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冬雷 许红莲
冠心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1]。由于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 故引发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 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目前, 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采用心导管技术疏导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 从而起到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效果[2]。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但可以减轻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心功能。但是, 由于高龄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完全闭塞和严重的钙化情况,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 会引发血栓和肺栓塞等并发症, 对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有一定影响[3]。本次研究以高龄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 分析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1 一般资 料 选 择2020 年1 月~2022 年5 月本院接收的80 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中, 男52 例, 女28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 例。参照组中男24 例, 女16 例;年龄75~83 岁, 平均年龄(79.42±2.16)岁;病变类型:10 例单支、17 例双支、13 例三支;心功能分级:Ⅱ级22例, Ⅲ级10例, Ⅳ级8例。研究组中男28例, 女12例;年龄76~85 岁, 平均年龄(79.68±2.12)岁;病变类型:9 例单支、19 例双支、12 例三支;心功能分级:Ⅱ级24 例, Ⅲ级9 例, Ⅳ级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 且年龄≥75 岁;②患者及家属已获知研究具体内容, 与院方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4];②存在致命性心律失常;③临床资料不完整;④存在药物过敏反应;⑤患有精神障碍疾病;⑥患者及家属未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078,规 格:100 mg×30 s)100 mg/ 次, 1 次/d 口 服;硫 酸氢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115, 规格:75 mg×10 片)75 mg/次, 1 次/d 口服。持续治疗1 个月。
1.2.2 研究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术前3 d, 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 药物用量及用法与参照组相同。术中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患者选择平卧位,右侧上肢向外展开30°, 取桡骨茎突近端偏上, 在桡动脉搏动最强烈的部位进行穿刺, 并实施局部麻醉, 穿刺成功后可将5F 动脉鞘管置入, 并注入100 U/kg 肝素钠注射液[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80035, 规格:0.4 ml∶4000 AxaIU]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拔除鞘管, 并使用桡动脉压迫器进行止血。术后患者可皮下注射5000 U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 1 次/d,连续治疗1 周, 并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主要包括LVEF、LVEDD、LVESV、LVEDV、LVESD。
1.3.2 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指标 主要包括P 选择素、血小板集聚率、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α。
1.3.3 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 且日常活动耐受量未增加, 硝酸甘油用量也未减少, 可判定为无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90%, 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日常活动耐受量增加, 可判定为有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90%, 基本不需要使用硝酸甘油,且日常活动耐受量明显增加, 即可判定为显效[5]。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3.4 MACE 发生情况 记录心肌梗死、心绞痛反复发作和心力衰竭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LVEF、LVESD、LVESV、LVEDD、LVED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LVEF 大于参照组, LVESD、LVESV、LVEDD、LVEDV 均小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P 选择素、血小板集聚率及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α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P 选择素、血小板集聚率及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α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MACE 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MACE发生率0 低于参照组的1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时间 组别 例数 LVEF(%) LVESD(mm) LVESV(ml) LVEDD(mm) LVEDV(ml)治疗前 参照组 40 40.95±5.67 42.14±4.93 61.06±7.83 61.08±8.19 162.11±17.20研究组 40 41.56±4.12 42.67±5.24 60.32±8.19 61.73±7.55 165.52±15.54 t 0.55 0.47 0.41 0.37 0.93 P 0.58 0.64 0.68 0.71 0.36治疗后 参照组 40 45.42±4.98 38.76±6.20 55.83±8.65 54.52±5.87 101.37±11.22研究组 40 55.02±5.53a 30.43±5.87a 48.04±7.19a 44.93±8.06a 95.76±10.96a t 8.16 6.17 4.38 6.08 2.26 P 0.00 0.00 0.00 0.00 0.0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P 选择素(μg/L) 血小板集聚率(%) 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40 25.31±4.31 13.84±4.65 70.62±8.84 42.78±6.23 67.64±1.73 50.66±1.58研究组 40 25.20±4.34 9.55±2.38a 70.71±8.82 38.57±5.31a 67.59±1.72 42.30±1.57a t 0.11 5.19 0.05 3.25 0.13 23.74 P 0.91 0.00 0.96 0.00 0.90 0.00
表4 两组患者MACE 发生情况比较[n, n(%)]
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较多见, 发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 其发病原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直接关联。当人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后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堵塞, 从而使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 进而引发心肌坏死。而现代社会因为人们生活、饮食与作息习惯的改变, 导致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由于高龄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心悸等症状, 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死亡, 因此, 高龄冠心病患者要尽早进行治疗, 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 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6-8]。目前,临床上冠心病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而药物治疗见效慢, 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多, 且长期治疗效果欠佳。相比之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通过经心导管技术使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得到有效疏通, 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 能够快速起效[9,10], 因此更受临床医师与患者青睐。但是, 由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复杂, 且血管处于完全闭塞的状态, 再加上患者血管严重钙化, 导致手术治疗难度加大, 容易造成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1]。因此, 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否适合临床应用, 依然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研究组LVEF 大于参照组, LVESD、LVESV、LVEDD、LVEDV 均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P 选择素、血小板集聚率及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α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ACE 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说明高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心功能指标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且能够降低患者发生MACE 的风险性, 提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一方面是因为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粘附和集聚等功能状态指标呈现出异常, 因此检测其血小板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反映患者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程度, 有助于进行病情的诊断与评估[12,13]。另一方面, P 选择素对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而炎症、血栓又与冠心病的发病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 P 选择素也可以作为血小板激活特异性分子的观察指标[14,15]。另外, 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α 属于血小板功能指标, 血小板异常积聚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 P 选择素、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α 和血小板集聚率可作为血小板功能状态的观察指标[16,17]。在胡婧等[18]的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术后MACE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结果与本研究中研究组MACE 发生率比参照组低的结果相似, 研究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MACE 发生率, 治疗效果更安全。左璐[19]在研究中表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使冠状动脉血流得到改善和恢复, 有利于疏通梗死相关动脉, 因此能缓解患者的发病症状, 改善患者的预后。何国欢等[20]也在研究中指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状态, 使其心肌缺血缺氧情况得到显著缓解, 提升患者的心功能。周海涛等[21]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后LVESV 小于参照组, LVEF 大于参照组,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说明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经远端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史晓婧等[22]在研究中表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冠状动脉病灶置入特殊的气囊导管, 扩张狭窄的血管,使血管解剖结构得到重建, 从而缓解心肌缺氧缺血现象, 最大程度改善心肌坏死情况, 因此, 将其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显著, 不仅能改善患者血小板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情况, 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心功能, 降低MACE 发生率, 确保治疗安全性,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