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琬婷
摘 要:海南儋州中和古镇是中國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也是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镇之首。明清时期的儋州中和古镇是海南儋州的州治所在,其空间格局有着极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基于《万历儋州志》《民国儋县志》等历史地理史料,把握海南儋州中和古镇的选址依据和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对明清时期中和古镇的山水景观格局、城镇景观格局以及公共空间格局展开研究,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以期助力当代中和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更新。
关键词:中和古镇;历史文化名镇;空间格局
中和古镇位于我国海南省儋州市的西北部,古时是儋州的州治所在地,长久以来一直是儋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是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镇之首。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进程不断推进,如何对中和古镇进行深入解读成为海南古镇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儋州中和古镇概况
(一)地理环境
中和古镇位于海南儋州的西北部,属于入海口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带,其南部是平原,东北部是丘陵,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高,平均海拔22米。中和古镇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岛内中部隆起的五指山脉的阻隔,处于背风面,又濒临北部湾,故有独特的小气候。据《万历儋州志》中的山川篇记载,儋州境内山脉共13处,河流共13处。历经数朝的详细统计,后有文献记载儋州地区内的山脉数量扩展至115处,河流18处。
(二)人文环境
唐代儋州设置东、西厢军队机构,宋朝儋州先后改名为昌化军、南宁军。北宋时期,苏东坡被贬儋州,在儋州中和古镇外桄榔庵处居住三年。在此期间,苏东坡不断传播中原文化,兴办书院,以文会友,逐渐改变了儋州乃至海南的文化教育观念,使儋州文脉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东坡文化。海南自唐代逐渐成为中央流放官员的选择地,被贬官员来到儋州传播中原文化和儒家思想。社会在封建制度的主导下形成了礼制文化,这一文化逐渐渗透当地百姓生活和思想的各个层面。此外,中和古镇特色文化还包括基于民间信仰形成的冼夫人文化和白玉蟾文化。
(三)区位交通
儋州水路交通便捷,早在秦汉时期便出现了人口迁移和海上贸易。早期交通主要依托河道和海路进行,明清时期多修筑桥梁[1],20世纪上半叶开始修建公路,后逐渐发展为复杂便利的交通网络。
二、儋州中和古镇的选址依据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海南儋州中和古镇的选址首要考虑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儒家学说和风水学说的影响下,结合海南儋州的地势,中和古镇的选址依据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和古镇拥有天然屏障,有利于军事防御。从西汉王朝在海南岛置初郡开始,至隋唐时期,行政建置优先选择四周的沿海平原入海口。儋州建置初期存在黎汉矛盾,因此在建城之初,在军事防御方面有着较高要求。中和古镇四周有江河环绕,可利用天然的地形优势形成防御体系,提高城池的防御能力。
第二,中和古镇位于临江台地,可以防洪排水。梁大同年间(546年),岭南巾帼英雄冼太夫人将郡治从南滩浦迁移至美丽富饶的宜伦河畔,并将城镇基址置于北门江旁的台地部分。这样可以避免江水对靠近海南儋州中和古镇一端河岸的冲刷,减少洪水对中和古镇的威胁,从而节省明代中和古镇开凿护城河和防止内涝的成本。
第三,中和古镇周边资源丰富,耕种便利。发源于海南岛中部沙锅岭的北门江和新昌江在海南儋州西部入海口形成冲积平原,这一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草充足,为中和古镇的人民提供了耕作便利。
第四,中和古镇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儋州中和古镇位于海南西北部平原地区,有效降低了陆地交通运输成本,节省人力物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儋州中和古镇的历史沿革
