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3-10-18 10:45
南方农机 2023年19期
关键词:皖北机械化补贴

曹 彬

(安徽亳州新能源学校,安徽 亳州 236700)

安徽省地形地貌多样,长江、淮河两大河流贯穿其中,形成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区和皖南山区。作为农业大省,2022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为820.02亿斤,在全国排名第四,而皖北地区作为安徽粮食的主产区,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占安徽全省的比重均超过了65%。现代农业生产实践表明,农业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工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促进农村繁荣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农业机械结构优化与装备数量提升

十几年来,安徽省农机数量增长迅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至2020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6 800万kW,比2015年增长18.2%;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6.3万台,增长19.3%,其中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占比从30.1%增长到54.3%;中大型农机占比增大使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1]。皖北地区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特别有利于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农业和机械化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区域内主要农作物小麦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5%,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接近90%。区域内淮北、宿州、亳州是安徽省仅有的三个整建制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地级市。

1.2 农业机械种类数量与技术水平提升

皖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等。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农业机械种类由过去的单一类型向系列化转变。在种类不断丰富的同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近十年来逐步淘汰了一些功能单一的小马力拖拉机,更新换代为大马力、多功能的大型拖拉机;淘汰了功能单一的小型稻麦收割机,升级为拥有更宽割幅、更大喂入量、更小作业损失率的大型稻麦联合收割机;小型打药桶也被先进的智能植保无人机逐步取代。

1.3 农机补贴政策与农机服务日趋完善

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央农机补贴力度的不断增加,给皖北地区的农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皖北地区享受农机补贴的指标金额较大[2],近几年区域内几个农业大县享受的年平均农机补贴资金总额均超1 000万元,个别区县甚至超过2 000万元。例如,2022年淮北市濉溪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 890万元,亳州市蒙城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指标为2 310万元。在农机补贴资金总额提高的同时,补贴种类也不断完善,2021—2023年补贴总类分为15个大类、41个小类、138个品目,基本覆盖了皖北地区所需的农机种类。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大量能熟练操作现代农机的技术人员作为支撑,而与农机相关的从业人员多为农民,学历普遍偏低,自我学习相关农机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差。为此,皖北地区各区县均设有农机学校,定期在农闲时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有需求的农民参加农业知识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皖北地区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在国家及地方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下,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2.1 不同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差异巨大

作为我国小麦重要的生产基地,皖北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占比最高,因此当地与小麦种收相关的农机保有量最大,耕种收机械化程度最高,可以实现播种、施肥、植保、收割等环节的全机械化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经接近100%。但是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的玉米的种收机械化率则低很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只有90%;而其他的农作物例如水稻,机械化率则更低;花生、油菜、芝麻等作物由于其生长环境和生长特性的复杂性,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收割,综合机械化率极低[3]。

2.2 农业机械结构组成不合理

虽然皖北地区农机总体保有量大,但结构十分不合理,主要体现在:1)机械方面。农机功能单一,技术水平低下,中大型拖拉机占比较低而22马力以下的小型拖拉机占比极高,与拖拉机相配套的农机型号少、技术水平低、品种单一、工作效率低下[4]。2)植保方面。普遍使用小型电动药筒喷洒农药与叶面肥,效率较高的自走式四轮农药喷洒车则极少使用。此外,皖北地区农业机械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在农产品初加工领域机械化水平极低,例如农作物烘干、冷藏、保险设备数量比较少,与生产规模不匹配,在极端天气下会对农产品的质量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2.3 农业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偏低

皖北地区的农业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水平还有着巨大的差距,先进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在皖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很少被大规模推广应用。例如,可以实现半自主驾驶的智能化拖拉机,具有柔性仿形割台、可根据作业地块形状自主调整割台形状的智能化收割机等,在皖北地区普及率极低。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漫灌方式,现代化、智能化的灌溉管路可以依据土壤状态实时自动控制管路,实现输水灌溉,且能自动控制喷口与管道流量,使农业灌溉更加高效、科学、合理,节约大量农业用水,这在水资源比较匮乏的皖北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制于生产规模与资金投入等因素,智能灌溉技术在皖北地区的普及率很低[5]。智能化无人机在植物保护方面拥有更高的作业效率与更好的喷洒效果,皖北地区由于地势平坦、阻挡较少,更有利于无人机的飞行作业,近几年虽然有部分农户或者合作社采购植保无人机,但总体数量偏少,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2.4 农民收入与规模化种植水平偏低

