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按照中国中铁党委的统一部署,中铁隧道局党委坚持把主题教育谋划在前、学教活动组织在前,创新构建“大培训、大经营、大商务、大赋能、大创新、大生态、大品牌、大监督”八大体系,努力将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隧道及地下工程主业、运用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中,以主题教育理论成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大培训”体系,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之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了更好凝聚出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干部职工队伍,推动“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断在企业落地,中铁隧道局党委创新构建“大培训”体系,重构了教育培训体系,成立了集团公司培训管理委员会、人才发展研究院,计划在两年内对工程项目“10+4”关键岗位人员全部进行轮训,建立人员素质能力与岗位任职要求间的新平衡。
构建“大经营”体系,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之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了将“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指示转化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遵循,更好地在大浪淘沙的市場竞争中稳如磐石,赢得市场,中铁隧道局党委构建“大经营”体系。立足企业实际,形成国内承包经营、海外经营和投资经营“三只引擎”各司其职、协同并进的经营开发新格局;坚持压实片区指挥部、投资发展事业部、国际事业部经营开发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集团公司总部统筹、管理、支持责任,三级公司专业、辅助、属地、滚动经营责任,形成了敏捷高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赢得市场先机,企业连续两年经营额突破千亿元,拓展了企业生存空间。
构建“大商务”体系,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益之困。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期间对国企改革进行深刻论述,提出要“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了进一步把“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标准凝聚成企业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中铁隧道局构建了“大商务”体系。制定出台《大商务管理体系运行方案》《大商务管理实施方案》《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三大纲领性文件,打破部门墙、层级墙,重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企业价值创造体系,全面提升工程项目全环节、全要素、全周期价值创造能力。建立“总成本领先”“低成本运营”“控制过程消耗”三大领先优势,重构商业模式,重塑创效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创效支撑。
构建“大赋能”体系,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之困。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为了进一步推动“两个一以贯之”的重大原则在企业见效生根,中铁隧道局党委构建了“大赋能”体系。持续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将清单制管理延伸至公司治理、机构管理、财务与资金管理、人力资源与薪酬管理、科研管理等法人企业运行各方面。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通过构建集团公司抓体系健全完善和系统职能发挥、三级公司抓生产资源配置和管控体系运行、工程项目抓施工生产组织和规章制度落实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聚力克服权责不清、边界模糊的三级管理体制弊病。
构建“大创新”体系,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之困。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指示化为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立身之道,中铁隧道局党委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建设,聚焦隧道及地下工程主责主业,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大创新”体系。以川藏铁路为依托,将创新研发中心设置于施工生产一线。成立集团公司技术与管理研究院,加快推动“三大核心产业”培育和技术、经济、管理融合创新。依托上海机场联络线等工程实现了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的技术引领,积极推进隧道设备、材料、工法等多项重大实用技术课题研究,推动隧道建设进入智能化时代。
构建“大生态”体系,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之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提升产业链水平”的重要指示,中铁隧道局党委注重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增强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效能,构建“大生态”体系。聚力将外部生态构建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将专业优势、内部市场优势、技术转化优势分别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优质供方、外部科研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相结合,突破自身资源局限和要素约束,推动企业在协同共生、合作共赢中,以更高效率实施隧道与地下工程产业链条“强链、补链、延链”。
构建“大品牌”体系,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三个转变”。为了将“三个转变”的科学内涵深刻融入中国隧道的品牌建设,中铁隧道局坚持以打造“中国中铁隧道”“中国隧道”品牌为己任,构建了“大品牌”体系。立足重大工程,聚焦大盾构、穿江越海等核心领域,推动中国隧道走向世界,深入实施品牌强企战略,全面增强全系统、全员品牌意识,加快形成中国隧道品牌系列与独特生态。加快打造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建造新典范、国家形象新名片,提高中铁隧道品牌附加值,为企业持续深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构建“大监督”体系,破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监管之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了把“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要义融入企业发展的全环节、全流程,中铁隧道局党委积极强化党内监督、构建严密完整的党内监督机制,创新构建“大监督”体系。将党委监督功能、外部董事监督功能、监事会监督功能、经理层监督功能相融合,在企业治理体系维度建立穿透式监督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党委巡察、纪检监督、合规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察、安全质量环境监督、成本稽查的协作体系,形成各有侧重、高效协作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全过程和多角度立体化监督体系,筑牢企业运行发展底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中铁隧道局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