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建设效益影响因素组态与路径研究
——基于15个案例的fsQCA分析

2023-10-18 13:25杨高升梁伟婷王韵雨宋瑞洋缪岗辉
水利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禀赋市场需求组态

杨高升, 梁伟婷,王韵雨,宋瑞洋,缪岗辉

(河海大学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为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2],对黄河文化、长江生态文化等水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部为此还专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因此,水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适应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水文化是人在处理人水关系时所创造的一种文化[3],从表层含义上看水文化是人围绕水形成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4],而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水文化,因此水文化的深层内涵也会随着环境的演变而动态变化[5]。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水文化内涵倾向于广义的水文化,即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类文明等非物质和物质文化成果的集合,其中又可细分为物质形态的、行为形态的和精神形态的水文化。对于我国水文化的内涵界定,郑晓云[6]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提出我国水文化内涵包含4个层面内容,分别为物质文化、精神、制度及人类行为层面,是人水和谐共生长期过程中的积淀。毛春梅等[7]认为我国水文化除了这4个层面,还包括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所创造的独特水利文化,其本质在于通过人对水的认识提升人与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8]。结合上述研究,本研究定义的水文化是在水利领域和社会领域相结合的环境下,人类创造的与水相关的物质、精神、制度及人类行为的文化,在我国其具象表现包括水利实践文化、宗教民俗文化以及水科学等[9]。各地的水文化根据水所处环境的不同,在物质、行为和精神上都会表现出独具当地历史宗教民俗文化特色的具体形态。

通过水文化的开发与建设,能够积极带动全社会进行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及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实践,产生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但我国现阶段水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地对特色水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足,忽略水文化建设目标及内容的重要性,“千城一面”现象十分普遍;对水文化资源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重视不足,许多地方甚至出现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等现象。因此,究竟什么因素会影响地区水文化建设效益,不同地区如何从这些因素出发,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最佳水文化建设路径,以实现水文化建设效益的最大化,是目前水文化建设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 文献综述

水文化建设效益是通过水文化的开发与建设而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10],其中经济效益是指融合了水文化的水工程等项目建立的经济价值以及由于建立蕴含水文化资源的景区等所产生的其他外部收益,社会效益是指利用水文化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进步与社会发展所做出贡献和承担责任的积极效果,环境效益是指通过河流水系等对相关区域生态所产生环境功能提升的积极影响。为有效提升水文化建设效益,学者们对其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发现水文化规划意识的欠缺[11]、资源禀赋挖掘不深入[12-13]、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14-15]、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16-17]、先进技术的阻碍[18]、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的不完善[19-20]、群众的广泛参与不足[21]、市场供需关系不匹配[22]等造成了水文化建设难以开展,包括资源、规划、经济发展程度、市场环境、资金投入、技术、政策和群众参与等因素。现有研究覆盖了各种类型的影响因素,但研究模式多为二元分化,仅从宏观、微观、主体等单独视角切入分析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基于案例的定性描述,缺乏说服力,而回归和结构方程等这些经典的统计技术,要求变量的独立性、因果之间的单向线性关系,并不能解释水文化建设影响因素与建设效益结果间的多重因果复杂、不对称关系等问题。

从水文化建设过程来看,水文化建设效益提升可以依托于“硬路径”和“软路径”这两种路径[23]。其中“硬路径”包括依托现代水工程或古代水工程,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和维护水文化遗产[24];而“软路径”包括水文化管理制度建设、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的科普[25-26]等。国内外关于水文化建设路径的研究目前还较为匮乏,现有文献或从宏观层面提出水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理念,或以某地区水文化治理的实证分析为例,结合该地区情况提出具体措施,整体性与系统性仍较为欠缺,缺少运用水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指导当前实践与路径选择的相关研究,因此如何从现实的水文化建设实践中提取其发展机理和实现路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水文化建设效益影响因素,但研究模式上缺乏普适性和代表性,研究方法多为定性描述,难以解释水文化建设效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在水文化建设效益改善的提升路径方面,选取的案例较为单一,水文化建设以及发展的内在逻辑还有待深入挖掘。因此本研究拟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分析水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组合影响水文化建设效益的内在机理,以提出水文化建设效益的提升路径。fsQCA方法通过将案例视为条件组态(configuration或combined condition)、用前因条件组合模式代替自变量、用组态视角代替净效应视角,让社会科学研究从线性相关分析进入集合分析的阶段,使得理论与实践中的复杂因果现象得到匹配[27]。

