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关键词:声乐演唱;咬字吐字;重要性
引言: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声乐演唱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声乐是一门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有着较强的艺术欣赏价值。而要想将声乐作品完美地演绎出来,不仅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还需要注重咬字吐字的运用,增强声乐演唱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吐字的规则较为繁琐,需要演唱者在掌握咬字吐字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演唱需求,灵活运用和调整。因而声乐演唱者应加强对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规律、技巧的研究,提升声乐演唱水平。
声乐是一种语言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将歌曲作品的意识清晰、完整地传递给观众,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为达到这一演唱表演目的,对于咬字吐字规律和技巧的把握是非常必要的[1]。另外,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发声主要是由人体共鸣器官产生的,如果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无法做好咬字吐字清晰,则不能将歌词部位的变化完美呈现出来,难以达到运用共鸣器官美化声音的效果。因而要想达到良好的声乐演唱效果,演唱者也必须掌握咬字吐字技巧。
咬字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声乐演唱中的咬字讲究“咬得正,但不能咬死”,因而演唱者的咬字着力点一定要清晰、真切、准确。所谓的“咬字”,简单来说就是字头部分声母的发音,根据咬字器官着力部位起到的作用,可以将咬字分为舌音、唇音、喉音、齿音、牙音等五个类别。由于声母在发声过程中起的是阻碍作用,不同咬字器官着力点产生的阻碍不同,就造就了声乐演唱中咬字的多种变化[2]。以《情歌》这一声乐作品的演唱为例,其歌词中“河上的清波”的“波”与“泼”的会发出“o”音,但由于声母不同,在发声的过程中其所使用的器官着力点不同,就形成不同阻碍。由此可见,如果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不能准确把握咬字的着力点,不仅会出现咬字不清的现象,甚至还会改变字音或字义,进而不能准确地将歌曲内容准确传达给观众。因而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一定要把握咬字技巧,保证字头发音的清晰、准确和真切。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只有做到吐字清楚,才能将歌曲唱好。声乐演唱中的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部分韵母的发音,其中字腹是指一个字最响亮的韵母部分。根据吐字过程中口腔变化形态,可以将吐字划分为“开、齐、撮、合”四个类型。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在快速咬字之后,需要立即吐字,并且做到“字腹延伸不变形”,保持母音口型不变,气息不断,让咽腔等共鸣器官感受到气流振动所产生的共鸣。不论是传统民歌还是歌剧中的咏叹调,在演唱的过程中都需要保证吐字清晰、饱满、圆润,这样才能将好的声音传送出来。以《黄河谣》这一声乐作品为例,为将歌曲准确、清晰地演唱出来,演唱者需要将每个字的“字头”念清。比如,“黄”字就需要念出“呼”(Hu),“流”字需要念出“離”(Li)等。而当字头念出声之后,就需要念出其韵母的部分,如“黄”字引长唱“昂”,“流”字引长唱“欧”等。最后要念清字尾,如“黄”字在收声时需要收入鼻中“ng”,“流”字在收声时需要收入“乌”(u)。在声乐演唱中,通过将唱字拆分为字头、字身、字尾,通过出声、引长和收声等方式,可以将整个字准确、清晰地唱出来,强化歌唱效果。
在声乐演唱当中,咬字吐字的发音不同所表现出的情感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对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进行研究时,不能只局限于咬字吐字的方法和规律,还需要加强对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咬字吐字的作用,强化声乐演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情感抒发必须通过咬字吐字来体现,这就要求演唱者的咬字吐字必须服从情感需求[3]。但由于歌曲情感的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字,其咬字与吐字的方法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为此,演唱者必须准确把握歌曲情感变化,并通过对咬字、吐字的方式的调整,将歌曲更富有情感地演唱出来。
综上所述,咬字吐字在声乐演唱中尤为重要,把握咬字吐字技巧,有助于声乐演唱水平的提升。因此,声乐演唱人员应意识到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并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准确把握声乐演唱中咬字与吐字的规律和技巧,提升声乐演唱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晨飞.咬字吐字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艺术大观,2023(15):38-40.
[2]谭佳漪.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训练及运用[J].艺术大观,2023(14):27-29.
[3]魏劬正.浅淡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训练[J].求知导刊,2022(06):107-109.
(作者单位: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