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伟
肾结石在临床泌尿外科中属于常见的高发性疾病之一, 患者多伴有不断蔓延、扩展的腰腹部显著性疼痛表现, 特别是老年多发肾结石患者苦不堪言,如无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可能产生肾脏不可逆损伤[1,2]。虽然近些年临床诊疗方式不断发展与创新, 但老年多发肾结石仍然是肾脏发病的重点、难点疾病,治疗手段较多[3,4]。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均为临床常见治疗老年多发肾结石疾病的措施, 最新研究报道中提出, 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具有微创性特点, 所带来的损伤更低, 相比传统手术, 并发症风险更低[5,6]。基于此, 本文对本院2020 年7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老年多发肾结石患者58 例分组实施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措施, 主要就其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现作如下汇报。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7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老年多发肾结石患者58 例进行研究,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 每组29 例。参照组男17 例, 女12 例;年龄61~84 岁, 平均年龄(72.12±10.31)岁;结石直径最小18 mm, 最大57 mm, 平均结石直径(33.78±7.74)mm;双肾结石患者6 例, 输尿管上段多发性结石患者10 例, 肾盏、肾盂多发性结石患者13 例;体质量指数14~36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5.24±5.43)kg/m2。研讨组男18 例, 女11 例;年龄62~85 岁, 平均年龄(72.54±10.27)岁;结石直径最小17 mm, 最大59 mm, 平均结石直径(33.96±8.35)mm;双肾结石患者7 例, 输尿管上段多发性结石患者11 例,肾盏、肾盂多发性结石患者11 例;体质量指数13~37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5.35±5.54)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结石直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两组比较, P>0.05
性别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 平均结石直径(mm)病灶位置 平均体质量指数(kg/m2)肾盏、肾盂多发性结石参照组 29 17 12 72.12±10.31 33.78±7.74 6 10 13 25.24±5.43研讨组 29 18 11 72.54±10.27 33.96±8.35 7 11 11 25.35±5.54 χ2/t 0.0720 0.1554 0.0851 0.2912 0.0764 P 0.7884 0.8770 0.9325 0.8645 0.9394男 女 双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多发性结石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我国2014 年出版的《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中对多发肾结石疾病的诊断标准完全符合;②年龄>60 岁;③经检测, 患者心脏、肝脏功能基本正常;④经影像学检测进一步确诊为多发肾结石;⑤符合手术相关指征;⑥患者及其亲属在研究工作开展前, 已详细了解研究相关事项及所需配合事项,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尿路感染表现、输尿管连接部位狭窄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具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③近期长时间服用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药物的患者;④伴有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表现的患者;⑤难以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⑥合并精神类疾病表现的患者。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术前为两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均采用全身麻醉后截石位。
参照组患者行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首先截石位手术侧置入5F 输尿管支架管, 留置导尿管后并妥善固定;改俯卧位后, 于超声引导下进行中下盏穿刺,两部扩张法将经皮肾通道扩张至24F, 置入24F 经皮肾镜鞘, 将18.6F 肾镜运用4 代瑞士EMS 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操作, 并将碎石吸出。
研讨组患者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首先采用硬输尿管镜对患侧输尿管进行检查, 置入导丝后再沿其置入12~14Fr 软输尿管镜鞘, 将头端放置于输尿管近端, 留置尿管让其与软镜鞘一同固定, 帮助患者改成俯卧体位, 再垫高其腹部, 将软输尿管镜鞘向上弯曲, 然后固定于患侧的臀部位置。于超声引导下为患者穿刺中下盏, 注意穿刺的方向, 保持与主体结石、盏颈方向同向同轴, 两部扩张法将经皮肾通道扩张至24F, 置入24F 经皮肾镜鞘,将18.6F 肾镜运用4 代瑞士EMS 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操作, 并将碎石吸出, 配合软输尿管镜经之前置入的肾镜难以到达的肾盏结石粉碎, 并移至肾盂, 以超声吸引取出残石。
手术完成后, 对两组患者的尿色、生命体征情况仔细观察, 同时进行常规抗生素治疗, 并使用3~5 d 的止血药物。手术完成后3 d 左右将肾造瘘管拔除, 并于手术完成后4 d 左右将尿管拔除, 提示患者手术后30 d于医院门诊将输尿管内双J 管拔除。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手术相关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1.4.2 结石清除效果 将结石清除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 个层级, 显效:经过手术, 观察患者尿路内无高密度阴影;有效:经过手术, 观察患者尿路内可见≤3 mm 的高密度阴影;无效:经过手术, 观察患者尿路内可见直径>3 mm 的高密度阴影。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发热与贫血。其中贫血指女性患者血红蛋白含量<110 g/L, 男性患者血红蛋白含量<120 g/L;发热指测量患者腋温在37℃及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讨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比较 研讨组患者结石清除总有效率96.55%高于参照组的68.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4%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研讨组 29 47.83±10.31a 72.13±11.59a 7.30±1.82a参照组 29 79.06±11.97 127.94±16.84 10.11±2.49 t 10.6456 14.7017 4.9063 P 0.0000 0.0000 0.0000
表3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肾结石的病灶部位集中于肾盂、肾盏、肾盂与输尿管的连接处等。研究指出, 肾结石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其与遗传、饮食习惯、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7,8]。老年多发肾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多由于前列腺增生、下尿路感染引发输尿管远端狭窄或梗阻, 使手术治疗的难度与风险加大[9,10]。本文使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多发肾结石可谓优势明显[11,12]。近年来, 软输尿管镜的直径更趋细小, 具备更优的屈曲与操控性能,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本身具有术中灌注压低的特点, 且碎石与取石均可迅速完成, 有利于肾结石的治疗疗效提升[13,14]。然而手术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硬镜的限制, 对通道轴线角度大的肾盏结石难以有效处理, 且由于扭矩过大而增加术中出血的风险[15,16]。使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多发肾结石, 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软输尿管镜治疗剩余结石的屈曲角度, 大大提升了结石清除率[17,18]。鉴于老年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下尿路感染引发输尿管远端狭窄或梗阻这一特点, 软输尿管镜鞘置入输尿管近端难以完成, 因此在扩张后运用24Fr 肾镜外鞘置入, 同时采用4 代瑞士EMS 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进行操作, 配合软输尿管镜经之前置入的外鞘粉碎肾镜难以到达的肾盏结石粉碎, 并移至肾盂, 最后经肾镜通道将碎石取出[19,20]。此种手术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多通道影响肾脏功能, 还可减少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碎石的时间与频率, 适用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得以体现。
研究结果指出, 研讨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患者结石清除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多发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极高,相比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 可获得更优的结石清除率, 安全性更高, 更具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