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槿
摘要:概念隐喻广泛存在于政治话语当中,其翻译对于国家话语体系和国家形象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19个不同主题的语篇作为语料,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结合 Charteris-Black 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以及Pragglegaz团队提出的 MIP 隐喻识别程序,识别出语料中常见的隐喻模式,并根据隐喻模式出现的频率,聚焦出现频次最高的旅行隐喻,总结出3种隐喻翻译策略,以期为政治语篇的隐喻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鑒。
关键词:政治话语;概念隐喻;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 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95X(2023)03?0241?06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10823282
A Corpus-Based Study on Political Metaphors andTranslation Strategies
?A Case Study of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Ⅲ
QIU Jin
(School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Abstract:Conceptual metaphors feature prominently in political discourse. Their transl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untry s national discourse and image. Based on corpus approach, combined with the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proposed by Charteris-Black and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by Pragglegaz Group, the paper identifies and counts the metaphorical patterns in the Chinese- 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nineteenspeechesselected from Xi Jinping: TheGovernance of ChinaⅢ, studies the most common conceptual metaphor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of metaphorical patterns,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ree metaph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political discourse.
Keywords:political discourse ;conceptual metaphor ;translation strategy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家亟需在国际社会上构建好国家形象和国家话语体系,而隐喻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知隐喻观认为,语言是实现政治的工具,政治话语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隐喻。因此,研究隐喻在构建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话语中蕴含了大量的隐喻,其代表性论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汇集了总书记自十九大以来提出的重要概念和思想,是理解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金钥匙”。该系列论著的翻译采用“国内专家团队翻译,国外专家团队审校”的合作翻译模式,经过层层把关,译本代表了国家翻译的最高水准,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论著在海外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翻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更是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在隐喻研究领域,Char- teris-Black 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语料库和语用学等方法对话语中的政治隐喻进行分析[1]。Pragglejaz Group 总结提出了一套隐喻识别方法(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MIP),为识别和研究隐喻提供了科学的研究工具[2]。
本文基于语料库定量研究方法,结合 MIP 模式在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中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19个不同主题的语篇中出现频次最高的隐喻模式及其翻译策略,以期总结出政治语篇中隐喻翻译的规律。
一、隐喻与政治
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Lakoff 和 John- son 以体验哲学为基础首次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与传统的隐喻观不同,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3]。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或体验另一类事物,其实现方式是通过跨域映射隐喻,即将源域( source domain)投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上,如“商场如战场”(见图1)。概念隐喻的类型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Lakoff 和 Johnson 指出,隐喻在构建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中起着重要作用[3]。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政治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贺梦依指出,政治无处不在,人类社会不可能脱离政治而存在,如果人们的社会经验以及概念化是通过隐喻组织的,那么,作为社会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就必须通过隐喻来观察和构建[4]。文旭同样认为,社会以及政治现实是抽象的思想体系,需要隐喻来使它们概念化并加以传递[5]。在政治话语当中,领导人为了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会有意识地使用隐喻来简化复杂的概念,将抽象的政治理念,用形象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中国政治话语的最新结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第三卷延续了前两卷的话语特征,为使广大人民清楚理解党的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用淳朴直接的俗语表达其治国理念,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用耳熟能详、深刻隽永的古文、诗词来表达其治国情感[6]。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和“脱贫攻坚”等政治隐喻通过翻译在海外受众群体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可见,政治与隐喻紧密相连,针对政治话语的隐喻翻译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和国家形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方法
(一)语料价值
笔者基于以下原因挑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研究语料。
