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久钞 高俊虹 董婧儒
(1.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2.广州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3.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信息时代下,不胜枚举的信息数据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人们陷入遮天盖地的信息海洋中,面对冗杂繁琐的信息数据难以对其进行理解与分析。传统的填鸭式科普形式、纯粹的文字排列,不仅难以表达信息内在的关联和含义,还无法将隐喻的信息向读者传送,很难实现信息内容的有效传达。基于上述问题,如何将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向公众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达,成为信息时代所要思考的问题。
信息可视化作为新型的信息互动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通过对目标信息数据进行重新整合,用视觉语言将许多隐晦、抽象、多维的信息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信息图像”,以生动、轻快的方式进行呈现,向大众进行信息数据的传播,民众得以便捷的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如此一来,就映射出信息可视化的两大主要功能,即“数据分析功能与信息传播功能”。[1](10)本文试从科普传播的角度出发,将“趣味化语言”融入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实践探索中,让草原植物信息中复杂难懂的词汇变的趣味生动,在丰富科普形式的同时,也对信息可视化的“语言转换”形式进行新的尝试。
用图像手段来传播信息内容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期的洞穴壁画,也就是说,“信息图像”并不是现代人类文明所独有,尚处于远古时代的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将信息进行视觉化、图像化的尝试。但大多数洞穴壁画的内容反应的是当时人类社会的生活写真,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记录和图腾的信仰。而真正地将信息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视觉呈现的,是发生在欧洲中世纪的晚期,当时的欧洲,无论是经济还是技术,都处于急速发展的时期。哥伦布、麦哲伦等众多航海家的探险活动,推动了测量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统计学也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早期统计学的出现,让枯燥乏味的信息数据以多元化的态势呈现在大众眼前。这一时期“许多公共领域的数据开始被政府部门重视起来,数据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1](13)很多关于人口、教育、疾病等方面的公共信息数据,被系统化、图像化地向公众发布。印刷术的成熟,促进了纸质媒介的传播并被大量应用,进而推动了信息数据图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被誉为数据可视化之父的英格兰学者威廉·普莱费尔,是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图表的创始人”。[1](14)威廉·普莱费尔不仅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饼状图和柱状图,还结合当时机械工人的周工资、季度小麦价格等一系列关涉民生问题的统计数据,制作出更为科学化的“多变量”、“可视化”[1](16)的信息数据分析图,被业界公认为是“走势图的发明者”。它使民众在获取信息知识、接收信息科普的过程中,还能够获得用户的决策信息。有了前者的铺垫,到了19 世纪的中后期,信息数据图表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不仅饱受战乱的摧残,还遭受霍乱疾病的侵害,而就是在这一动乱的时期,让统计学从懵懂逐步走向成熟。
数据统计图表不仅被大众广泛熟知,它的普遍性应用也确实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如英国流行病专家约翰·斯顿博士所绘制的《伦敦霍乱与水管图》,就从清晰化、可视化、科学化的角度,系统性地分析了霍乱真正的原因是污染的饮用水而非空气的传播,让大众盲目听从社会言论,转而相信可视化信息的科普结果。一方面提高了大众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一份精准科学的可视化信息数据分析图,使霍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解决了当时医疗水平无法解决的霍乱问题,也因此,约翰·斯顿博士成功地“开启了可视化推断的历史”。[1](16)