海南地方志对中和古镇的记载从隋唐开始至明清时期结束,在这期间儋州中和古镇不断发展,积极扩建城镇,完善官职设置,重视军事建设,使得文化繁荣,人口增加,名人辈出,诗词文章众多,史料记载逐渐增加。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上开置儋耳郡和珠崖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但因儋州旧城濒海,经常发生水患,儋州州治迁至中和。随后,政府开始对儋州中和古镇进行城池营建,推动了儋州中和古镇的稳定发展。宋元时期,儋州郡名为南宁军、昌化军。宋代苏东坡被贬海南,在中和古镇居住三年,极大促进了中和古镇的文化教育发展。明洪武二年(1369年),行政区名称改南宁军为儋州。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儋州设32里,州治为中和里。
四、明清时期儋州中和古镇的空间格局
(一)山水景观格局
儋州中和古镇周边的自然山水环境对其营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中和古镇后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通过深入分析《万历儋州志》记载的儋州全图,可知中和古镇周围的山水格局要素包括山、水、城、林。儋州中和古镇周边的山水包括松林山、辅龙山、那细山、龙门山、龙祖山、德义岭、凌霄山、马蝗山、双峰岭、北门江和新昌江。以中和古镇所在地为基地,这些要素在宏观层面呈现出古代城池通常具有的山环水抱之势:
首先,北部有蜿蜒的群山作为中和古镇的靠山。其中,《民国儋县志》中记载有松林山,其又名藤山和儋耳山,“以山固儋之主山也”,位于中和古镇东北部,“高八十丈,旧时多松树”。辅龙山在中和古镇东部,“以此山为松林之辅,故名”。那细山(现笔架岭)在州治西北方,高三十余丈,“数峰绵亘,与松林对峙,为州之犄角”。龙门山位于中和古镇北部,高二十丈。龙祖山位于中和古镇东北部,高可二丈,“逶迤一代,长可三四里,分为十八节。北岸诸村龙脉皆从此出,故名龙祖山。乡人以其形体绵长,又呼为长墩”。
其次,左右两侧有砂山护卫。中和古镇西部有德义岭,“双峰嵯峨,高约三十余丈”;北部有凌霄山,高五丈;东部有马蝗山(旧时称挂榜山),高可二丈;东南方有双峰岭,高五丈,“两峰对峙”。除此之外,南面开口,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作朝案。离中和古镇较远的南方、东南方(即海南岛中部山区)“属印支穹窿构造,形成波状低丘陵”,有纵行的远山、干山等形成的山峦,这些成为来气之口。最重要的是,中间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中和古镇所在地及周围属滨海平原台地和熔岩台地。城址集中在北门江南岸地区的小台地上,高程多在7米以上,四周分布众多墟市村镇。
最后,有屈曲流水环抱,且发源于群山之中,蜿蜒奔流至此,汇合后入海。基于“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的风水思想,中和古镇的北门外有伦江(即北门江)流经,“由沙锅岭前出”,“下新英港入海”;南部有新昌江流经,“由沙锅岭后出”,“与伦江合入海”[2]。
以风水空间模式角度分析中和古镇的山水景观格局,其左右两面山峰北部向基地内倾,与北面群山共同组成一个环形封闭的环境,前方空间开敞,形成天然屏障,抵挡海风,使城池具备一定的防御功能,同时使中和古镇融入周围环境,给人一种空间安全感和均衡感。“气随水而比,故送脉必有水”,水具有聚气作用,蜿蜒而至的“龙脉”只要碰上拦截之水,气便聚集下来,形成聚气之区,风水名著《水龙经》将其称为“聚水格”。可见,中和古镇山水景观格局甚佳。
(二)城镇景观格局
明清之前的儋州中和古镇内部空间记载较少,其城镇景观格局以明清时期为主。
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下,海南儋州中和古镇规划中坐北朝南、四维八方的观念扎根甚深。规整的城镇平面、城门位于东西南北四向而开、城内主干道路十字形交叉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理想模式,即便海南受客观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但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仍要向这种模式极力靠拢。明清时期中和古镇的营建明确承袭内陆正统城市建制,建城要素基本保持一致,城制和布局均较为严谨,未敢逾越。
