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杨凯飞 宋立功 王丽
穿梭于汾河源头、万年冰冻,如一日走四季;行走在马仑草原、悬空古村,如日行千百年;登顶芦芽山之巅,极目远眺,万千翠绿被袅袅烟雾所拢,如入仙境,心旷神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宁武,你好!”
这里是三晋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孕育了沿河岸畔的父老乡亲;这里是华北落叶松的故乡,栖息着褐马鸡一类的省鸟;这里有芦芽山的雄伟嶙峋和万年冰冻的神奇玄妙,也有情人谷的清幽蜿蜒和悬崖栈道的艰险陡峭;这里有高山天池的明净秀丽和马仑草原的广阔多娇,也有宁武谷关的沧桑沉稳和宁化宋城的布局精巧。
9月12日,山西省科技工作者采风行动走进忻州宁武。东南隅有怪松苑,正南面是奇石坡,西南隅坍塌的舍利群半掩半露隐没于草丛中,北齐长城纵贯草原东西。马仑草原牧草肥沃,是历代帝王牧养战马的基地,它将草甸、森林、高山、峡谷、奇松、怪石、长城、将台、基塔融为一体。
穿过林海,采风团一行人在栈道上漫步,时不时停下与眼前的美景合影。上午十时左右,浓浓的雾气不断向草原的四方蔓延开来,一瞬间好似人间仙境一般,给草场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近年来,宁武县作为忻州市旅游资源大县,立足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生态优势和县域实际,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之一,逐步形成了“全资源整合、全要素调动、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模式,先后被授予“中国十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县”和“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芦芽山景区是以芦芽山为中心,包括马仑草原、万年冰洞、悬崖栈道、高山天池和情人谷等诸多景区在内,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曾经,马仑草原被称为‘黄草梁’。”受自然条件影响,马仑草原亚高山草甸内形成许多长短、宽窄、深浅不一的侵蚀沟。2008年开始,高桥洼林场积极探索马仑草原修复治理工作,以保护和自然修复为主,采取封育、禁牧、补播、鼠虫害防治等措施进行修复。同时,重点进行侵蚀沟治理,采取清理石块、平整地面、播种草籽等措施进行修复。经过多年的不懈保护修复,马仑草原基本恢复了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的自然状态,草原盖度明显增加,恢复至90%以上。
如今的马仑草原,暖春山花烂漫、蜂蝶成群;盛夏碧波荡漾、一望无际;金秋层林尽染、天高云淡;隆冬林海雪原、粉妆玉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置身茫茫高山草原,令人心旷神怡。
宁武芦芽山景区不仅有着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更是有着来自300万年前的奇特冰洞。如果说马仑草原体现了芦芽山的绿色风光,那么万年冰冻则是芦芽山的冰冻世界。
洞外夏日酷暑,洞内冰雪洞天。而令人惊奇的还不仅仅于此,在“万年冰洞”的不远处,有一处千年不熄的“地火”,这是因大量煤炭自燃而形成的,温度高达300摄氏度以上。水火本不容,却在芦芽山奇妙的共存着,真可谓中华一绝,世界奇观!
200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3月,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冰洞洞口海拔2200米,是世界上非冻土带中规模最大的冰洞,现冰洞已开发三层,有冰帘、冰钟、冰花等,景观丰富多彩,洞内壁上皆是冰,在五彩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如梦如幻般的景象。万年冰洞积累了大量有关大气、气候、物种的变迁,以及人类的诞生和进化等信息,作为地球历史的信息沉淀,又从未因人为破坏而修改过,因此极具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傍晚时分,采风团一行人前往汾河源头饮水思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汾河716公里的河川中流淌着的是一部生生不息的三晋五千年文明史,那么汾河源头就是这灿烂文明的源头活水了。
广场的正中央是一通坐落在汉白玉重台之上的高大标志碑,碑上写着“汾河源头”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汾河源头有一水塘,塘上石壁刻有“汾源灵沼”四个大字,壁上雕有龙头,龙口中喷出一汪清泉,终年流淌不绝。雷鸣寺、魁星阁挺立楼子山上。
近年来,宁武县立足芦芽山景区长远发展,按照“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思路,在旅游业深度开发、品牌塑造、包装运营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不仅为景区目标定位、功能区划、景点提升、未来走向及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指南,也为全县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进山坳,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图就映入眼帘,是那么的恬静、自然……
在宁武芦芽山深处,有一座名叫王化沟的小山村,村庄顺崖依势而建,房屋搭建在峭壁上,街道由遍地横木铺成,远看就像悬挂在空中的村庄,因此被称为“悬空村”。据说这样的悬空村共有3个,分别是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这几个古村之间距离并不远,均建在海拔2300千米的崖壁之中。
从崖底抬头仰望,空中楼阁升起袅袅炊烟,与洁白的云朵融为一体。登临绝壁栈道,放眼峰峦叠嶂,览遍万顷苍翠,依门望尽百里云海。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进宁武全域旅游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宁武县坚持“一村一品”、错位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景色各异、特色鲜明的乡村休闲精品旅游景点、精品旅游新村。目前,王化沟村、小石门村、二马营村、西沟村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宁化村入选全省传统古村落,被评为全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山西美丽休闲乡村;王化沟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边塞宁化,汾河人家”。位于宁武县化北屯乡的宁化古城,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小型宋城。据史书记载,古城初建于隋,初称“隋阳宫”,也称“汾阳宫”,曾经为隋炀帝避暑地。唐代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逐渐演变为军事城堡。朝廷不时着重兵守卫,曾为山西“卧牛城”(忻州)的“犄角”之一,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宁化古城由东向西依山而建,西城紧邻汾河。整个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许多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如城门、城堡、大段砖砌城墙墙体、上下两道官街、南北瓮城以及明代千户所官衙、三孔宋窑、隋“汾阳宫”遗址、“宋城”旧址等,简直就是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博物馆。这些文物古迹仿佛在和这座古城静静地交谈,隐约透露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展现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宁武生态自然,风光秀美,十分适宜“洗眼、清肺、养心”。全县依托景区、跳出景区,积极融入“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布局,构建“生态度假+森林康疗+运动娱乐”三位一体产品体系,发展森林运动、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等旅游项目,重点推进百里林海森林康养项目,打造具有宁武特色的原生态康养基地。
东寨镇作为忻州市“336”战略布局中三大集散地之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宁武县加快提升东寨镇的旅游集散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推进东寨镇康养避暑度假小镇建设,完善东寨镇总体规划,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启动運营东寨旅游一条街,增加新型观赏、娱乐、健身、购物、康养等互动与文旅项目,致力于将东寨打造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康养目的地。
与此同时,引进先进技术模式,搭建起宁武智慧旅游平台,建立大数据中心及3D地图引擎系统,开发旅游公共服务电商APP和微信小程序,融入全省智慧旅游系统,实现平台动态及时科学管理,便于游客获取运用各类旅游信息,打造芦芽山大旅游智慧景区。
近年来,宁武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秉承自身优势,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原则,因地制宜推进文旅融合,把更多自然风光、文化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文旅产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
生态芦芽,魅力宁武。
如今,宁武县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初具规模,全县旅游发展全面起势、成色更足,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