2 研究设计

2.1 条件变量的选取与分析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与结构化理论,根据现有文献及国家规范分类研判相关指标,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最终选取政策制度、经济基础、资金投入、资源禀赋及市场需求5个变量为影响水文化建设的条件变量。各条件变量选取依据及其与水文化建设效益的关系梳理如下。

a.政策制度。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政策制度作为水文化建设生存、依赖与发展的外部资源之一,对水文化建设发展及其效益的彰显发扬有显著影响。水文化建设受到政策制度的规范与制约、保护与促进,相对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也受到文化的反作用,是文化的体现,完善的政策规范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组织与高效的管理模式,从而推动水文化建设工作向前迈进。

b.经济基础。经济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个人、组织、政府等在面对需求时如何做出决策,得到最大化的产出[28]。根据资源依赖理论,这些决策同时依赖于对其他稀缺性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程度。水文化体系中的水文化遗产、水利风景区等物质形态水文化,以及水文化知识成果、价值观念、思维形态等精神形态水文化,要想在当代社会中的获得可持续发展,同样依赖于经济资源的基础支撑作用。

c.资金投入。资金投入直接决定了水文化建设的类型、路径和程度,是水文化建设的保障[12],而现在水文化建设普遍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困境。根据资源依赖理论,资金作为一种外部资源,其匮乏会对政府和社会资金的过度依赖,水文化建设没有富足的经济基础支柱,政府也会没有余力参与水文化建设项目。

d.资源禀赋。根据结构化理论,自然环境等配置性资源和用于权力执行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将作用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循环往复再生产的过程。同时,资源依赖理论着重突出组织体的第一要义是生存,要想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就必须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资源,与复杂环境要素形成互利共生的交互关系。水文化建设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依赖当地的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水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基础。

e.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文化产业开发的动力和方向的外部市场供求因素,只有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文化资源才是文化产业开发的重点与核心[13]。根据资源禀赋理论,水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依赖其外部资源——市场资源,因此,市场需求潜力是水文化建设的外部动力,驱动水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结合上述条件变量的选取,运用fsQCA方法与组态分析原理构建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水文化建设效益动因模型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fsQCA方法分析影响水文化建设效益提升的内在机理。相较于其他聚焦于变量净效应的分析方法,fsQCA提供了一种全新整体视角与组合思维,并使用布尔代数从而无须选择控制变量。以集合论为理论基础、以案例为导向的fsQCA分析范式能够兼顾定量分析的准确和定性分析的可信,尤其适合于用来分析复杂因果关系的中小规模样本案例。

选择fsQCA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fsQCA适用于小样本分析,一般来说案例样本的数量在10~60个,本研究选取了15个涉及各城市或县级市的水文化建设案例,案例样本符合方法要求;二是新时代水文化建设效益的实现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采用该方法能够摒弃以往研究中采用二元分化研究模式的弊端,有利于从多前因要素组合的组态视角研究水文化建设的路径。

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的15个典型的水文化建设项目案例,具体内容见表1。其中,12个案例选自《水利风景区蓝皮书: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2015—2020)》,该书收录案例覆盖国家省市级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遗产等水文化建设项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1个案例选自第三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展示活动;2个案例选自中国知网以及官方新闻报道等。选取的15个案例既能够在地理分布上兼顾我国广大地区的区域特色,也能够从建设类型上全面反映我国水文化建设项目的相关建设情况。

表1 水文化建设案例

2.4 变量确定

2.4.1结果变量

对于结果变量水文化建设综合效益,本研究采纳多数研究中使用的经济效益[29-30]、社会效益[31]和环境效益[32]3个具体指标来进行度量。为满足选取案例间“最大相似,但结果不同”及“最大差异,但产生相同结果”的要求[33]以及将难以量化的水文化建设效益转化为统一的数据标准,本研究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量化,各指标因素权重计算采用冯保成推荐的集值统计法[34]。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结果变量指标描述

2.4.2条件变量

结合条件变量的选取与分析部分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条件变量定义为内外两个维度,包括政策制度、经济基础、资金投入、资源禀赋、市场需求5个变量,并选取各变量的度量指标,具体见表3。

表3 条件变量指标描述

a.政策制度。参考前人研究并结合海绵城市、生态文明城市考核中有关水文化相关内容,本研究将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措施3个维度采取内容分析法对水文化建设项目所在地区颁发的政策制度效力进行量化分析[35],同时借鉴张国兴等[36]的模型对政策制度效力进行总体评价赋分,计算公式如下:

P=PT(PG+PM)

(1)

式中:PT为此项政策的政策力度得分;PG为此项政策的政策目标得分;PM为此项政策的政策措施得分;P为水文化政策制度效力整体得分。

b.经济基础。参照王家庭等[37]的研究,采用人均GDP数据来度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c.资金投入。选取资金投入因素作为条件变量,使用案例中项目整体投资数据进行度量。

d.资源禀赋。采用韩春鲜[38]提出的资源优势度模型,结合本研究实际加以改进,综合考评该区域资源丰度和资源品味度,计算该区域资源禀赋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R=wF+(1-w)G

(2)

式中:R为资源禀赋程度;F为资源丰度;G为资源品位度;w、1-w分别为资源丰度与资源品味度指标权重。借鉴前人的研究[39],将w值设置为0.5。

e.市场需求。参照惠宁等[40]的研究,使用公众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规模为水文化建设的市场需求水平的评价要素。

2.5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校准

与其他常规变量不同,模糊集必须进行校准,参考前人研究[41]并结合本研究样本数据的分布特点,采用直接法将研究变量校准为模糊集。针对建设效益、政策制度、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这五个变量,将各变量数据的上四分位数(75%)、平均值(50%)及下四分位数(25%)分别设置成校准锚点;针对资金投入这一变量,由于变量样本之间离散程度较大导致平均值无法有效反映样本分布情况,因此选择变量数据的中位数作为中间锚点,并将上四分位数(75%)和下四分位数(25%)设置为另外两个校准锚点。将样本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相关锚点数据见表4。

表4 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的校准锚点及描述性统计

在进行数据校准时难以避免会出现隶属度等于0.5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对应的案例无法归类而被剔除,从而影响到结果的分析处理。为规避这种情况的出现,参考Fiss[41]的做法,在所有隶属度小于1的案例都加上0.001,既能够避免隶属度等于0.5这种情况的发生,还能保证案例之间相对大小不改变,将结果变量校准后的模糊值按从大至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如表5所示。

表5 校准后的模糊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必要性分析

必要性分析是QCA分析的重要步骤,其中一致性大于0.9的条件变量为结果产生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对影响水文化建设效益的各条件变量进行必要性测试,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以看出,各条件变量的一致性程度普遍较低,都没有超过0.9,不构成高水文化建设效益的必要条件。这说明单个变量的存在都不一定会形成高水文化建设效益,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是组合性的。

表6 条件变量的必要性测试

3.2 组态分析

使用fsQCA3.0软件进行分析,将一致性数值的最低标准设置为0.8,最小案例频数设置为1。参考现有研究中对核心与非核心条件的表述方式[33]:当前因变量在条件组合中出现时,用实心圆形(•)表示,当前因变量不在该条件组合中存在时,用空心圈表示(⊗);其中,当圆形较大(•、⊗)时,表示该前因变量是核心条件;当圆形较小(•、⊗)时,表示该前因变量是边缘条件;当前因变量出现与否对结果不产生影响时,则显示为空。水文化建设效益实证结果条件组态如表7所示,通过计算可得组态模式的总体一致性为0.93,总体覆盖率为0.71。

表7 水文化建设效益实证结果条件组态

组态模式1表示当水文化建设项目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在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均不突出的情况下,具备较强的政策制度(边缘条件)效力,可以在水文化建设的综合效益评估中获得较高评分。该模式能够解释约19%的水文化建设项目案例,其中约7%的案例有且仅能被这条组态路径所解释。

组态模式2表示无论地方是否出台水文化相关政策制度,在当地经济基础、市场需求及资源禀赋情况一般的情况下,拥有高额资金投入(核心条件)支持,可以产生较高的水文化建设效益。该模式能够解释约23%的水文化建设项目案例,其中约13%的案例有且仅能被这条组态路径所解释。

组态模式3表示在水文化建设项目缺少较多资金投入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存在较强政策制度效力(核心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核心条件),以及良好经济基础(边缘条件),能产生较高的水文化建设效益。该模式能够解释约10%的水文化建设项目案例,其中约8%的案例有且仅能被这条组态路径所解释。

组态模式4表示在缺乏较多资金投入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的情况下,存在高的政策制度效力(核心条件),以及当地良好的经济基础(边缘条件)和市场需求(边缘条件),可以产生较高的水文化建设效益。该模式能够解释约15%的水文化建设项目案例,其中约13%的案例有且仅能被这条组态路径所解释。

