过反复的鉴赏、分析和推理,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映射社会、文化价值,感悟和领会文本的深层思想。[1]
每一篇文本都具备交际对象,或在文中直接提及,或隐晦地展现。尤其是一些表达个人情感、抒发主观感悟的散文,通常与自我展开对话,力图让读者与自身实现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类型的散文中,“物”是作者表达和交际的重要主体,作者直接与“物”进行对话和交流,整篇文章便围绕“我”与“物”之间的语言交流行文。而《白杨礼赞》一文中,作者直接描绘和赞扬了白杨树,这是文本中一个主要的交际对象。作者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等语句,与散文中的“物”进行对话。纵观全文,除了白杨树这一显性的交际对象之外,全文共出现了十七处“你”,那么“你”究竟是谁呢?文章中是否还含有隐性的交际对象呢?
在语言解读时,笔者指导学生着重思考“‘你’究竟是谁?”这一问题,深层探究“你”所指代的交际对象。从文本的内容上看,“你”可以是“我”,如“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这句话中,将“你”替换成“我”,整句话在语义上也说得通。由此可以看出,这段话是作者与自我的对话,是内心深处的独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你”都能用“我”进行替换,比如“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一句,因为“你”之前承接的是“也许”,表示并不肯定,是一种带有猜想和推理意味的语言形式,由此可见这一句中的“你”,是一个虚拟的交际对象。诸如此类的还有“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等,这些句子中的“你”都无法用“我”来进行替换。学生不难看出,作者在文中多次设置“你”,面对着“你”,向“你”介绍白杨树的成长环境和生长状态,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价值,具备较强的介绍性和说服性。这种未明确交际对象的方式,能够使每一位读者自动代入文本中的交际对象,跟随作者的视线观察并分析白杨树的成长状态,深度解读其象征意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还能调动起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心体验。
从《白杨礼赞》的标题上看,作者借鉴了古代赞颂类文章的文体特征,“礼赞”一词表现出了热烈的赞扬和称颂之情。而从语言解读的角度来看,在古汉语语境中,“礼赞”指的是对盛大之物的赞扬和称颂,但是在此篇文本之中,作者将“礼赞”与“白杨”联系起来,用以称赞极为普通和常见的事物,构成了一个“盛大”与“普通”相互交织的矛盾体,增强了文章标题的艺术张力,体现了作者喷薄而发的强烈情感和对白杨树的赞颂之意。
在文本解读中,学生专注于“礼”这一语言形式,结合《白杨礼赞》的文体特征、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为何以如此盛大的形式称颂和赞扬白杨树。深入文本中后,学生可以重点解读和分析“我赞美白杨树”等直抒胸臆的句子,于脑海中形成“为何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呢?”这样的疑问,寻找对应的证据,如“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绝不旁逸斜出”等等,以这些正面描写的句子,明确其象征意义,即“力争上游”,并感受白杨树身上所具备的“伟岸、挺拔”等特征,这些象征指代了那些英勇抗争的中华儿女,赞扬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坚决反抗的意志品质。
作者以盛大的“礼赞”,称颂普通的白杨树,不单单赋予了白杨树强烈的审美特征,还在白杨树的身上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不屈意志。在解读语言时,学生不仅要关注白杨树本身,还要重点探究白杨树的指代意义,由此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真正达成深度阅读的目标。
文本中看似“旁逸斜出”的“闲笔”,往往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锻造词句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和解读。在《白杨礼赞》一文中,作者于多处提及了“不”字,将“不”与“平凡”等词语相连接,体现了散文中巧妙的言语形式。在解读这一言语形式时,学生不仅能够体会散文构思的精妙之处,还能在层层推理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用意、感悟文本的深意。如文中提到“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从“极普通”和“不平凡”的对比中,学生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处矛盾。然而,经过深度解读和分析,学生无论是从“不平凡”这一词语还是从“不是平凡”这一否定短语中,都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他对白杨树满溢的赞扬之情。作者借助正面的肯定和反面的否定等不同的语言形式,将自身满腔的热情与称赞都赋予白杨树,意在表现一种“普通”中的“不普通”、平凡之处的“不平凡”。
在细致解读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不”,指导学生关注和明确散文中特殊的言语形式,不仅能让他们直观地体会到茅盾先生锤词炼句的能力,还能使他们跨越时空局限,直接与茅盾先生进行对话,从其对白杨树的赞颂和讴歌中,进一步领会他所表达的真切情感。[2]
从语言解读的角度展开文本阅读活动,除了聚焦于某一个字词或者语言现象之外,我们也将教学和指导的方向指向了全文,引导学生以批注阅读的方式,品味散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到散文语言中蕴含的意象美和人文美。[3]
《白杨礼赞》一文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意在表现白杨树的外形、生长环境,创造一种鲜明的审美意象。在批注阅读中,我们指导学生采用圈画批注的方式,重点关注描写白杨树外形、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字词和语句,由此品味和感受散文语言的意象美,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语言中蕴藏的深意。
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一句,学生在圈画批注时,我们要求学生“找出语句中描写白杨树的形容词,分析形容词的表达效果”。据此,学生利用“〇”等符号,圈画出语句中的形容词,再现出白杨树“挺拔”“高大”等外形特征,由此品味出散文语言的意象美。在灵活地运用圈画批注法的基础上,学生初步达成了深度阅读的目标。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深度,学生需要撰写批注语,用文字的形式解释“文字”,挖掘出文本中蕴藏的深刻含义。
基于上一环节中的教学和指导成果,我们又传授给学生文字批注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运用恰当、贴切的语言文字,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文本中的语言现象和词汇语句,品味语言中深涵的人文美。学生的深度阅读效果更加显著。
在文字批注之中,我们与学生共同探索出两种批注范式,一为“写作手法+表达效果”,二为“词语含义+表达效果”,运用这两种范式进行批注阅读,可以加深文本阅读和解析的深度。如针对“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一句,学生采用“写作手法+表达效果”的批注范式,书写了“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说明了白杨树外形的普通与平凡,衬托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精神与品质,凸显了文本主题”的文字批语。又如“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更不用说倒垂了。”这一段,学生采用了“作者利用‘一律’‘紧紧’等词汇,强调了白杨树挺拔和正直的特点,为下文的描写和抒情奠定了基础”的批注范本。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品味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美。[4]
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我们从深研文本、批注阅读两个角度,指导学生解读和品味散文中的语言文字,让他们聚焦于“你”、专注于“礼”、着眼于“不”,以此明确文本中的交际对象、创作意图和言语形式,并借助圈画批注和文字批注等两个手段和方式,品味散文语言的意象美和人文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达成深度阅读的目的,使他们能够将语言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语言解读和文本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