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鹤 冯 超 刘宗尧
(1.吉林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2.吉林省气象探测保障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又称外网、公网, 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 气象广域网络是预报和观测等业务的支撑[1-3]。 2012 年吉林省气象广域网络已经建成以联通MSTP、移动、联通VPN 线路组成的省、市、县三级宽带业务网络系统[4]。省局与市(州)局通过联通MSTP(8Mb/s)、移动MSTP(8Mb/s)专线和VPN(10Mb/s)连接;省局与县(市、区)局通过VPN(10Mb/s)连接;市(州)局与县(市、区)局通过联通MSTP(4Mb/s)、移动MSTP(4Mb/s)专线和VPN(10Mb/s)连接。联通线路承载报文业务,移动线路承载会商、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其他业务,VPN 作为备份,且3 条线路互为备份,三级网络结构清晰完整。但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对传输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现有的网络系统需要升级与优化[5]。
全省广域网络系统结构虽然较为完善, 但依然存在缺陷。 主要体现在当联通MSTP 线路故障后,线路切换到移动MSTP 线路,一旦视频会商带宽不足会影响报文发送的及时率。 同时随着网络发展,各类系统的业务数据量增加,县(市、区)局移动MSTP(4Mb/s)不能满足现有业务的需要。
基于以上网络隐患, 同时随着网络发展和气象数据量的增加, 原有的网络已不能满足未来气象业务的需要[6]。 因此,需要对现有网络重新进行升级和优化[7]。本文分析吉林省气象网络承载的业务, 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将测报业务和其他业务划分在不同的线路上[8],升级一条线路的带宽和硬件设备,保障全省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线路方面, 将目前VPN 线路网络带宽升级,将原省局与市(州)局联通VPN(10Mb/s)和原省局与县(市、区)局联通VPN(10Mb/s)升级,省局互联网出口带宽升级移动300Mb/s,市(州)局升级为移动50Mb/s,县局升级为移动30Mb/s。
在硬件设备方面, 将全省核心交换机设备型号进行升级, 采用性能更好, 新一代的BDCOM9510 交换机代替目前使用的BDCOM8510 交换机, 将替换下来的BDCOM8510 交换机做好配置用于冷备。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原有网络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具体如下:
调整前网络结构如图1a。 联通MSTP 和移动MSTP 均是省、市、县三级网络体系,且各自承担着业务数据传输;互联网VPN 是省、市和省、县两级网络。 联通MSTP 和移动MSTP 互备,互联网VPN为联通MSTP 和移动MSTP 备份。
图1 吉林省气象网络拓扑(a:调整前;b:调整后)
调整后网络结构如图1b。 将原有互联网VPN线路统一为移动互联网,升级网络带宽。保留联通MSTP 线路,减少移动MSTP 线路。 省级核心交换机BDCOMS8510 升级为BDCOMS9510。
调整升级后, 仍采用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动态路由,通过策略路由和静态路由的方式在两条线路上分配业务走向, 联通MSTP 承担报文业务,VPN 承担视频会商、预报、气政通等非报文业务。 通过KeepAlive+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实现线路检测和备份。
气象报文业务的时效性强, 为优先保障数据的传输,将该业务通过联通MSTP 专线传输,并使用互联网VPN 线路作为备份。 两条线路均正常时,报文业务通过联通MSTP 进行传输,非报文业务通过互联网VPN 进行传输,当联通MSTP 故障时,所有业务通过互联网VPN 线路进行传输。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它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具有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无路由环路、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汇总、层次区域划分等优点。 层次路由选择结构是OSPF 重要的特征,OSPF 的区域划分是减少路由器负担、 有效屏蔽网络抖动的重要选择[9-11]。
