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敏
当下,在网络与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出现了一些去全球化的杂音,但这改变不了“地球村”的人们渴望相互了解的跨文化、跨地区交往需求。在此过程中,艺术扮演什么角色?艺术对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传播有哪些特殊效用?用什么平台与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以“国际艺术评论奖”和“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为例,在展开分析之前,先说结论:一、艺术是跨文化深度交流与国际传播的“密钥”;二、跨国交流要有新思维,要用好网络化专业“平台”;三、要有共情能力与深度了解彼此需求的意识,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传播方式与契机;四、把握密钥、平台、共情契机,让文化传播切实有效。
艺术是跨文化深度交流与
国际传播的“密钥”
国际交往有多种层级与形式。从物质形态的一般商品贸易,到精神性的艺术品跨国展出、交流等,各有各的功能与影响。当下,国际贸易与全球产业链的结构性失衡,给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添加了很多麻烦。但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们反而更想通过艺术家、评论家的作品与文章来了解对方、了解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了解未来的走向,这是物质形态的商品贸易做不到的。而艺术与艺术评论可以揭示更本质的存在,加深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艺术与评论很受关注的原因。
比如,由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和复旦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国际艺术评论奖,得到了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响应。可见这种需求有多广大。在绘画方面,由中英双方携手创设的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自201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都收到数千件来自中国各地艺术家的应征作品。这项赛事有一个环节,就是组织获奖艺术家去英国驻地创作、交流,这项活动深得英国社会的关注与好评。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大家对艺术创作和评论如此关注?因为艺术交流与一般商品贸易不同,一般的商品贸易会因为贸易失衡而发生摩擦,出现排挤、疑惧,造成误解、误判。而艺术是心灵沟通的媒介,是跨文化深度交流的有效途径和颇具感染力的传播方式。艺术交流越多,人们对彼此的理解就会越深;艺术评论越中肯,也会越趋于理性平和。
除此之外,艺术还有调节社会氛围的作用,有助于营造对话交流的平台,软化因贸易摩擦而产生的不良气氛。这就是艺术成为沟通与传播“密钥”的奥秘。
跨文化交流要有新思维
要构建并用好专业平台
跨国、跨文化交流有多种组织形态。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需要调整思路,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待并整合与文化交流和传播相关的各种资源,调整运作模式和运行架构,尤其要注意新的业态变化。比如,专业共享平台组织灵活、术有专攻,能够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通过线上与线下传播,产生弥漫性影响。特别是它能够非常有效地深入民间,发挥其他机构不能替代的传播效用。
专业共享平台之所以有如此能量,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一是专家资源的网络化聚合,极大地丰富了思想与信息来源;二是经由互联网弥漫性扩散,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与影响面呈指数化放大状态;三是受众在互联网环境下对文化信息的接受是多元、自主和零碎的。这样的文化传播生态,对任何机构来讲都是不能忽视的。
这两年复旦大学哲学院与国际艺术评论协会联手,通过遍布世界的专家网络获得了丰富的专业资源。双方携手组织国际艺术评论奖,既拓展了哲学院的专业领域,又为中国艺术在国际艺术评论场域获得了相应的话语权和主导性。这是复旦大学哲学院通过专业共享平台开辟新天地的有益探索。
而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聚合国际与国内专家,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为最近13年中国当代绘画优秀作品的遴选、记录,并汇聚一批艺术家,留下了十分珍贵的作品与文献档案。尤其是通过这个平台让有才华的中国艺术新人走上了国际舞台,增加了全球能见度。这只有专业平台才会如此运作。
分析这两个例子,一个是国际艺术评论奖,一个是当代绘画赛事。一个在艺术理论场域,一个在艺术创作场域。像这样利用跨国平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展开跨文化交流是很不容易的,这种顺应互联网潮流,坚守专业、平稳发展的新型平台,对跨国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意义究竟有多大,值得细细探讨。
要有共情能力寻找合适方式
深化对彼此需求的了解
在跨国交往中,商品贸易注重的是现实利益,是经济价值。艺术交流注重的是长远利益,是文化价值。两者有交集,都有成本问题,都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但是艺术更注重人文性、注重精神内核。
在跨国交流和跨文化传播中,如何让别人理解你,让别人听你讲故事入耳入心,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共情问题,也就是同理心与彼此了解的需求。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彼此真心了解对方的看法和需求。这其中既有溝通方法问题,也有交往对象的构成问题。
以国际艺术评论奖为例,无论是复旦大学哲学院还是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在合作过程中都会碰到三种人:一种是闻名世界又分布各地的学术权威,一种是资深艺术媒体人和当红评论员,还有更多的是艺术家和美术馆、画廊等机构。怎么联络他们发挥作用、怎么与他们打交道、怎么让他们有价值的作品与活动被关注和传播,这都需要沟通、量化配置。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也是如此,每届大赛都要全部换上艺术视角不同的评委,无论中方外方,都要找到有影响、有眼光的著名艺术家或评论家出任评委。这样才能通过有效的遴选机制,从中国各地的应征者中选出当下的优秀作品与艺术家。
要达成上述目标,除了要对业内人士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还要对相应地区当下的社会氛围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不同对象进行细致沟通才能实现。这其中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你的共情能力,在于你能不能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也让对方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合适靠谱的合作伙伴,找到恰当的对话方式和文化传播契机。
把握跨国交流的三要素文化传播才有效
如果将艺术、专业平台、与他人沟通的共情能力视为跨国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三要素,那是不是有了这三个要素就一定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呢?也未必。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配置问题。没有合理有效的配置,便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比如,国际艺术评论奖在对不同的潜在对象逐一评估之后,最终由复旦大学哲学院接手,为这项赛事既增加了学术后援,又为哲学院的专业拓展创造了条件,最终实现学术界与评论界的双赢。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也曾面临过相似问题,考虑到绘画奖的独特性,为保持大赛公平公正公开,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最后选择了独立运行,完成了自身的转型升级。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艺术与艺术批评是工作重心,服务于这个中心是平台存在的理由。与不同方面不同对象的沟通,深入了解对方情况与需求,同时把自身的情况与需求告诉对方,也就是产生共情,并且以优化方式将三要素组合在一起,由此通过转型升级打开新的局面。
上述种种,可以归纳为三句话。第一,艺术包括美术在内,在跨国交往中有奇妙的沟通作用,能缓和社会氛围,对文化传播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第二,专业共享平台由于润物无声、深入社会、接触对象,因此它对文化传播的实质性帮助是其他机构难以替代的。第三,了解对方,也让对方了解自己,相互理解,达到共情,既有沟通问题,也有结构与比例问题;而要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自己必须了解自己。
总之,要讲好中国故事,艺术很重要,了解艺术的神奇传播力,发挥艺术独一无二的精神影响力,可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作者系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