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留顶区安全支护技术应用

2023-10-19 10:34苏江波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回风顺管棚型钢

苏江波

(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安全管理中心,山西 霍州 031400)

1 工程概述

霍州煤电集团三交河煤矿205 回风顺槽井下位于+850 m 水平南翼,工作面东侧20 m 为10-203 采空区,西侧为实体煤,南端为实体煤,北端为下组煤辅助运输巷。205 回风顺槽正巷及系统巷总长度为1750 m,其中系统巷150 m,正巷1600 m,巷道沿10#煤层底板掘进。10#煤层厚度为1.6~2.0 m,平均煤厚1.8 m,煤层厚度稳定,夹矸为泥岩。顶底板岩性见表1。

表1 205 回风顺槽掘进煤层顶底板岩性表

205 回风顺槽系统巷设计断面规格为宽×高=4.3 m×3.3 m,巷道从原204 运料绕道开口施工系统巷AB 段,巷道掘进20 m 后按设计右拐弯施工CD 段,施工长度为90 m,如图1。

图1 205 回风顺槽系统巷平剖面示意图(mm)

2 巷道掘进现状

2.1 掘进及运输系统

1)205 回风顺槽系统巷采用EBZ260 型掘进机掘进,采用2 部SSJ-800 型带式输送机与盘区带式输送机联合出煤,其中第一部输送机安装在原203运输顺槽机头段,长度为60 m,第二部与第一部搭接。二部输送机机尾安装在系统巷开口处,采用防爆耙岩机装煤至带式输送机上运出。

2)系统巷AB 段沿10#煤层底板掘进,掘进到位后以4°上山掘进CD 段,掘进30 m 后进入下组煤辅助运输巷,层间距为1.5 m。巷道过辅助运输巷顶板后以7°下山掘进,直至与回风巷贯通。

2.2 巷道掘进现状

2021 年7 月12 日205 回风顺槽系统巷CD 段掘进42 m,巷道已过辅运巷里9.5 m。地测科在38 m 处给定3#控制点,控制点共计3 个,主要控制巷道掘进中线及腰线,中线为进向左帮为1.84 m,进向右帮为2.46 m,腰线为线上0.6 m,线下为2.7 m;巷道掘进至42 m 处时实测腰线线上为2.3 m,腰下为2.6 m,巷道超高1.3 m。若按目前巷道掘进高度需以11°下山掘进方可与回风巷贯通。

若巷道按11°下山掘进时掘进坡度大,巷道短,巷道后期掘进撤退难度大且不利于煤矸运输及正常通风,因此巷道掘进至37 m 处开始留顶扫底掘进,初次留顶高度为0.6 m,具体留顶方案如下:

1)初次留顶高度为0.6 m,首先在顶板下方0.6 m 施工一排超前支护,支护体采用直径30 mm 圆钢,每排布置8 根,布置间距0.6 m,在留顶区迎头煤壁布置一排护帮。

2)对留顶区煤壁支护完成后,掘进机机头从超前支护下方进行掘进,当掘进0.9 m 后及时施工一排锚杆支护。为了保证巷高,留顶后掘进机后退至34 m 处进行扫底,确保腰线高度为2.7 m。依次类推直至留顶后腰线点至顶板高度为0.6 m,需3次留顶。

3)由于受不稳定性直接顶影响,巷道在初次留顶时出现顶板垮落,巷道迎头出现“倒三角”煤柱,造成留顶区锚杆(索)支护失效严重。

3 留顶区支护及施工工艺优化

由于留顶区围岩失稳严重且伴随着冒漏现象,采用传统锚杆、锚索支护效果差,无法实现顶板预留,决定对原顶板支护进行优化,采用“斜孔注浆+改良管棚支护+双L 型锚索钢棚+人工假顶”联合支护技术[1-5]。

3.1 斜孔注浆

为了实现一次性留顶,决定留顶高度为1.7 m,并对留顶区不稳定岩体采取斜孔注浆加固。

1)注浆斜孔布置。205 回风顺槽系统巷迎头留顶区岩体上共计布置2 排,第一排布置顶板下方0.5 m 处,第二排布置在顶板下方1.5 m 处。钻孔深度为5.0 m,直径为45 mm。

2)每排布置3 个注浆孔,钻孔间距为1.5 m,上排钻孔以30°仰角布置,两边钻孔以20°水平角布置,下排钻孔垂直煤壁布置。

3)注浆钻孔施工完后,对钻孔内安装注浆软管并安装止浆塞,采用注浆泵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材料采用高强度硅酸盐水泥与水玻璃混合浆液。