从欧洲中世纪到19 世纪的后期,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统计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轫与成熟,而数据统计图表的出现及广泛应用,开启了以可视化的信息数据向大众进行信息科普的先河,这不仅解决了很多当时的社会问题,还提升了大众的科学素养。
信息可视化到了20 世纪,已经发展成为独特的视觉语言。这一时期涌现了很多风格流派的图像艺术家,他们多样化的信息图像风格,有效地推动信息可视化的发展。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科学技术洗礼,让很多无法用言语传达的信息内容,在图像艺术家们画笔与技术结合下,都能够轻松呈现。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先锋10 号和先锋11 号航天器携带的图像信息,由美国工程师卡尔萨根和佛兰克·德雷克,利用金色阳极氧化铝匾材质的特性,将地球上男、女的人体轮廓和太阳所在的位置、太阳系行星分布等进行图像化视觉语言的呈现,试图与“外星人”建立起用图像语言沟通的桥梁。①
20 世纪末,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这一突破性的科技进步,彻底改变了信息可视化的传播方式和呈现载体,让信息可视化拥有了新的生命。而到了21 世纪,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让信息可视化从静态转变成交互式效果的动态形式,人们接收信息科普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
借助媒体技术的力量,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图像语言接收信息内容的灌输,利用现代的媒体传播手段,让信息内容由内而外的贯穿。如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事新闻信息,让这个以”壕”而闻名于世的主办国,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向人们科普了为何而“壕”。这篇可视化的数据新闻(见图1,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彭湃美数课。发布日期:2022 年11 月21 日。发布地点:中国上海。图片扫描与技术处理:笔者自制),将往届世界杯足球赛举办国家的场馆,用数字化的图像进行展现,通过对比往届世界杯举办国家的场馆外观、座位数、举办经费,来突显卡塔尔作为本届世界杯东道主的“壕性”,向每一个观众科普有史以来最“壕”世界杯的资金用途等信息内容。这种利用新媒体技术向大众科普新闻热点,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呈现的信息图像,为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信息可视化设计,让静态的信息内容,转化为动态的交互形式,利用技术手段突破了以往静态的信息科普方式,推动了信息内容多元化、可视化的视觉呈现,让大众在可视化的动态海洋里接收信息的灌输,随时、随地去熟悉、了解信息的内容。信息可视化与网络技术的相互结合,充分展现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信息科普的有效性,不仅让科普的人群范围扩大,也让信息科普的方式更加新颖、有趣。
何谓“趣味化语言”?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概念界定,顾名思义,当是由“趣味化”和“语言”两种不同指向性的词汇重构而成。
“语言”是同类生物之间在沟通的过程中,以符号为物质外置、以“暗示”为内涵,再由词汇和语法创构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指令系统,它包括神态、语音、手势在人类躯体间的动态语言呈现和以文字符号为显像符号的静态语言呈现(本文针对“语言”的论述倾向于“以文字符号为显像符号的静态语言呈现”)。
“趣味”是事物中使人感受到愉悦的特性,梁启超的“趣味”美学思想认为“趣味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熔铸所展示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的意境之美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又是主客观之间的理性契合,将主体生命达到最佳的创化……”[2](149)为此,笔者认为“趣味化语言”是将刻板的文字信息,赋予了“使人感到轻松舒畅、有吸引力”的调性,将静态的文字符号,通过“趣味化语言”转化为图像化艺术表现和生动的文释,以此来完成二维平面中的信息数据在与读者间动态的视觉流程中,输送到三维世界。读者在接收信息内容灌输的过程中,能够欣赏“图像化”信息所带来的美的视觉享受,在轻松舒适的情境中,实现信息科普传播的最大化。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触目皆是的图像时代。