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摘要:针对煤矿开采量与使用量较大差异,导致煤矿资源开采损失的问题,展开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技术研究。布置煤矿综采工作面,在综采面两端各布置运输巷与回风巷,根据煤矿区域的地质条件,确定智能化综采煤矿采动应力分布。钻进煤矿综采工作面探查疏放孔,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工作面推进方向,划分综合机械智能化开采范围,计算工作面覆岩开采垮落带高度。进行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远程控制,采用PLC逻辑控制作为开采计算核心,并对煤矿开采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测与控制,为煤矿开采智能化管理提供保障。采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开采技术的配采均衡性更高,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
0 引言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供应逐渐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绿色能源技术。与此同时,为了给煤炭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提供保障,煤炭能源业开始向绿色开采与科学开采发展[1]。
通常,煤矿区域内的水文、瓦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受到煤矿工作面开采技术水平、智能化控制水平等条件制约,煤矿资源的开采推进长度较短,严重影响了矿压控制难度。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浅部煤炭资源储量急剧减少,开采深度逐年增加[2]。为了开采更深层的煤炭资源,煤矿开采工作面的长度随之增加,工作面动应力分布更加复杂,加剧了矿压控制难度。
煤矿开采普遍以长壁采煤法为主,开采工作面较长。就煤矿开采效率而言,长壁采煤法能够在工作面推进之后及时处理采空区,煤矿资源运输方式、支护形式、采空区处理方法,在煤层无倾角处更具优势[3]。但煤层普遍为大倾角工作面,以此种方法开采容易突出矿区的瓦斯,从而造成较大的开采事故。
高效回采技术、沿空留巷技术、协同锚护技术的应用,为煤矿开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资源开采逐渐面向绿色、安全方面发展[4]。本文根据煤矿开采区域的倾角大小,分析煤层的推进方向,并布置多个综采工作面,同时进行煤矿开采,提升开采效率。在配采均衡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技术。
1 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技术设计
1.1 布置煤矿综采工作面
本文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以开采稳定性控制为主,在综采面两端各布置运输巷与回风巷,确定智能化综采煤矿采动应力分布。本文根据工作面回采的数据,对煤层的动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工作面应力分布如图1所示。
如圖1所示,工作面回采的煤岩支承压力沿着回采方向,与工作面的支承压力呈现相对空间位置关系[5]。考虑到前支承压力、围岩支承压力、压力重分布等情况对工作面开采的影响,本文在开采过程中,以单、双工作面交替布置的形式,使工作面保持一定的错距进行煤矿开采。
工作面的长度布置为150~200m左右,每个工作面的间距在5m之内,以架棚加强工作面开采的支护结构[6]。每两个单工作面之间,布置一个双工作面,减少一条平巷、一个煤柱,从而提升煤炭开采效率。
1.2 钻进煤矿综采工作面探查疏放孔布设
单工作面布置在开采区域的同一翼,本文将煤层底板等高线工作面作为推进方向,并结合煤矿区域的地质条件,将工作面配套设备进行配置。工作面部分设备配置如表1所示。其中,乳化液泵为现有设备,其他设备均为新购设备。新购设备是为了达到综采工作阻力要求值,确保开采质量。
为了确保工作面开采效果,本文划分了综合机械智能化开采范围,将开采的上限标高提高至-290m水平,工作面倾斜长870m,使工作面可采存量增加。
在工作面钻进多个钻孔,钻孔的密度为6.46个/km2。在工作面附近分布9个钻孔,以控制含水层顶、底界面与基岩面[7]。在临近工作面风巷的位置,布置39个探查疏放钻孔,以便探查出开采区域的岩性结构与岩层厚度,确保工作面开采效果。在工作面中部附近,计算工作面覆岩开采垮落带高度,具体公式如下:
1.3 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远程控制
本文将智能化技术与开采技术融合,在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采用PLC逻辑控制作为开采计算核心,并对煤矿开采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测与控制,为煤矿开采提供智能化管理保障。
利用梯形图编程,将开采设备的开关状态进行采集与控制,并向设备发送开始、停止开采的远程控制信号,形成智能化开采远程控制环境。在综采工作面上,根据工作面环境选择刮板输送机,并在远程控制模块计算出开采区域的重段运行阻力、空段运行阻力、总运输阻力。重段运行阻力计算公式如下:
Wz=9.8(qω+q0ω0)Lcosβ±9.8(q+q0)Lsinβ(3)
式(3)中,Wz为刮板输送机重段运行阻力;q为工作面槽内单位长度质量;ω为煤矿资源在溜槽中的运行阻力系数;q0为刮板链单位长度质量;ω0为刮板链的运行阻力系数;L为刮板链长度;β为煤层工作面倾角。空段运行阻力计算公式如下:
Wk=9.8q0L(ω0cosβ±sinβ)(4)
式(4)中,Wk为刮板输送机的空段运行阻力。总运输阻力计算公式如下:
W0=K1K2(Wz+Wk)(5)
式(5)中,W0为刮板输送机的总运输阻力;K1为曲段附加阻力系数;K2为绕头部、尾部链回转附加阻力系数。
结合开采区域的重段运行阻力、空段运行阻力、总运输阻力计算结构,选择安全的液压支架、刮板机、采煤机,使其“三机”配套,避免煤矿资源开采利用率低的问题。
2 实例分析
2.1 矿区概况
为了验证本文设计的智能化开采技术是否满足配采均衡性需求,本文以M煤矿为例,对上述技术进行实例分析。
M煤矿综采工作面整体为一单斜构造,工作面中部受到断层影响,存在1~8°的倾斜,平均煤深约为820m。工作面地质构造存在多个断层,延展长度为100~400m,对回采的影响程度较大。
06工作面位于M煤矿的第11个开采区,能够存储的煤量约为1.665×106t,回采煤层厚度最大约为3.4m,最小约为2.3m。在M煤矿开采过程中,本文选用巷道掘进开采的形式,在06综采工作面上布置3条顺槽,工作面巷道布置情况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在06综采工作面上布置了上巷、中巷、下巷等巷道,巷宽分别为4.2m、4.2m、4.4m。为了确保06综采工作面的有效开采,本文将相邻的08工作面作为顺槽,并以沿空留巷技术采掘接续,确保M煤矿的开采效果。使用采煤机进行开采,采煤机牵引速度為0~13.75m/min,滚筒直径约为Ф2000mm,采高范围为2200~3800mm,能够满足M煤矿开采需求。同时,采用液位传感器,将M煤矿06工作面的开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煤矿智能化开采效果。
2.2 应用结果
在上述条件下,本文按照煤矿生产能力布置出一大两小共3个开采工作面。已知煤矿日生产能力为11800t/天(含掘进煤量),年生产能力为3.9×106t/年。在煤矿开采条件、施工环境、地质条件已知的情况下,使用本文设计的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技术,对煤矿工作面进行智能化开采,取消晚班开采时段,将煤矿开采规划在早班与中班中,取得的开采效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本次工程以煤矿合理化开采为主要目标,对于提升主井均衡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以早班、中班为主,取消了晚班的开采时间,为瓦斯治理赢得充分的时间。
在主井、1#煤仓、2#煤仓中,工作面呈南北方向布置。为了满足煤矿开采规划需求,工作面日生产量(开采煤量+掘进煤量)需要与主井提煤量保持一致。一水平的工作面宽150m,采高为2.8m;二水平的工作面宽300m,采高为2.8m。在其他条件均一致的情况下,使用本文设计的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技术之后,工作面开采煤量+掘进煤量达到了11900t,主井提煤量为10900t。
由此可见,使用本文设计的开采技术之后,智能化控制效果更佳,能够均衡煤矿的配采,从而提升煤矿综采均衡性,为煤矿矿井开采取消夜班,治理瓦斯创造条件。
3 结束语
近些年来,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煤炭资源在能源结构的占比逐年下降,但在短期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煤炭消费能源良好的发展势头下,煤炭资源开采方式逐渐向环保、节约、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为了避免煤矿开采资源的损失,提升资源开采效率,本文研究了煤矿综采智能化开采技术研究及应用这一课题。从工作面布置、探查孔钻进、开采远程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使煤矿资源的开采更加智能,均衡了整个开采过程的配采均衡性,为煤矿资源的开采与使用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若愚,姚飞,方启彬,等.微型多旋翼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露天煤矿开采期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3(11):152-154.
[2] 邓雪杰,刘浩,张吉雄,等.煤矿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胶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3,8(4):439-451.
[3] 方新秋,宋扬,梁敏富,等.煤矿开采光纤智能感知与安全决策关键技术分析及探讨[J].智能矿山,2023,4(5):20-24.
[4] 齐庆新,李海涛,杨冠宇.煤矿数字化与智能开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兼论新建冲击地压矿井建设对策[J].智能矿山,2023,4(4):8-13.
[5] 吴学松,曹安业,买巧利,等.倾斜煤层含矸煤柱区应力状态及防冲技术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2(2):44-52.
[6] 武玉柱,李进韬,刘洋,等.教学用“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传动实验室”建设探讨: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7):40-45.
[7] 张东,曹莹,赵志琦,等.煤矿开采活动对黄河中游窟野河流域溶解性硫酸盐的影响[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45(2):41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