3.2 改良管棚支护

传统超前管棚支护在支护过程中虽然起到梁效应,但是在实际支护过程中当上覆岩体出现破断、下沉时,管棚支护会出现严重变形现象,超前支护效果差,所以决定对留顶区施工改良管棚支护。

1)改良超前管棚支护主要由中空钢管、槽钢、螺母等部分组成。中空钢管长度为3.0 m,直径为30 mm,一端设置为销尖状,另一端设置为丝扣结构;槽钢长度为1.5 m,宽度为0.12 m,钢梁上焊制3 个支护孔,孔直径为30 mm,间距为0.6 m。

2)管棚支护施工工序如下:① 先在设计留顶位置施工一排超前管棚支护,每排布置15 根,布置间距为0.25 m;② 施工完管棚支护后,在每3 根管棚端头安装一根槽钢,采用螺母进行固定;③ 槽钢垂直管棚布置,槽钢与留顶煤柱之间采用1 根长度为2.0 m 锚杆进行固定。

3.3 L 型锚索钢棚

1)管棚及注浆施工完后,开始沿预留顶板掘进,掘进深度为0.5 m,掘进后及时对顶板施工一排W型钢带。为了控制留顶区肩角煤垮落,对留顶后前10 m 范围内施工5 排双L 型锚索钢棚。

2)双L 型钢棚每组2 架,钢棚采用12#槽钢焊制而成,长边长为2.2 m,短边长为1.5 m,长边上焊制3 个锚索支护孔,孔间距为1.0 m,短边上焊制一个锚索支护孔,位于短边中部。每组L 型钢棚长边端头采用插销式对接,对接后端头锚索孔重合。

3)双L 型钢棚具体施工工序如下:① 留顶后每掘进1.8 m 施工一组双L 型钢棚,首先将2 架钢棚对接并采用2 根长度为8.3 m、直径为21.8 mm的恒阻锚索将其固定在顶板上;② 同一组钢棚对接后,在对接处施工一根锚索,对L 型钢棚短边安装1 根长度为4.3 m、直径为21.8 mm 的恒阻锚索,锚索以15°仰角布置。

3.4 人工假顶施工

由于留顶高度为1.7 m,巷道在后期掘进过程中留顶台阶处很容易出现窝风瓦斯积聚现象,决定对留顶台阶处施工人工假顶。

1)留顶台阶位于巷道CD 段42 m 处,在巷道34~42 m 处施工人工假顶,人工假顶采用工字钢吊棚、W 型钢带、钢筋网、道木进行联合施工。

2)首先在假顶区施工4 排锚索吊棚,吊棚布置间距为2.0 m,第一架吊棚施工距留顶台阶0.5 m处,第一架吊棚施工高度为1.7 m,第二架施工高度为1.3 m,第三架施工高度为0.9 m,第四架施工高度为0.5 m。

3)4 架锚索吊棚施工完后,在其上方依次铺设W 型钢带及钢筋网,W 型钢带每排布置2 根,每根长度为4.0 m,共计铺设钢带5 排。每片钢筋网长度为2.5 m,宽度为1.5 m。

4)钢带铺设完成后,对上覆镂空区铺设“井”字型木垛,道木长度为1.2 m,宽度为0.15 m,每排布置3 组,每2.0 m 施工一排,共计施工3 排木垛。如图2。

图2 205 系统巷超高留顶区支护剖面示意图(mm)

4 结语

1)采用注浆加固法,对留顶区不稳定围岩二次胶结重组,提高了围岩内摩擦角及自身承载强度,煤岩体单轴抗压强度提高至35 MPa,为后期一次性留顶奠定基础。

2)对留顶区施工改良超前管棚支护,解决了传统管棚支护在应力作用下出现变形、超前支护效果差等难题,实现了超前支护与永久支护协同支护的目的。

3)与传统锚索棚相比,双L 型钢棚支护强度高,在对顶板支护过程中可联锁控制肩角煤柱破碎、垮落现象。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巷道预留顶板过程中肩角煤柱未出现垮落。

4)对留顶超高区施工人工假顶后,解决了超高区瓦斯积聚现象,提高了超高区顶板承载强度,避免了超高区顶板在留顶台阶切顶作用下出现顶板断裂、垮落现象。

猜你喜欢
回风顺管棚型钢
暗挖隧道与基坑交界处的管棚拆除技术研究
回风顺槽工作面支护优化设计
中能煤业2038 回风顺槽掘进遇破碎顶板综合支护技术研究
相邻采空区巷道布置与支护设计
2-1051 回风顺槽破碎段支护技术与应用
莱钢型钢265m2烧结机高效生产实践
莱钢低成本加铌Q345B热轧型钢的试制开发
莱钢型钢1#~4#转炉铁合金控制系统应用
曲线地段超长大管棚施工工艺探讨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