“信息可视化是设计活动在图像时代的实践表征,开启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新维度。”[3](14)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志贤认为“信息的‘图像化’转向冲破了以往信息科普中的‘语言帝国主义垄断’的局面,文字作为语言的载体呈现,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不在局限于以文本为核心的老旧模式,而是从文本转化为图像……”[4](205-206)从科普传播的角度出发,运用图像艺术去向大众传达和解读信息内容,无疑是最佳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可视化中“趣味化”的图像艺术表现,是需要以符合人类对于图像认识规律为框架而进行创构的。设计师将图像的艺术化表现建立在所指向的科学领域基础之上,把内在抽象、难以理解的科学信息,用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手段,对信息进行图像化艺术表现,进而向人们传达信息内容,以此完成信息与读者间的交互。图像的多样性艺术风格,让信息中繁密复杂的文字排列变换成温暖活跃的视觉符号,信息内在的隐喻暗示转化为趣味化的图像艺术活动,这样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并愿意去熟悉,进而实现信息科普传播的目的。
以《米酒制作流程信息可视化设计》为例(见图2,图片来源:小红书App。平台账号:2629786651。图片作者:赖逸菲。发布日期:2022 年10 月22 日。发布地点: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图片扫描与技术处理:笔者自制),作者以“竖向流程图”的构图方式,结合插画式风格图像巧妙地让静态的图文信息与读者产生互动。活泼的插画式图像创意,配以简要的文字注释,将米酒的制作工艺,从材料来源、加工过程等各个信息环节,向大众科普。如在起点部分,对米酒酿造时大米的输送手段,作者通过两种输送形式(左方通过无菌管道输送、右方则是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条件下直接输送)的对比,配以“此路不通”四字,灵活又简练地向读者传达了米酒酿造时对材料的严格把控和卫生健康的重视。这种趣味化的表现手法,不仅彰显了作者的智慧才华,也将读者从以往对枯燥文字描述的扫视中抽离出来,带着欣赏的眼光,通过信息的图像化艺术表现来解读信息内容,美观有趣,通俗易懂,进而趣味化地完成了该事物向大众的科普传播。
图2
一副活泼生动的艺术化图像和灵动趣味的表现手法相结合,所呈现的美的视觉享受,能够充分调动读者对于信息内容解读的积极性。在图像的趣味化设计和少量文字排列组合的模式下,能够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图像的趣味化描绘,作为重点信息内容的集中化、视觉化展现,能够有效引导读者对于文字部分的解读,推动信息向大众进行有效的科普传播,让信息科普的有效性达到最佳化。
色彩常与“感性”紧密相连,但若只用感性的认知方式去运用色彩,通常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美术学院的宋建明教授指出“究其根本,我们不难发现色彩的深处充满了理性的支撑……”[5](21)信息内容是在理性的科学考查与实验中所得到的,所以,信息可视化中的色彩使用,要遵循所描绘事物的客观规律。一方面,信息可视化中色彩的应用表达,是丰富信息形式的重要手段,丰富合理的色彩变化可以增强画面感,使得色彩也同样具备传达信息的功能;另一方面,色彩的变化能够加快读者对于信息的解读。日常的生活经验使得人们形成了固有的色彩认知,也使得色彩具有了联想性。如当人们看到黄色时便很快联想到了向日葵、菊花等等。综上所述,在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过程中,要理性地运用色彩变化和色彩的联想性,结合自然条件下色彩的变化原理,应用于可视化的信息内容呈现,以便于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解读。
以德国的植物学家和植物艺术家奥托·威廉·汤姆的作品为例,他试图打破植物学与艺术学之间学科知识障碍,通过日常的科学实验解剖和生活的记录,使自己变成了描绘植物千姿百态的画师。他的著作《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一书,无论从植物分类学的视角来观赏,还是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去品评,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将植物的外形形制与解剖结构,进行完美结合(见图3,奥托·威廉·汤姆著作《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插图。文献资料来源:德国 奥托·威廉·汤姆编《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页图版。原著图片扫描与图片制作:笔者自制),有利于人们清晰直白地了解植物的外在结构特征和内在肌理质感。
图3
立体化的色彩和光影表现,让这本图集更像是自然中植物生长状态的艺术长卷,在同类颜色中,运用光学原理使色彩得到丰富的变化来塑造植物的外观形态,清晰地展示了植物外在的形态结构,让植物学科领域以外的群体,也能够欣赏到植物内在的趣味之美。②