皖北地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但该地区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个别地区人均土地甚至不足一亩,导致单个家庭种地面积较小且分散,靠种植粮食的收入十分有限,会极大影响种植户购买农机的意愿。近几年由于种子、农药价格上涨迅速,粮食价格上涨缓慢等因素,导致农民收入降低,种粮积极性下降,也导致农业对年轻人的吸引不断下降。当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力军岁数较大,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新型农机技术的接受度不高,这也对农业机械化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农民的收入降低会极大挫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机的使用与普及[6]。皖北地区年轻人的大量外流必然加速“人地分离”的过程,农村土地通过流转、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迫在眉睫,但实际上由于受到传统意识、土地租金等的影响,土地规模化经营工作进展并不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率的进一步提升[7]。

2.5 农机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

过去适用于家庭单位经营的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得到了极大普及,但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民对一些先进农机及功能更加强大的中大型农机需求更加迫切。这些农机售价普遍较高,不少农户因种植规模较小没有能力购买。为此,国家出台了农机补贴政策,减轻了农民购买农机的负担。皖北地区农机补贴政策完善,补贴流程清晰,信息公开透明,为广大农机户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但是也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执行过程中一些手续烦琐、亟待优化,对一些生产劣质农机的骗保农机企业把关不严等。

皖北地区各区县均成立有农机技术培训与推广的组织,主要负责农机操作员技术培训与农业先进技术推广,但是这些农机服务组织收到的扶持资金严重不足,导致机构服务人员长期不能接受专业的知识培训及专业技能鉴定,基本服务能力较弱。这些农机服务组织虽然会定期开展农机技术培训,但大多为完成指标任务,对培训的效果不做考核要求,实际培训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8]。

3 皖北地区农机化发展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国家相关补贴政策及资金扶持下不断提升,但在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先进农机普及应用、先进技术普及程度、规模化种植方面仍有不少进步空间。

3.1 促进土地集中经营与规模化种植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皖北地区的年轻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极低,与从事农业生产相比,他们更愿意去沿海发达地区工作,“人地分离”的趋势不可避免。但农业是立国之本,土地不能荒废。因此,积极探索“小田变大田”等多项有效措施,加快土地集中经营迫在眉睫。当前皖北地区的规模化种植水平仍然偏低,土地分散在农户手中,没有发挥其最大价值,为此,各级政府应大力推进合作组织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十分必要。参照国外大农场生产模式,当集约化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对高效农机、大型化农机的需求必然陡增,这也会进一步提高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进而形成良性循环[9]。

3.2 补齐农业机械化与农机结构短板

针对皖北地区油菜、花生、甘薯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区域内各级农业部门应该从政策上引导相关农机生产企业,根据区域内地理特点针对相关经济作物开展技术研究,尽快开发出高效的农机产品。针对当前小马力拖拉机、小型农机占比较高的现状,可以在农机补贴政策与资金方面向大型农机倾斜,农机推广部门要大力宣传大型农机的优点,鼓励农民购买大型农机。此外,农业机械化不应只关注农业种植、收获环节,而更应该关注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后期的烘干、保险等环节,为此要积极补齐“短板”,使皖北地区农作物产业链机械化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3.3 提高农机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当前我国的农机技术水平无论是传统的农机制造技术,还是先进的农机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与国外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公司相比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这是不可忽略的客观事实。为此,自主企业需要在软硬件方面协同发展、奋起直追,同时考虑到我国在汽车电动化技术、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各级政府可以牵头推动农机企业与相关汽车企业开展合作[10],积极开发智能化农机产品,这将弥补区域内农业人口下降的不利影响,极大地降低信息化农机的售价。此外,还需要加大先进农机的推广与补贴力度,鼓励并支持农业合作社与种粮大户购买先进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农机装备。

考虑到皖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情况,各级政府可以牵头相关的科研单位,针对当地地形与水文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精细化、智能化的喷灌技术。此外,由于无人机在植保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向相关企业、合作社、个人购买无人机植保服务,由农民自愿集资的方式筹措资金,在规模化采购有效降低单价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3.4 加强对农业机械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不足,为此,国家设立了农机补贴政策用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皖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率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有巨大的提升,农机补贴政策在其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但现行的补贴政策也存在一些不足,一些不良商贩利用政策漏洞损害着农民的利益。所以应积极填补这些漏洞,鼓励农民与合作社组织积极购买高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的农机。此外,补贴政策在执行层面也存在申请手续烦琐等问题,实施网上申请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因此,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十分重要。各级农机服务部门可以邀请相关厂商、职业院校专家、农机操作技术能手等开展现场培训,这样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快速掌握农机操作技术,更全面地掌握农机性能、先进的农机发展趋势,在培训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考核,以避免走过场的培训,让培训真正发挥作用。此外,建立高效精炼的农机服务组织也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引导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不断给予其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使这些组织真正发挥服务农机从业人员的作用。

4 结论

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随着国家补贴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而不断提升,但是也要清晰地认识到,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仍有进步的空间,通过规模化经营、推广先进农机技术、补齐当前的短板、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手段,推动皖北地区的机械化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从而在安徽全省 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皖北机械化补贴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