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

2023-10-18 01:25杜娟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38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研学文物

杜娟

热点聚焦

2023年9月起,北京顺义国际人才社区办、顺义区空港街道开展“探寻历史精髓,对话文物传奇”博物馆教育进学校、进社区系列活动,邀请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和学者讲座、讲课,让更多学生、居民了解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故事。此次推出博物馆教育进社区、进学校,希望弘扬博物馆文化,带动人们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而让更多人关注、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隔着千年光阴,探索文物承载的灿烂文明,寻找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近日播出的文化节目《闪耀吧!中华文明》深入三星堆、秦始皇帝陵、南海一号、殷墟、敦煌等考古现场,对话各大博物馆馆长、一线考古队队长、资深文博考古专家,带领观众寻找民族文化的高光。

纵深剖析

1.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读书,在典籍里了解“文物”,了解历史,增长见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更要“行万里路”。走进“博物馆”,看看那一件件倾注着古人智慧和情感的文物,我们会穿越时空,对古人的生活、思想有更深的了解,能更深刻地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

2.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走进博物馆,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古人、古事……文物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代人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将这些财富作为经验教训,指导当下和未来。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我们青年人要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开创美好未来。

3.采用不同的方法,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每个博物馆里的资源都是各具特色的。广大文博工作者应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方法,如开展“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发挥博物馆最大的价值。

任务驱动

素材积累1:守正创新,构建“沉浸式”博物馆参观方式

浙江理工大学研学团队利用假期来到湖州市南浔区辑里湖丝馆,了解辑里湖丝,亲身体验了缂丝工序。在这个不大的馆内,参观者在了解当地丝绸文化的同时,还可实地体验江南农俗。“每年都会有超万名游客过来,小朋友可以画丝绸扇面。应季时节,学生还能体验养蚕、剥蚕茧。”馆长王一士说。今年,馆内还搭配建设了南浔丝博家庭农场,游客可以体验南浔特色美食、民俗文化。

解读: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线下“沉浸式”的参观体验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融学于趣”,让受众亲身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博物馆热”也打开了我们处理事情的新思路。

素材积累2:博物馆热,升温更要“保温”

由“网红”变“长红”,化“流量”为“留量”。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停留于一时的升温,更要寄望于持久的“保温”。文物藏品是博物馆长久发展的根基所在。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对应着各具特色的收藏、研究与展示方式。坚持保护第一,加强文物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科技等领域跨界融合,打造与自身相适应的“博物馆+”传播方式,助推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的构建。

解读:合理开发利用,是我们对“博物馆最好的保护”,我们要转变观念,通过由新技术、新理念、新媒体支持下的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来疏解客流压力,并惠及偏远山区的青少年。

多方观点

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行走的课堂”

王 琦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奇,学生通过研学活动,可以把模糊的历史变得具体生动。

充分挖掘馆内资源,打好研学特色牌。每家博物馆的馆藏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小众博物馆,往往在讲述某个年代、领域、主题的故事方面独具特色,要让这些展品、文物活起来,将特色转变为优势,在提升体验感、沉浸感和吸引力上下更大功夫,让学生感受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增加研学的广度和厚度。

更加注重融入科技和时代元素,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暑期以来,不少热门博物馆纷纷采取推迟闭馆时间、周一开馆等方式尽力满足供不应求的参观需求,但超负荷运转的博物馆,不仅使文物保存环境受到一定影响,也严重降低了参观学习的体验感。博物馆可通过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媒体,使文物内容可視化、情景化,让更多的青少年享受免费的博物馆资源,在家也可沉浸式体验研学;还可以打造适合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和研学产品,送到校园里、放到平日里,除了可以疏解暑期客流压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优质的博物馆资源惠及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青少年。

博物馆研学作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新窗口,其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要做好“教育+”的文章,不断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和时代内涵,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行走的课堂”。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8月22日,有删改)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郑海鸥

近年来,“为文物打CALL”“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尤其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我们能直观地看到五千年文明的辉煌灿烂、独树一帜,也能看到屈辱和挣扎,看到奋起与开拓、奋斗和担当。我国博物馆在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的同时,也要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到,博物馆不再是“千馆一面”,展出的内容愈加突出特色,展出的形式愈加灵动活泼,多类型的互动、高科技的运用更是丰富了观展体验,由此带来的思考和感悟既生动又深刻。

从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再到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以“马踏飞燕”为原型的文创玩偶……博物馆文创开发热度不减、创意迭出,有文化有特色的产品持续“圈粉”。文创产品让文物摆脱了展览柜中的“死板”形象,与当下生活紧密融合,让人倍感亲切。参观者纷纷购买并分享给好友,不少人则慕名而来“打卡”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人们的亲密互动,推动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人气越来越旺、“博物馆热”不断升温。

广大文博工作者应不断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11日,有删改)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研学文物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文物的栖息之地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文物的逝去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文物超有料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