明清时期儋州中和古镇空间格局基本稳定后,可以发现城池平面并非方正的矩形,而是不规则的椭圆形。对此现象提出推测:根据记载,儋州中和古镇西北方沿海一带台风频发,历史上海南岛西北沿海聚落多次因台风侵袭毁坏而重建,为了节省经费,中和古镇平面布局选择较为经济的椭圆形。分布于城镇四个方位的城门决定了中和古镇主干道的大致走向,州署和学宫作为中和古镇最为重要的功能类建筑,影响甚至主导城镇的历史发展轴线,使中和古镇形成以州署为中心的内部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沿主干道向城镇外围甚至周边不断拓展,布置相关公署和牌坊等纪念性建筑。中和古镇北门临江,西门外分布武署、学宫等官方行政机构,镇外东南方向的开阔空间为城镇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要素的布局有机构成了中和古镇的整体城镇形态。
(三)公共空间格局
明清时期儋州中和古镇的公共空间包括衙署空间、文教空间和坛庙空间。
衙署空间包括州署空间、武署空间以及周边其他衙署建筑三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组团,整体遵循“文东武西”的布局原则。州署建筑组团作为整个中和古镇的政治中心,位于整个中和古镇十字核心区域附近;武署建筑组团的空间布局与州署相似,但规模较小,位于中和古镇城墙外的西南区域;其他衙署建筑散布于中和古镇城墙内不同区域。州署内部空间和武署内部空间整体形成坐北朝南、东西对称、布局规整、功能明确、要素齐全、前堂后宅的空间布局。其中,州署建筑核心空间在空间形态上沿南北向主轴线排列,依次为州署大门前刻有“粤南名镇”的四字牌楼、照壁、州署大门、仪门、戒石亭、大堂和典幕厅、州堂、协恭堂。在主轴线各建筑两侧,分别布置不同建筑,形成不同的功能空间:照壁东西两侧分别设立承流坊、宣化坊;州署大门东西两侧分别设立旌善亭、申明亭;仪门东西两侧分别设立土地祠、迎宾馆和监门、狱禁;大堂东西两侧分别设立礼户吏工刑兵六部办公地,六部东侧设立大丰仓,西部设立巡捕厅;州堂东西两侧分别设立财帛和架阁库,后方东西两侧分别设立清军厅和知州衙。除此之外,根据《万历儋州志》中的儋州全图,武署建筑群位于中和古镇外的西南区域,即守卫所。武署空间的主轴线为南北向,依次排列仪门三间、正厅三间、后堂三间。此外,守卫所东侧设立镇抚厅和所禁,两侧均设立百户所,整个守卫所南侧建立教场。
文教空间包括学宫建筑组团空间和中和古镇周边各学院建筑空间。以学宫空间为核心,书院和义学空间分布在中和古镇城墙外的周边。由于儒学是儋州中和古镇官学教授的核心内容,需要进行释奠、乡饮等祭祀活动,因而儋州中和古镇的学宫与孔庙合并规划,内部空间由以大成殿为核心的“庙”(孔庙)与以明伦堂为核心的“学”(学宫)构成。学宫空间的前部分以祭祀为主要空间功能,后部分以教学为主要空间功能。整个学宫空间内部形态中轴对称,功能区分清晰明确,历代官员和文人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修建和完善,其空间形态自明代起延续至20世纪上半叶基本保持不变。周边书院空间主要分布在学宫西侧、南侧以及东侧,内部依然遵循中轴对称原则。其中,学宫建筑核心空间内部在布局上沿南北向三条轴线排列,中间为主轴线,东西两侧分布两条次轴线。主轴线上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桥、仪门、东西两庑、圣殿、东西两斋、明伦堂,东侧次轴线依次排列儒学大门、义路礼门、启圣祠、训导衙、学正衙,西侧次轴线依次排列书院、屠牲所、名宦祠、乡贤祠、训导衙。
坛庙空间由明清时期的坛庙建筑所在空间共同组成。明清儋州中和古镇的坛庙建筑按照功能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官祀坛庙、民间祠庙、道教宫观和佛教寺院四个种类。通过分析《万历儋州志》和《康熙儋州志》记载的坛庙分布,可以发现明清儋州中和古镇的坛庙种类多元,空间分布和建筑数量上四种类型的坛庙并不均匀,以官祀坛庙和民间祠庙为主,主要集中在城东南区域,而道教宫观和佛教寺院数量较少,分布在周边山岭地区。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开始向东南部迁移,所以儋州中和古镇的庙宇分布也呈现向东南部扩展的趋势。其中,城隍庙位于海南岛右侧,即州城内城西区域,在州城图中占比夸張,体现出其在当时的重要性,建筑布局根据两条南北向轴线依次分布两照壁、两大门、一门楼、两二门、城隍庙主建筑。
五、结语
明清时期儋州中和古镇的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出山环水抱理想模式、城池轮廓近似矩形、不同公共空间混合布局的特征,对比当代中和古镇,发现其空间格局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沿袭性质。本文对海南传统地方志等古籍史料进行整理,结合实地调查,对明清中和古镇的空间格局展开研究,这是挖掘中和古镇特色历史文化、增强海南文化自信、发展海南特色旅游的重要步骤,为当代海南儋州中和城镇的发展及历史风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詹长智,张朔人.中国古代海南人口迁移路径与地区开发[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7-81.
[2]杨定海,肖大威.海南岛汉族传统建筑空间形态探析[J].建筑学报,2013(增刊2):140-143.