首先,在当下的国际话语场域中,西方话语在舆论格局中仍然占据着强势和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他塑”的模式,在信息流通上存在着巨大的“逆差”现象[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论著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讲话和精神。第三卷更是汇集了习近平总书记自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论述,记录了中共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对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的最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翻译和传播对于塑造中国形象,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自2014出版以来,在海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且发行数量持续攀升,海外馆藏不断增加,受众范围不断扩大,其中以英译本最为突出(见表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自2020年6月出版以来,更是引起了海外读者的极大关注,几个月之内就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店发行销售。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在海外传播取得的良好效果可见: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年来国家在党政文献翻译的策略选择上和翻译质量上均取得成效。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就19个专题所做的92篇论述,每个专题中收录了相同主题的篇章,因此其中的隐喻模式也大致相同。为了确保样本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笔者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19个专题中各随机挑选一篇,以19篇不同主题的论述及其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提取文本。
(2)文本清洗降噪并去除文本中少量与研究相关性不大的内容(如演讲开场的称呼),最终中文语料规模为39574词,英文语料规模为26567词。
(3)使用对齐软件Abbyy Aligner 2.0将挑选的19篇语料在句级层面实现对齐,并使用编辑软件 Heartsome Tmx Editor进行格式转换建立句对齐语料库。
(4)根据隐喻的映射关系并结合前人研究尽可能多地列出政治语篇中可能出现的隐喻关键词。
(5)在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 BFSU ParaConc 1.2中进行关键词批量检索,并根据PragglegazGroup 提出的 MIP 进行识别,筛除未出现的关键词以及非隐喻的语料。具体操作步骤为:1)阅读整个语篇,建立对意思的整体理解;2)确定语篇中的词汇单位;3)首先根据上下文确定每个词汇单位的意义,即在词汇单位与语篇引发的语境中考察;然后,确定每个词汇单位的基本意义,即确定其是否除了当前的语境意义之外还有更基本的意义,通常,基本意义更具体,更直观,历史更久远,且多与身体行为(bodily action)相关;最后,如果该词汇单元在其他语境中相比当前语境有更基本的意义,则要确定其语境意义和基本意义是否形成对比,并且是否可以在对比中理解其语境意义;4)如果答案为“是”,那么将这一词汇单位标记为隐喻性;如果答案为“否”,则将此词汇单位归为非隐喻性。
(6)提取并筛选隐喻关键词,确定源域。根据 Charteris-Black 提出的“源域共鸣值”计算方法,计算三种隐喻类型的共鸣值以及各个隐喻的共鸣值,以此衡量语料库中源域出现的频率。计算公式为: resonance =Σtype ×Σtoken ,其中Σtype 为关键词类型,即特定的概念隐喻类型内隐喻关键词类型的总和,Σtoken 则是指特定类别中所有概念隐喻出现次数的总和。
(7)总结三种概念隐喻中共鸣值最高的隐喻类别,在Paraconc中进行双语对照分析,探究隐喻翻译策略。
(三)语料整理
经过提取和筛选,笔者大致总结出所选语料中出现的三种概念隐喻。其中,结构隐喻主要有:建筑隐喻、旅行隐喻、战争隐喻、机器隐喻和家庭隐喻;本体隐喻主要有:拟人隐喻、植物隐喻、圆圈隐喻和容器隐喻;方位隐喻主要有:上下隐喻和前后隐喻(见表2)。根据共鸣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结构隐喻的共鸣值为58080,本体隐喻为 4172,而方位隐喻只有1608,即在此语料库中,结构隐喻最为普遍(见表3)。接着,笔者计算了各个隐喻类别的共鸣值,结果为:结构隐喻中旅行隐喻最为普遍;本体隐喻中拟人隐喻频率最高;方位隐喻中前后隐喻较为普遍(见表4)。
三、隐喻翻译策略?以旅行隐喻为例
基于上述分析,在所选语料中,结构隐喻出现的频率最高,尤其是旅行隐喻。因此,笔者以概念隐喻中共鸣值最高的旅行隐喻为例,在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Paraconc中探究并总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
在政治话语中,旅行隐喻十分常见。领导人将旅行这一概念映射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上面,将国家发展比作一场旅行,党则是其中的引领者,人民群众是旅人,走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在旅途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艰难险阻,目的地是共产主义、共同富裕、民族伟大复兴等(见图2)。
杨明星等将外交隐喻的主要类型分为映射意象融通式、映射意象冲突式和映射意象陌生式,并提出外交隐喻的复合型翻译标准,即“政治等效+意象再现”(political equivalence + imagerepresenta-tion),以指导外交隐喻翻译[9]。在 PRIR 框架指導下的外交隐喻翻译策略分为:1)意象保留法;2)意象转换译法;3)意象舍弃译法;4)意象增补译法。刘法公指出,汉语隐喻的喻体意象只要能够“映射”到英语译文的喻体中,让英语读者得到与汉语读者相同的认知,那么隐喻翻译就达到了传递喻体意象的目的[10]。因此,可以把跨语言和认知的隐喻喻体的意象“映射”作为隐喻翻译的衡量标准。基于此,笔者根据隐喻的映射关系,总结出3种翻译方法,分别为:保留映射、删除映射和替换映射。下面以共鸣值最高的旅行隐喻为例加以分析。
(一)保留映射
根据认知体验观,虽然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但是人类总归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存在许多共同点。因此,当英汉两种隐喻背后的认知机制相同时,译者即可选择保留映射。
例1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译文 Under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we Chinese are marching on the path of Chineseso- cialism,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pride, confidence and commitment.
例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
译文 There willdefinitelybedauntingchal- lenges and even perilous storms in the new journey to- wards national rejuvenation.
例3……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译文 Finally, we have been able to adhere to the pathof 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rather thanfollowingtheold pathofarigidclosed-door policy, or an erroneous path by abandoning socialism.
在以上三例中,由于英文中 path/road/journey等词也被用来隐喻“通往目标的过程/方式”。因此,在翻译“社会主义道路”时可以保留映射,译为“the path of socialism ”,其他道路相关的翻译也是同理。
(二)删除映射
当意象映射存在缺省或冲突,汉语意象移植后与英语的认知模式或表达习惯发生冲突,译者可考虑删除映射,翻译核心意思。
例4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
译文 China has come a long way, but it has to overcome new challenges on its way ahead.