植物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相互结合,让跨界学科间可以通过将信息转换为生动有趣的图像语言来向大众进行科普传播,用趣味化的视觉符号和丰富又充满理性的色彩变化,将跨专业的知识理解难度降到最低。精美的图像搭配色彩灵动的韵律变化,让可视化的科学知识,营造出生动活泼的科普氛围。非专业领域的群体面对陌生的学科信息时,能够更加果断的、简洁化的获取信息内容。这样,既没有破坏对所描绘对象在自然现实中存在的理性与客观,又能够遵循人对于色彩的认知,使专业术语更通俗易读,打破了学科间知识交流的壁垒,让读者在轻松的情境中浏览信息和理解信息,进而让信息内容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下向大众科普。
信息的图像化艺术表现,作为设计师主观意识下的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在设计师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段对信息图像绘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对所描绘的客观事物进行主观的视觉化转换时,融入了设计师本人对于该事物的独到见解和审美展现。从某种程度而言,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偏移了事物固有的客观形态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文字的校准变的尤为重要。信息图像化并不意味着将文字进行剔除,相反,文字的“趣味化”转换,比图像更加重要。文字的表述作为辅助内容,不可盲目按设计师的主观臆断进行修改,要在精准把控中将专业术语变的浅显意近。对此,文字表达的转述方式需要设计师进行科学化的考究。
以右下图《中甸刺玫信息图表》(见图4,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云财设计院风采。发布日期:2020 年6 月5 日。作者:丛珊。图片扫描与技术处理:笔者自制)为例,这种自由、随性风格的手写式图像设计和版式设计,将读者从以往千头万绪的心境中抽离,便于解读信息内容。如对图表中植物名称的处理,设计师打破以往的“大字化”的文字排列,选取“对话框”,对植物名称做出位置的限定,看似简洁粗暴,但却实用耐看,能即刻将读者拉进与植物面对面交流的语境中,让植物信息的被动传送,转化成读者的主动浏览,清晰的板块让人一目了然,让读者能够迅速搜寻到所需的信息环节。再如植物内部的解剖版块中,用“X光透视”作为标题,突破了以往对该板块的传统标题语言(如“内部图”、“解剖图”等词汇)。针对应用价值板块,作者以“机密档案”作为板块标题,夸张的修辞手法,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好奇心态。趣味的同义转换,不仅能够在“暗示中表明”的语境中,让读者了解该板块的信息内容,甚至能够让低龄群体也产生兴趣去了解信息,浅显但趣味生动的词汇,在无形中便扩大了不同年龄段的科普群体。
图4
趣味化的文字注释,其更多元的意义在于:在对所描绘事物转换成的图像进行文字说明时,证明图像存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所以,趣味化的文字注释,相较于图像而言,要更加趋向理性客观,这就需要对信息数据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炼与分类,在对图像进行解释说明的过程中,要做到“少而简”于“精而准”,避免过多的文字内容,打消读者解读图像信息的积极性。通俗易懂,是文字注释必须遵守的原则,赏心悦目的信息图像,是信息可视化和信息传播的艺术化诠释,而将陌生化、程序化的专业术语转换为直白明朗的文字注释,是信息科普传播过程中重要的点睛之笔。
草原植物,顾名思义与草原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早在第三世纪(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200 ~300 万年前,结束于1 ~2 万年前),草原植物便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综合性气候条件中,就已经开始生长发育。草原植物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普遍具有旱生植物的形态,具备各种减少蒸腾的生理结构。”[6](399-400)根据最新数据资料统计“……就内蒙古境内的草原地区而言,草原植物种类就多达1800 余种。隶属于600 属、144 科,包括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等等。”[7](9)丰裕程度极高,可谓琳琅满目,千姿百态。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实地走访调研和植物智网站、中国生物志库等植物类百科网站的调研发现:虽然植物信息的科普逐渐采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媒介进行科普传播,但大多停留在写实性植物照片的单一化方式的呈现中。首先,从视觉感受角度而言,对于植物内在的,象征生机和充满生命力的舒放美,未能表现出来;其次,从信息科普传播的角度而言,太多学科性、系统性的专业术语,无法向大众传达它的实际意义。这一系列植物学科乃至生物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名词和内容,在向大众进行传播时,很难让该学科以外的非专业人士捕捉到信息重点,如此则限定了植物信息科普传播的人员范围。