组态模式5表示在水文化建设项目所在地经济基础一般的情况下,拥有强政策制度效力(核心条件)、高额资金投入(核心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核心条件),以及所在地高水平的市场需求(边缘条件),水文化建设能得到良好的综合效益。该实现路径对各条件变量的要求比较高,且该模式能够解释约21%的水文化建设项目案例,其中约17%的案例有且仅能被这条组态路径所解释,较其余四条路径均高,说明其普适性较强。

3.3 组态路径

由表7可知,实现高水文化建设效益的组态路径一共有5条,每条路径的一致性都高于0.80且总一致性高达0.93,均高于门槛值,解释力度较好;总覆盖度数值达到0.70以上,说明总体覆盖超过70%以上的样本。其中,政策制度条件在除2以外的组态模式中都出现了,表明其虽不是必要条件,但是在促进水文化建设效益中具有基础性与普遍性作用。而组态模式2覆盖度最高,解释力度最大,资金投入为该路径的核心条件,说明资金投入对水文化建设效益的提高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上一节对于各条件组态的分析,总结提升水文化建设效益的5条组态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a.高位推动型路径。即组态模式1,在该组态路径下政策制度的作用尤为突出。适合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不具备优势资源禀赋且欠缺市场需求的区域,此时想要发挥项目效益必须要当地政府实施强劲的政策制度。

b.资金驱动型路径。即组态模式2,在该组态路径下资金投入的作用尤为突出。相较于路径1中的地区,路径2所在地区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相对较好,此时要想充分发挥水文化建设效益就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扶持,以此驱动产生更高的水文化综合效益。

c.政策助力下资源支撑型路径。即组态模式3,在该组态路径下资源禀赋的作用尤为突出。该路径下的地区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政策制度支撑,虽然缺乏大量资金支持和强劲市场需求,但凭借所在区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加以充分开发利用,也能够产生较高的水文化建设效益。

d.市场辅助型路径。即组态模式4,在该组态路径下政策制度起到主导作用,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起到协同辅助作用。适合于缺乏政府大量财政支持以及欠缺优势资源禀赋的区域,此时需要当地政府制度政策制度积极引导、利用和开发当地较为丰富的市场需求,鼓励当地民众积极选择当地水文化建设项目作为出游选择,以此增强水文化建设效益。

e.4种措施并举复合驱动型路径。即组态模式5,在该组态路径下同时具备政策制度、资金投入、资源禀赋、市场需求4个条件。该路径下的地区资源禀赋优越,具有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水文化保护项目,且当地政府会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实施专项财政支持加以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

4 结 语

本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结构化理论等相关理论选取水文化建设效益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水文化建设效益动因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5个水文化建设典型案例为研究样本,并运用fsQCA 3.0软件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对样本案例的水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同因素条件的组合如何影响并促进水文化建设效益的产生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制度、经济基础、资金投入、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均对提升水文化建设效益发挥作用,其中政策制度影响力较其他因素更强,市场需求相对弱于其他影响因素,并得到5条组态路径。

a.当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市场需求较差时,较好的政策制度建设和较高的资金投入均能够加强水文化建设效益,对应路径1和路径2。此时当地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水文化建设规划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对水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将水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当地重点项目资金规划。

b.当经济基础较好,同时也满足市场需求或资源禀赋二者之一较好时,优秀的政策制度能够促进水文化建设,但可能因为有较好的经济基础,高额的经济投入反而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负向影响水文化建设效率,对应路径3和路径4。此时政府应加大对于水文化建设项目的政策支持,通过加强领导统筹推进水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针对性进行财政支持,用“精准施策”取代“大水漫灌”。

c.当经济基础较差,而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较高时,较大地的投资数额能够替代经济基础的作用,对应路径5。此时当地政府应当首先解决水文化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显著提升水文化建设效率,通过实施因地制宜的政策制度为当地水文化建设保驾护航,还要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让当地水文化建设适应新发展要求。

受到时间、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之处:一是样本量可以进一步扩充,从而能够尽量覆盖所有可能的组态模式,如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均具备或只具备其中一样的组态模式;二是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等要素对水文化建设具体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样本数据,深入研究各要素对于水文化建设效益的影响机理。

猜你喜欢
禀赋市场需求组态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PLC组态控制在水箱控制系统的应用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铸造行业三维组态软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