例5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译文 In this new era,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continuetoprogressthroughreform. Wewillstay committed to advancing reform in all respects, and pre- vail over whatever challenges may lie ahead. We will tackle longstandingproblemswithcourageandre- solve, and break the impediments of vested interests to carry reform through.
例6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译文 It is here that our Party was born; it is here that our Party started its expedition and finally became the governing party of the whole country.
例7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译文 Serving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i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Party.
在例4和例5中,中文在描述“旅途中的阻碍”时,使用了“山水”等意象,虽然英语中也有关于“山”代表困难的隐喻,如“English is his highmountain ”,但此处由于意象重复出现,保留映射并不合适,会造成表达累赘,与简明英语的要求不符。黄友义就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指出:“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11]在例6和例7中,“走向全国执政”和“落脚点”等词存在映射缺省或冲突,移植之后不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因此译者选择删去隐喻。综上,当意象映射存在缺省或冲突,意象移植后与英语表达习惯发生冲突,应当考虑受众的认知模式和阅读习惯,视情况删去隐喻,只翻译出核心意思。
(三)调整映射
由于各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存在使用不同喻体的情况。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目标语言的使用习惯,将原文本中的隐喻调整成译文读者熟悉的隱喻,以求神似,使译文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理解[12]。
例8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译文 Disregarding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those who are self-centered will find a narrower path ahead.
例9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
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译文 Chinese youths must cherish this new era and grow with it. In the new era, you must work hard to perform on the vast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on the journey to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例10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译文 Hard work paints a bright backdrop for a young life.
在例8中,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年轻人努力奋斗,将自己的个人前途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避免“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此处是将年轻人比作旅人,把成长的过程比作旅程,把狭小天地比作错误的前进方向或目的地。“天地”是汉语中特有的概念,若直接将此隐喻移植到英语中不符合英语的认知机制和表达习惯。因此,译者将其调整为英语读者更为熟悉、更能接受的隐喻表达。在例9中,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路上不断奋斗前行,译者在翻译中同样没有将“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机械地译为“the broad world of re- form and opening up ”,或者把“天地”翻譯出来,而是调整映射,翻译为更符合语境及译语认知模式和表达习惯的“the vast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将改革开放喻为“广阔舞台”,译文逻辑更为通畅。在例10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青春的路上只有奋斗才能看到美好风景,实现人生目标。译者同样没有机械翻译,而是与上文的“stage ”前后衔接,将其调整为“backdrop ”,即(舞台的)背景幕布,前后意象和逻辑对应。
四、结语
隐喻反映的是人的认知机制,其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地帮助政治家构建政治话语体系,帮助执政者将抽象的政治理念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概念,拉近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实现政治目的。在当下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隐喻能够架起沟通桥梁,凝聚人心力量。因此,当前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都应该对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给予充分的关注,以助推中国形象和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
语料库、批评隐喻分析和 MIP 等为隐喻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本文借助语料库、Pragglejza小组提出的 MIP 隐喻识别模式以及 Char- teris-Black 的批评隐喻分析,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19篇不同主题的论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三种概念隐喻中,结构隐喻出现频率最高,结构隐喻当中又属旅行隐喻最为普遍。此外,基于隐喻背后的映射机制,本文总结了三种翻译方法,即保留映射、删除映射和调整映射。译者在翻译隐喻时,应该明确隐喻所涉及的源域和目标域,还要判断源语和译语在隐喻机制上的异同,根据译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 CHARTERIS-BLACKJ. CorpusApproachesto MetaphorAnalysis [M]. NewYork: PalgraveMacmi- llan, 2004.
[2] Group P. MIP: A methodfor identifying metaphorically usedwordsindiscourse, metaphorandsymbol [J]. Metaphor and Symbol, 2007, 22(1):1?39.
[3]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贺梦依.概念隐喻与政治的关系识解[J].外国语文 , 2011,27(3):48?52.
[5]文旭.政治话语与政治隐喻[J].当代外语研究, 2014(9):11?16;76.
[6]董雁, 马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海外传播研究[J].传媒, 2021(3):74?76.
[7]邹蔚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传播的价值及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51(6):22?29.
[8]卢小军, 陈境染,韩思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全球传播地图?基于OCLC馆藏数据的视角[J].当代外语研究, 2020(1):91?101.
[9]杨明星, 赵玉倩.“政治等效+”框架下中国特色外交隐喻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翻译, 2020, 41(1):151?159;190.
[10]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 2007, 28(6):47?51;96.
[1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 25(6):27?28.
[12]朱晓敏, 曾国秀.现代汉语政治文本的隐喻模式及其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3, 36(5):82?86.
(编辑:朱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