图像是易于被人识别和难忘的视觉符号语言,它能够逾越民族间、国家间的语言沟通鸿沟,进而有效地进行信息传达。艺术设计领域对于信息可视化的探索,更多的是注重“信息图像”的表达,在利用图像手段进行信息科普传播的过程中,图像并不是单一或某一组合形式独立出现的。日本设计师木村博之认为“信息图是由信息和图两部分组成,对冗杂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后,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将信息进行视觉化,通过图像、表格等一系列易于人们理解的视觉语言呈现给使用者,并对信息图在形式上做了分类:图解、图表、表格、统计图以及地图等……”[8](54-56)科普草原植物信息,在可视化的设计过程中,会产生信息内容的生产、转换和接收的过程。其中“转换”的过程,便是将信息数据转换为图像语言,而图像语言作为信息可视化的“中转站”,既要保持信息数据内容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又要与信息受众者的感知紧密结合。经过图像语言表达“加工处理”的科普信息,不再是生硬刻板的文字,而是结合特定情境的某种深度解析,通过对视觉表征符号的选择、拼合和删减,即可呈现出设计师所想传达的信息内容的“隐喻话语”。[9](140)
针对草原植物信息可视化中图像的趣味化语言表达,首要任务是对目标植物信息进行归纳和提取,将提取出的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化、规范化设计。在对图像进行趣味化表现时,其最终面貌,既要遵循现实,又要生动有趣;表现手法,既可以是拼贴、插图、蒙太奇等,也可以将各类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各取所长;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可以是清新淡雅、幽默诙谐、拟人化、涂鸦化等多种视觉风格,但图像最终呈现出来的视觉面貌,始终是一种“趣味化”的状态。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刘花弟教授认为“有意识地将现实中看似不符合逻辑的事物制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真实, 造成视觉上与现实中的一种反差,这种视觉上的“真实性”能够带动读者在面对信息图时思维活力, 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充分发挥图像的吸引力,进而就会有一种解读的冲动……”[10](126)
以《羊草信息可视化图表》(见图5,《羊草信息可视化图表》局部。图片来源:本图由内蒙古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 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冰艳提供。绘制日期:2022 年10 月16 日。声明:本图未在任何公众平台进行发布。图片扫描与技术处理:笔者自制)为例,作者采用了钢笔线描的速写插画风格,来表现羊草的自然形态,并将现实的羊草摄影加入到信息图表中,让人在观察现实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双重精神状态下,来解读信息图,既遵循了羊草客观存在的现实状态,又加入了作者的主观理解,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将羊草描绘成艺术插画,伫立在图表中心。趣味又多元的图像组合,让静态的信息图表变得活灵活现。动态的圆形导视线,更是让平静的画面产生出“动感”的视觉差异,二维平面与现实世界的视觉动态交互,产生出一种与现实相悖的氛围,其视觉效果意趣盎然。
图5
对于文字注释的表述,作者以“快乐老家”、“我长开了”、“我的身高”等有趣的拟人化表述代替以往的“生长分布”、“生长周期”、“高度”等常规化的标题(见图6,《羊草信息可视化图表》局部。图片来源:本图由内蒙古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 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冰艳提供。绘制日期:2022 年10 月16 日。声明:本图未在任何公众平台进行发布。图片扫描与技术处理:笔者自制),不仅拉近了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也为读者在阅读跨学科领域的信息时减少了压力,让信息内容的科普功效,变得更为简化和轻松。
图6
