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依涛
习作展示二
当今社会,人们或多或少都会被“拖延症”所困扰。尽管多数人对此忧心忡忡,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意。在我看来,在节奏越来越快的都市生活中放慢自己的脚步,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或许有人闻此会怒不可遏,说“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但是打开手机,我们不难看到都市白领因加班过度而猝死在办公桌上的新闻,汽车司机因疲劳驾驶而酿成事故的惨案,中小学生因不堪重负而跳楼自杀的悲剧……这时我们是否还愿相信“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才是人生的常态?当我们望着镜子里因长期熬夜而变黑的眼圈时,当我们对着镜子发现自己发际线日渐高升、头顶逐渐锃亮时,我们是否还愿意“无怨无悔”地继续这种没日没夜的生活?渐渐攀升的体重、慢慢上升的血压、悄悄稀疏的头发都在无声地告诉我们:过度勤奋是潜伏在身边的“杀手”。
当然,难免会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选择拖延就是在逃避,是缺乏勇气和担当的表现。诚然,有许多人因畏惧挑战而选择拖延,但历史却以更加丰富的事实告诉我们:此论并不成立。为刺杀吴王僚而炙鱼太湖的专诸、为等待明主而高卧隆中的孔明、为完成《史记》而受酷刑的司马迁,难道都是懒汉或者懦夫吗?倘若此论成立,那么,勾践岂不成了怯懦之君?因为他卧薪尝胆十八年才兴兵伐吴;重耳岂不成了无志之辈?因为他流亡十九年才回国创业;姜尚岂不成了闲散之客?因为他在民间隐居到八十歲才出山辅佐文王。可是,他们的“拖延”真的没有意义吗?拖延不一定是弱者的逃避,也有可能是强者的等待或是智者的酝酿。
这里所说的“拖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东汉皇室对宦官集团的包庇纵容、姑息养奸不在此列,南宋王朝在金人铁蹄下的苟且偷安、得过且过不在此列,慈禧太后的因循守旧、逃避维新也不在此列。
试想,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你捧着一本书慵懒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没有电话催促你“再创新高”,没有名利之欲逼迫你去加班加点;你可以和书中的朋友倾心长谈,可以惬意地品味身边的美好……这份宁静和自由的“拖延”,能让你的身体恢复生机,能让你的心因真正放松而灵感迸发。
这样的“拖延”,难道不好吗?
【甘肃嘉峪关市第一中学】
点评
这篇作文在展开论证前,对“拖延”的词义重新做了界定:在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下,放慢自己的生活。这一界定将本来带有贬义的词语“拖延”解释为“放慢生活节奏”,新颖解读使得“拖延”的意义由消极变得积极,不仅使自己的观点变得合情合理,而且使接下来的论证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