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宜华 赵子明 李 瑾 姜力群 丁 宇 卢 平 程国辉
(1.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2.江苏万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4)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2020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国家层面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总体的设计和全面的部署[2]。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级各类课程中,都要践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需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3]。课程思政是课程和思政的综合体,二者不可分割。课程与思政的关系如同汤与盐,课程中渗入思政,思政在课程中呈现,体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传道与授业解惑的统一。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输,还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还需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药事管理学是研究药事活动及其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是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该课程涉及诸多法律法规、用药安全、职业道德等内容,与思政教育结合点较多。如何充分发挥药事管理学专业课的育人作用,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的问题亟待解决。本课程以“健康中国,法治中国”为建设方向,以“药品质量保障”为初衷,以“做好和用好药物”为使命,注重药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贯穿于整个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价值目标。知识目标指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药事管理活动的内容、方法、原理及其规律;能力目标指技能的要求,自觉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运用法律法规解决药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价值目标是树立法治意识,培养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守法诚信”的态度(德)、“精益求精”的精神(智)、“制药报国”的情怀(体)、“文化自信”的意识(美)、“健康服务”的担当(劳)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收集和挖掘与专业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历史事物及事件、英雄人物及事迹、时事案例、社会热点、电影或电视剧作品、网络资源等,对教学素材和资源进行整理、甄选和加工,结合课程挖掘思政教学的融入点和融入方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统一。
2.1历史事物名人轶事正能量传递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可知今,学史可明智。绪论这一章节是药事管理学课程的第一课,介绍药事管理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当前对药品管理及安全的重视,阐明本课程的学习意义,同时,融入“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哲学思想。充分利用这门课程的开课,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爱国情怀教育资源。我们可通过历史事件传递正能量,在讲授“中药管理”时,充分结合我国著名的中药典籍。如唐代编撰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神农氏尝百草,后人依照他的经验,整理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践调查,编写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中药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底蕴丰富。药事管理学从提升学生中药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家屠呦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屠呦呦本人曾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送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体现的是一种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可以其几十年如一日为科学奉献的伟大精神,激励药学生。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在讲授“药品注册管理”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列举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医生、李文亮医生等的抗疫事迹及为抗击疫情加紧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支撑的人物故事,以“榜样的力量”为学生树立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例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出现,为我国抗疫提供有力的武器。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人数达11亿,超10 亿人完成全程接种,占全国总人口的78%[4],接种总剂次和覆盖人数均居全球首位,人群覆盖率位居全球前列,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越性,以此培养学生制药报国的情怀,激发学生为药物研发奋斗终身的信仰。
讲授“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时,注意讲解药品与毒品的区别。道光年间,英国的鸦片贸易给大清帝国造成严重威胁,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委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该历史事件以视频为载体,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品质。
2.2电影或电视剧作品反思电影或电视剧作品具有现实意义,可对其加以反思讨论。教授“特殊管理的药品”时,讲解毒品的危害。《湄公河行动》影片,将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搬上银幕,主要讲述了中国精英缉毒部队潜入金三角,在老、缅、泰三国警方的配合下,成功侦破13名中国船员被枪杀的血腥惨案,最终将凶手抓获并绳之以法。影片将吸毒对人体的身心危害及警察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借此可教育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且有助于培养其法治精神。
在讲授“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章节时,可例举近年较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该影片主要介绍销售印度神油的保健品店个体老板,到印度走私抗癌药伊马替尼的一系列事件。充分体现新药注册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专利保护制度,我国不能仿制伊马替尼,好在2017年伊马替尼被纳入医保目录之中,价格大幅下降,降至原来的1/4。拓展相关知识,从2021 年3 月1 日起,新版医保目录正式启用,共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我国将专利抗癌药物纳入医保的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隐性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平等、公正、法治”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制度自信。电视剧《柳叶刀》,以医疗为题材,具有现实意义,且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章节内容有关联。剧中,医院没有购进便宜实用的二代头孢,只有价格较高的其他抗生素,导致只对二代头孢类敏感的患者从医院逃跑,放弃治疗,使感染加重。因此,电视剧主角顾明道大夫不顾一切冲入会议室,质问正在会议中的药事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部门,对医院购进的药品具有决策权)专家们,质疑医院购进药品的决策力。
2.3时事案例社会热点讨论时事案例和社会热点备受学生关注,需加以引导进行讨论交流。在讲授“药品生产监督管理”时,列举“欣弗”事件,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精神,唤起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古语云“民无德不立”,根据“2018 年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分析和总结该案件中企业出现了哪些违规问题,今后应如何规避此类问题。在当今时代,特别是随着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升级,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人才战略方针的颁布,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从道德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在讲授“药品经营监督管理”时,引入2016 年的“山东疫苗事件”的案例,通过引导和倾听学生的探讨过程,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诚信价值观和法治精神。
讲授“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章节时,阐述专利制度是一种法律保护措施,可促进医药企业创新,提升人民的生命健康。通过辉瑞公司专利产品降胆固醇药阿伐他汀年销售额超数十亿的案例,充分展现专利制度的意义,培养学生作为药学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专利药在保护期内是垄断价格,所以价格比较高,阿伐他汀、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年销售额为数十亿元,充分体现独占实施权带来的物质利益,创新药研制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以此激励药学生积极学习,为新药研发,造福人类生命健康而作出贡献。
2.4观摩实践学习药事管理学的应用性强,学生走出教室,到医院或企业进行参观见习。参观医药企业或医院药学部,使得学生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规范以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章节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性认识,体会药学技术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从的行业规范,感受行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有助于学生事业观的初步形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6]。学校“小课堂”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学习紧密结合,使学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7]。
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加强法制观念、培养创新思维和民族自豪感、增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然而,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缺乏有效完善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需构建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从教师、学生、学校等多主体多维度的评价考核;加强教学及其管理的监督,并及时反馈,形成正向积极的循环;从课程体系、专业层面和院校层面,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加以评价课程思政效果[8,9]。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表现形式较单一,以讲授说教为主,教师作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人,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积极付出与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如基于翻转课堂的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结合多元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以丰富其表现形式,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6]。药事管理学的课程思政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渗入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