尽管“信息图像”对信息内容做出了视觉符号转化,但设计师的感性认知,使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偏移了现实的轨迹。设计师的感性认知,一方面来源于人类感性的特定“属性”,由于人类的感性属性难以捕捉和定量化、规则化,因此感性是非常复杂而不容易理解的东西,这是人类感性认知上的共同表现;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审美认知,福州大学心理学系陈丽君老师与西南大学美学教育研究中心赵伶俐老师在《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审美认知研究进展》一文中明确指出“审美认知是一种人类独特的伴随着审美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的高级信息加工方式,从本质上而言,它与审美价值判断和美感体验是不可分离的,常规化的认知加工研究为了能够更精准地重现人类的各信息加工阶段,通常偏移了价值判断和情感因素,而审美认知必然夹杂额外的非认知加工成分,比如审美价值判断、审美情感等等……”[11](127)
设计师作为艺术的“加工者”,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设计师的审美认知有别于“非设计师”对外界事物中“美”事物的理解,专业的训练和创作经验,让设计师对事物的外在构造更具敏感性。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更愿意去观察事物的特征,如线条、形状、纹理等,这些都是未经过训练的观察者所不能觉察的艺术元素,即设计师和非设计师之间存在的审美个体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导致了信息可视化设计中图像语言的局限性,不能将内在信息内容向读者做出完全的准确化传达,基于这种现状,文字语言便重新发挥出它的重要性。
文字的“趣味化语言”转换,不仅要避免对目标信息中专业术语的照搬,还要遵循术语内在隐喻的科学性,不可完全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对术语的内涵随意修改。因此,对于转述的方式成为重要内容。美国学者魏因申克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故事是人处理信息的最佳形式……故事不仅是娱乐,即便对文字信息进行故事编排后仍旧乏味无趣,但故事的形式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便于记忆。”[12](76-78)笔者认为,将草原植物信息中原本隐晦难懂的术语,转化为故事陈述,借助图像的吸引力,用趣味化的故事陈述,带动读者的注意力,从图像转移到文字,既能够帮助读者处理信息,又能暗示出信息的因果。
以笔者自绘的《垂穗披碱草信息图表》为例,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从垂穗披肩草的形态构造、科属类别、地域分布等方面进行故事编构。
首先,对话框的设计,以拟人化的手法让垂穗披碱草进行“自我陈述”作为图表的开篇导读(见图7,《垂穗披碱草信息可视化图表》局部。图片来源:笔者自绘),随后,将根、茎、叶等专业术语转化为“头”、“身高”、“脚”等拟人词汇进行细节注解(见图8,《垂穗披碱草信息可视化图表》局部。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7
图8
其次,用手账板块元素,对植物的栽培养殖、分布范围、实用价值等,转换为“成长需知”、“家族分布”和“人生价值”进行详细文字注解(见图9,《垂穗披碱草信息可视化图表》局部。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9
文字排列中搭配趣味的“表情设计”,给予辅助性说明,让文字在静态的平面上,产生与读者间的“动态”交流,这种拟人化的文字注解,让理性的信息图表转变为一篇生动的自我陈述式的故事,进而能有效地吸引读者去解读信息内容。
针对草原植物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文字语言,我们要处理好由于感性认知与审美认知不同而导致的文字与图像转化的偏差,不仅要遵循所描绘植物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属性,还要减少设计师个人的主观臆断。进行趣味化的故事编排处理,固然会提高阅读者的兴趣,加深读者对指向性植物信息的印象,但要时刻把握在对植物信息内容进行故事化处理时的尺度,否则,会与现实存在极大偏差,不能将信息内容精准、科学地向读者进行科普传播,最终出现与理想效果相反的结果。
色彩是情感的表达工具,它作用于人们的心理,表现冷暖、轻重、进退等,渲染人们在面对不同事物时,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心理波动和情绪转变。可以说,色彩是人情感的调和剂,如黄色象征温暖、热情;绿色象征自然、平静等。色彩的心理共鸣是人的本能,所以,色彩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调动人对某一事物的兴趣。
针对草原植物信息可视化设计中色彩应用的选择,我们首先要从所展现植物对象本身出发,在提取它客观固有的色彩时,要考虑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情感活动,而这种情感活动来源于人面对色彩时的视觉效应和物理刺激,对人的内心活动所发生的碰撞。之后,才能谈到对于色彩的应用,不仅要做到使人心情舒畅、彰显植物的郁郁葱葱,更重要的,是让人在面对色彩时所带来视觉美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诠释人们对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趣味性感受。
