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
幼儿急疹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常以高热起病,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烧退出疹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临床发现,幼儿急疹通常表现有4个特征。
1.突发高烧
幼儿急疹最为显著的症状就是高烧,并且是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高烧,体温往往会升高到39°C以上,并且会持续发热3~5天,虽然服用退烧药物能够短暂的退热,但是药效过后便会再次发烧。
2.烧退疹出
在高烧数天后,体温会降至正常,此后的数小时,幼儿的身上便会开始出现一些细小、清晰的疹子,一般会呈现玫瑰色,从头部开始,再到躯干,逐渐遍布全身,不会产生疼痛以及痒感。疹子发出之后,大约3天就会消退,并且不会在幼儿的皮肤上留有明显的痕迹。
3.精神尚可
患儿精神状态正常,但是食欲会略微下降,不会出现咳嗽、流涕、高热惊厥等症状,相比较于普通感冒的幼儿来说,精神状态更好。
4.不治而愈
在发生幼儿急疹之后,若是带幼儿到医院进行血常规的检验,可发现患儿血常规一般显示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率升高;需注意早期白细胞可有轻度升高,中性为主,后期是明显的病毒感染血象。因此,抗生素治疗本病无效,要避免滥用。对于免疫功能受损,或者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医生可能会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大多数患儿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加强日常护理,一般情况下,几天就能够自行恢复。
那么,该如何护理呢?
1.注意休息
给予幼儿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流通,让幼儿多休息,所穿衣物最好是宽松且透气性好,避免穿着过多过厚,被子也不能盖得过厚,否则难以散热,可能导致超高热出现。
2.发热护理
对于以前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孩子,特别强调及时有效的降温。物理降温可以给予冷敷或洗温水澡;发热超过38.5℃的患儿,给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降温。让幼儿多喝水多排尿,这不仅能避免脱水,还可有助于发汗,但不建议让幼儿喝含糖量较高的甜水。若患儿持续高热难退,并出现热性惊厥现象,要及时就医。
3.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出疹后,患儿体温已恢复正常,但皮疹会造成患儿不适,家长要注意安抚休息。同时时刻注意幼儿的皮肤清洁,若是天气炎热,需要经常为幼儿擦拭身上的汗渍,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不要让幼儿用手抓挠皮肤,以免抓伤皮肤引发感染。患儿有痒感时可酌情给予对症止痒,如炉甘石洗剂涂抹。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尚在哺乳期的患儿,合理进行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同时,处于哺乳期间的母亲,在这一阶段也需要注重自己的饮食结构,不能吃鸡蛋、鱼类、虾类、蒜、韭菜等食物,更不能吃一些生冷或辛辣的食物。
若是患儿已经处于断奶阶段,可以给予一些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如米汤、牛奶、粥、豆浆、面条等,保持能量的供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及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奶瓶、餐具及食品的衛生、清洁,必要时进行定期消毒。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日常护理方式,还应该在发病期间注意避免幼儿受凉、吹风,减少外出。
相当一部分幼儿急疹的患儿是出生后的首次发热,新手父母有没有经验,因此常常会比较担心。对于幼儿急疹,先观察幼儿是否存在恶心、咳嗽、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哭闹不止现象,若患儿除了发热,一般情况好,可以先家中进行退热对症处理及观察。若患儿精神不佳、使用退热药物无效、发烧持续5天以上或皮疹持续3天以上未见好转,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