路由分为直连路由和非直连路由, 非直连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网络拓扑结构简单适合部署静态路由,因全省网络涉及省、市、县三级,网络拓扑结构复杂,手动配置各台站静态路由的工作量大且配置易出现错误, 为了高效管理和维护,动态路由是更好的选择。常用的链路状态检测协议有OSPF、ISIS 和EIGRP 等。由于EIGRP 是CISCO 专有的协议[12-14],且OSPF 目前的应用广泛且技术成熟, 基于利旧和新设备的兼容共同支持OSPF 协议,故全省关于网络适宜使用OSPF 动态路由,在配置策略路由后,将依据cost(路由代价)较小的路由配置在路由表中。 OSPF 配置如下:
3.2.1 VRRP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由IETF 提出,为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出现单点失效现象。一组路由器使用VRRP 协议, 这些设备统称为VRRP 路由器(实体),通过该协议创建虚拟路由器(逻辑)。运行VRRP 协议的路由器之间发送(接收)VRRP 消息,通过选举的方式,优先级最高为主控路由(MASTER),其他为备份路由。
针对全省气象网络的两条线路, 使用VRRP协议为两条线路的路由设备冗余。 当两条线路正常时,联通的路由为主控路由器,负责数据包转发和解析ARP,移动VPN 是备份路由器,处于待命状态。 当主控路由器通过KeepAlive 检测(主线路联通MSTP)MASTER 故障down 调后,虚拟路由将启动备份路由(移动线路)BACKUP,这时联通为BACKUP,移动为MASTER,切换迅速且无需更改IP,系统是透明的。 在两条线路局域网口上设置的虚拟地址(X.X.X.17)、初始值方面走报文业务的联通线路为200, 其他业务的移动线路为180,自减值为30,此时联通线路的优先级最高,为主控路由。 当检测到联通线路断掉后初始值200 自减30 变成170,移动线路的初始值180 优先级最高,通过选举的方式变成主控路由。 VRRP 配置如下:
3.2.2 KeepAlive 是一个基于VRRP 实现的解决线路故障排查的方案,KeepAlive 的优势是检测广域网链路的通断,避免了本地接口“up”广域网链路“down”的情况。 全省有两条线路,联通MSTP 为主线路(MASTER),移动线路为备份线路(BACKUP),但是对外使用的是一个虚拟IP。 KeepAlive协议在联通广域网口上设置需要检测的地址(上一级广域网地址)和周期。 KeepAlive 检测广域网口到上一级链路的通断,若线路断掉,将触发VRRP 初始值自减机制, 从而实现线路备份。KeepAlive 配置如下:
Route-Map 是功能性强的策略列表, 具有路由属性调整和路由过滤, 主要使用的是策略路由(PBR),是根据策略进行报文转发,比基于目标网络进行路由更加灵活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机制。
全省气象网络两条线路上定义不同数据流,使用Route-Map 策略路由实现。 创建路由表并命名为pbr,关联策略路由表pbr,符合pbr 策略路由表的流量定义转发的下一跳地址、具体访问列表,最后将路由表应用到VLAN101 中。策略路由配置如下:
使用Tracert 命令在县局PC 机上分别跟踪省局观测服务器和会商MCU(图2)。 从跟踪省局观测服务器结果可以看出, 观测数据是流经联通路由、市级路由最终到达省级目标地址,达到预期结果。 从跟踪省局会商MCU 结果可以看出,非观测数据是流经移动VPN 后直接到达省级目标地址,达到预期结果。
图2 跟踪省局观测服务器(a)、会商MCU(b)结果
使用show vrrp 命令,分别在县局联通路由和移动VPN 设备上进行冗余状态查询(图3)。 从结构可以看出, 联通线路MASTER 和移动线路BACKUP 均达到了预期结果。
图3 联通路由(a)、移动VPN(b)冗余状态结果
网络设备1 端口对应局域网,0 端口对应广域网。Virtual-tunnel36 对应隧道状态,数据通过隧道传输。 排查线路正常 (广域网口up),Virtualtunnel 故障(虚拟端口down)的情况下,可排查是否为其他原因导致数据无法传输, 例如病毒导致VPN 的CPU 负载过大。
(1)在提高线路带宽,优化升级核心交换机、设备利旧的情况下, 重新设计网络拓扑, 通过OSPF、VRRP、KeepAlive、缺省路由等技术,telnet、ping、tracert 等命令和网络设备协议实现的吉林省气象网络,能够为全省气象业务提供网络支撑,保障气象测报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提高了视频会商、预报、政务管理等数据传输速率。
(2)气象信息体系构建中(如运行故障、病毒干扰等问题),如何利用相关技术稳定视频会商带宽,做好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