以笔者自绘的《标准色解析》图表(见图10,图片内容:《标准色解析》图表。图片来源:笔者自绘)为例,在这个图表中,笔者首先提取草类植物中的固有色绿色作为基础,来解读草类植物绿意盎然的色彩语境。对主体图像“垂穗披碱草”的图例展示,采用的是暖绿色,让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茁壮成长的植物生长状态;接下来,以暖棕色和深棕色来表现土壤,温暖的棕色调搭配斑点的装饰来展示土壤的温暖湿润;而背景颜色,则以蓝、绿两种颜色进行渐变与过渡,用于凸显主体图像的同时,用色彩的过渡变化,来表现大草原蓝天、草地的景象,暗喻植物生长环境的信息,渲染一种趣味化的神秘氛围,让读者在解读信息过程中留有一丝遐想空间,去思考大自然的奥妙与神秘。
图10
总而言之,标准色作为信息图表色彩的集中体现,在植物固有色的基础之上,做出明暗、浓淡、渐变的节奏把控,让色彩的变化,既统一,又活跃,在把握主色调的同时,通过色彩明度、纯度的节奏变化,来使得整个画面体现出色彩的趣味性。
接下来,再以笔者自绘的《辅助色解析》图表(见图11,图片内容:《辅助色解析》图表。图片来源:笔者自绘)为例,展示一下辅助色彩是如何多用于辅助图像和文字注释板块的设计的,笔者在画面设计中护栏、铲子、化肥等部位,在整体蓝绿色调的背景颜色之上,运用高明度的亮灰色,如浅粉、浅黄、淡紫等色彩,努力丰富视觉的直观效果,让信息图表的色彩呈现,极力避免单一化倾向,在加强图表本身色彩丰富性的同时,尽力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让信息图表的色调始终保持“统一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变化,变化后回归统一”的弹性和韵律,便于读者去浏览信息图表和解读信息内容。
图11
通过色彩应用的趣味化语言表达的尝试,笔者认为,在还原植物本色和营造信息图表科普氛围的同时,还要重点表达色彩应用的目的,即色彩应用位置和色彩表达内容的准确性。在主体色调的范围内且把握明度、纯度、色相稳定的前提下,选取较为灰亮的色彩,作为点缀,避免局部色彩的过于跳跃,而干扰读者对信息的解读,让信息图表的色彩在丰富、活跃的同时,还要有规律和秩序,时刻把控色彩的稳定与变换之间的平衡性,生动巧妙地用色彩语言进行信息传达。趣味、灵活的使用色彩,不仅渲染了设计师本人对植物的独创性理解和情绪,还能在色彩的流动中和节奏韵律的画面形式下,推动信息内容与读者间隐形中的情感交流,以此来彰显信息可视化的趣味性和独特魅力。
信息可视化,将冗杂繁琐的信息数据,通过多元化、艺术化的信息图像,展现在人们眼前,这种趣味化的可视信息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抓住读者的眼球,达到信息内容传达的目的。因为,“趣味化语言”本身就充满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可视化设计下的“趣味化语言”,无论是表现形式的视觉呈现,还是信息数据传达的功能体现,无疑为信息可视化设计领域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笔者通过对“草原植物”信息图像艺术化表现形式和文字表述方式的趣味化分析研究后发现,“趣味化语言”表达下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更能体现所描绘信息的主题思想,并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为草原植物在信息科普的过程中注入新鲜的活力,在一众的纯文字式、单一化、碎片化的科普宣传中,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当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其中的关键是科学素质的培养,“趣味化语言”表达下的可视化信息科普,可以帮助公民带着好奇、求知的心理去探寻“未知世界”的神秘与乐趣。既是丰富信息科普的表现形式,又是加强公民对未知领域认知能力的提升捷径,为信息可视化设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科普多角度、多领域信息数据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进而实现信息科普效果的最佳化,科普人群范围的最大化,拉动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数值,同时,也为其它专业领域信息内容的科普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注 释:
①有关先锋10号和先锋11号航天器的图像信息内容,可参阅陈冉与李方舟合著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年版)一书第19 页之详述。
②有关植物图谱的具体内容,可参阅德国学者奥托·威廉·汤姆所著的《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一书之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