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凯
干眼症是老人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可以说是“十老九干”。引发老年人干眼症的原因很多,常见原因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绝经、糖尿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其他眼表面疾病;长时间高强度用眼等。
睑板腺是上下眼皮内部分泌油脂的腺体,开口在眼皮边缘的睫毛根部,它们分泌的油脂是泪水的保护膜,可以保证泪水在眼表储存较久,不至于过快蒸发。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腺体功能逐渐衰退,油脂可能会淤积在腺管内,无法正常分泌排出,腺管结构也会逐渐变形,最终功能完全丧失,腺体萎缩。研究证实,中老年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导致泪液分泌量下降,泪液成分也质量欠佳,所以中老年女性干眼的症状更加明显。
中老年人眼部发生的结构、功能退化疾病,也可能改变眼表面的正常生理环境,导致泪液不能及时或均匀地涂布在眼睛表面,常见的有眼睑内外翻、倒睫、结膜松弛症、翼状胬肉等。
老年人下眼皮外翻,会导致泪水无法进入泪道开口正常排出,而直接从眼皮外溢,形成下睑湿疹。不正确的拭泪方式又会加重眼皮的外翻,最终眼表没有充分泪水润滑,一边流泪,一边眼干。有的是下眼皮内翻,向内卷的睫毛刺激眼球表面的结膜,引起异物感、流泪、眼部炎症,破坏眼表覆盖的泪液保护膜,出现干眼症状。
长时间高强度用眼,眨眼减少,很容易加重干眼症状。比如,从早到晚看电视节目或手机;一刻不停地织毛衣、做针线活;沉迷于麻将无法自拔等。
很多中老年人喜欢自己在药店买眼药水滴,其实,很多眼药水里含有缩血管抗炎的激素类成分或者防腐剂,长期使用会造成眼睛的药物性损伤,严重影响视觉健康。
建议老年人平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边走边看,坐车时也不要看书,看书或电子屏幕一般每小时要起来活动一次,或眺望远方,或闭目养神。应多吃含有较多纤维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 的蔬菜、水果。如果有眼干、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容易疲劳、容易流泪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找到病因,有针对性地用药治疗。
黄斑是位于视网膜中央的一个发黄色的小区域,因为其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而得名。黄斑处有密集的感光细胞,对于人的视力尤其是中心视力至关重要。黄斑区的疾病有很多种,老年黄斑变性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是与老年人视网膜功能退化及氧化损伤有关。老年黄斑变性主要损害中心视力,导致视物中心发黑发暗、视物变形等症状,但不会引发疼痛。
老年黄斑变性,也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发展过程中不会出血,晚期引起视网膜萎缩变薄,由于其进展比较缓慢,在晚期之前对视力影响不严重,但也需预防和定期随访,不要放任其发展到晚期。湿性会出现异常血管,导致视网膜出血水肿,最终形成视网膜瘢痕。湿性发展迅速,在几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内,视力就能下降得非常严重。黄斑变性引起的严重视力损害,九成是由湿性引起的。
早期老年黄斑变性症状轻微,不容易引起重视。掌握自我检查的方法,或者定期去医院查眼底,可以帮助老年人及早发现黄斑变性。那么,如何能在早期发现黄斑变性呢?有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医学上称为阿姆斯勒表自我检查法。阿姆斯勒表是多个小正方形组成的表格,表格中央有一个黑点。检查时,人站在光线良好处,离阿姆斯勒表30 厘米的距离,用手遮住一只眼,然后将另一只眼睛的目光锁定在中央黑点上。如果在看的过程中出现表格线模糊不清、中心出现暗斑、直线有变弯的倾向,有可能就是黄斑变性。
对于早期的干性病变,患者可以服用叶黄素、玉米黄素等,以减缓病情的发展。对于湿性病变,目前国际上公认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眼睛里注射一种药物,以促进异常血管萎缩,从而减少出血水肿。但是,此类药物的有效时间只有一个月,需要重复多次注射,直到病情完全稳定。
无论干性还是湿性,一旦病变进入晚期,出现视网膜严重萎缩或者瘢痕,再进行治疗,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视网膜是一个薄膜状结构,由密集排列的无数感光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位于眼球的后部,紧贴着眼球的内壁。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如果这层薄膜从球壁上脱离下来,感光细胞就不能获得相应的供血和供氧,最终将发生感光细胞的死亡,也就无法再看到东西了。
那么,视网膜为什么会从球壁上“掉”下来?
一个原因是视网膜发生了破孔,眼球内部的液体从这个孔里灌了进去,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导致破孔的常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视网膜本身有薄弱的地方,如高度近视或某些有遗传因素的人,他们的视网膜经常会出现变薄区。二是当眼睛发生外伤时,黏稠的玻璃体会发生剧烈的震荡,容易把视网膜“拽”破。
另一个原因是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即视网膜本身或者周围的结构出现异常,导致血管内的液体外漏,积聚在视网膜和眼球壁之间。常见的原因包括眼部炎症、肿瘤、高血压、低白蛋白血症、手术损伤等。
视网膜脱离早期可能会出现眼前黑影、闪光感等情况,开始觉得眼前有一些像蚊子一样的小虫在飞。随着脱离范围的扩大,会出现遮挡感,就好像眼前有一只黑色的手挡着。如果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目的是让视网膜实现解剖学上的复位。但是,患者的视力能否恢复,取决于手术之前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和范围、是否影响到视网膜中心区、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等。手术做得越及时,越有利于视力的恢复。有些非常严重的视网膜脱离,可能造成不可恢复的视力丧失。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要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有些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来促进液体的吸收。
因此,建议高度近视者每年都去医院做眼底检查,普通人在跳水、蹦极、拳击、篮球、足球等剧烈对抗性运动中,要注意加强对眼睛的保护。
如今,不少人喜欢熬夜看手机,这虽然与视网膜脱落没有直接关系,但对视力健康还是有危害的。夜间环境光线弱,而电子屏幕的光线相对较强,长时间注视会引起视疲劳、眼肌痉挛,甚至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和斜视。如果熬夜看手机后发生突发的视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是干眼症、角膜损伤、青光眼、视神经缺血或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