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 胡煜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催生了自媒体的“迸发式”繁荣,萌生于社会话题的各类网络舆情层出不穷,且呈现出了点多、线长、面广等特征。特别是对于高校而言,网络舆情的“蝴蝶效应”极易威胁或影响其教学管理秩序、社会公共形象、人才培育质量。因此,规避或化解高校网络舆情中的“蝴蝶效应”,已成为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课题。
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发生机理
高校网络舆情是非线性系统,引发“蝴蝶效应”具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一是网络自组织是宏观环境,开放的网络自组织促进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互联互通,推动了人类实践活动在空间上的无限展开。二是舆论生态是动态平衡的。在网络舆论自组织中,大学生在意见表达过程中易于在观点对立时产生争论,从而迅速拉高话题热度,或在意见相对一致时酝酿出大量的“意见领袖”,加速形成群体极化效应。往往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话题热度又会降低,舆论生态恢复平衡。三是奇异吸引子是“舆论扳机”。如果说混沌是强调存在于杂乱现象之内所潜藏的规律秩序结构,那么杂乱现象之内隐含的吸引和限定物体的运动范围的中心点便是奇异吸引子,在运动时对初始条件具有很强的敏感依赖性。具有奇异吸引子的高校网络舆情才能被迅速传播且引发“蝴蝶效应”。四是发挥整体作用而引爆“蝴蝶效应”。高校网络舆情是一个非线性有机系统,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参与舆情的师生是舆情主体,敏感突发事件是舆情客体,互联网技术是舆情载体,网络空间是舆情介体。这些基本要素相互影响、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共振激荡”,逐级激发“蝴蝶效应”。
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主要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对初始条件具有依赖性。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初始条件的微小改变能在一定时期带动整个高校网络舆情系统发生长期的连锁反应,有时会导致不可预料的校园网络事件发生,因此,这一“蝴蝶效应”的发展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很强的敏感依赖性,初始条件的微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重大差异。二是产生效应具有自相似性。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在一定条件下迅速分形与迭代,其可能产生的多代多重效应都存在着整体效应的一幅映像,并与整体效应自相似,反过来强化了原始效应。部分师生在多重效应影响下,与网络舆情主体形成“共振”、产生“共鸣”,从而强化了原始舆情“蝴蝶效应”。三是发生的过程具有混沌性。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在宏观上是无序的、在微观上是有序的。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初始条件的微小改变可能会引起较大反应,而其产生的结果却是不确定的。四是影响力具有几何倍增性。高校网络舆情,即使初始条件影响强度十分微弱,“舆论风暴”也会以几何倍数的速度进行发散,表现出爆发式影响力。
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潜在危害
高校网络舆情引发“蝴蝶效应”,给高校与社会带来潜在危害。一是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国家安全稳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再加上美西方敌对势力惯于利用夸大事实、扭曲是非、断章取义等方式制造网络事端、煽动情绪对立,借助高校师生的思维特征、发声惯性,煽动引发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以此诋毁我国高校及其教育管理制度,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二是滋生高校网络暴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在“蝴蝶效应”影响下,部分网络谣言被更多高校师生关注、转载后会进一步发酵、以指数级增长速度传播到社会多个领域,破坏了网络生态,给整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降低高校公信力,增加高校的管理难度。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群体对高校的对立态度与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全盘否定高校管理体系的极端行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四是引发认知偏差,加剧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高校网络舆情反转及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爆炸式影响,容易加重大学生的网络焦虑,模糊道德判断,使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的认识表现出非理性、非科学的一面,从而进一步引发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化解对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舆情主体、舆情客体、舆情载体、舆情介体等方面探究高校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化解对策。
一是要涵养舆情主体,加强师风建设和大学生教育。要加强高校师生意识形态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逐渐形成多方联動、多措并举的意识形态教育合力;加强高校师生网络道德教育,推进网络道德教育“大思政课”“师德师风”课堂建设、平台建设、师资建设;加强高校师生网络法治意识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校园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二是要引导舆情客体,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提高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能力,设置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案例库;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划分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等级,制定高校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建立专业网评员队伍,定期组织高校师生开展实训演练;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完善高校与师生的互动机制、高校网络新闻发言人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正面作用;完善高校网络舆情修复机制,不断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的评估机制、心理疏导机制和追责机制。三是要掌控舆情载体,推动高校信息管理建设工程。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全景智能监测,构建量化的高校网络舆情的预测模型,打造处置高校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媒体;提升人工监测的频率和范围,防范视频、音频、二次加工图片、新增派生词等使技术抓取失效;加强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建设和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监测,建立校园网络使用实名登记备案和可追溯制度。四是要治理舆情介体,构建高校和谐网络舆情环境。要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加快健全网络法律基本框架,完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规范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平台管理规章制度和网络道德缺失投诉举报规章制度;完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机制,进一步丰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内容,营造和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苏鸿雁 张德莹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